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涤荡灵魂的天使——读杨义堂长篇报告文学《抗战救护队》(何建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7日11:06 来源:解放军报 何建明

  说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时,我们会将其称之为“崇高的灵魂之作”;同样,我们对那些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总喜欢用“白衣天使”来赞美。天使是神圣、纯洁和美丽的,能荡涤我们的灵魂;战争又是一面清朗的镜子,它让那些贪生怕死者的灵魂变得无比丑陋,让那些高尚者的灵魂光芒四射。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海量的抗战题材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真正为人称道的好作品其实并不是特别多。这也符合文学艺术本身的规律:好作品唯其稀少才更显可贵,令人珍惜的才属于精品,长久流传便成为经典。在我看来,杨义堂的长篇报告文学《抗战救护队》堪称本年度中国报告文学中的上乘佳作——故事完整生动,情节精彩传奇,人物饱满感人,行文晓畅自然,值得赞赏和推荐!

  伟大的抗日战争波澜壮阔,以此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而反映中国医疗救护人员的故事却少之又少。就林可胜在抗战时期的巨大贡献而言,他的人生传奇被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殊为可惜。林可胜与林巧稚一样是“协和人”,而且他还当过协和医院的执行院长,是中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者。抗战爆发后,他把妻女送到新加坡,自己则带领年轻的医护人员开赴抗战最前线。抗战期间,林可胜和他带领的救护队伍(最多时达3000多人),在各个战场抢救了难以计数的伤病员。他本着医务工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顶住种种压力,帮助新四军、八路军和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医学知识传授和战场救护工作。他甚至不辞辛苦地直接到美国去作宣传动员。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到新加坡将其妻女处死、迫其父亲出卖灵魂。林可胜把个人与家庭悲剧放之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场救护中。毛泽东赞赏他,蒋介石既恨他又敬重他,医护人员爱戴他。抗战胜利后,林可胜移居美国专心从事医学研究,后来患食道癌病逝于牙买加……

  残酷的战争最能够试炼一个人灵魂的质地和成色。有人恐惧死亡和痛苦,便当了逃亡者甚至是背叛者,也就是“汉奸”。贪生与怕死是人的本能,但人的灵魂本质里还有更崇高的品质,有一种力量支撑着人类超越对死亡与痛苦的恐惧,那就是对理想和信仰的执着追求。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身为华侨、协和医院教授、院长的林可胜,能主动自发地组织抗战救护队支援前线,这其中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医护工作者如天使般的人间大爱,怎不令人心生敬佩和感动!

  杨义堂的《抗战救护队》,从文学的角度讲具备了很高的水准。他语言和文字的优美性与节奏感,呈现出自然之美。对纪实类作品而言,能够像小说一样在不动声色中把精彩和生动的内容呈现出来,便可谓是精美之作了。因为纪实作品的人物和故事不是虚构的,创作纪实文学就好比开采发掘玉石,优秀的纪实作品就好比是天然的美玉。杨义堂积数年之功,潜心挖掘整理这段被尘封的历史记忆,题材是独异的,视角是独特的,很多资料与素材亦是独家的。他的采访和写作让林可胜以及那群愿意随他一同出生入死的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队的队员们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群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们的身影将长久地驻留在抗战文学人物的画廊里,涤荡、升华后来者的精神与灵魂。

  (作者为中国作协副主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