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千古高明琵琶情——评金三益著《琵琶情——高明传》(李炳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2日09:44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炳银

  作为国家文化工程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之一,由金三益(金春妙、张益、胡少山笔名)撰写的《琵琶情——高明传》正式出版了。这是该项重大的文化工程的新收获,也是对于蜚声中外的伟大戏剧作品《琵琶记》作者高明人生的再一次出色追记和文学描述,可喜可贺!

  被公认是中国“南戏鼻祖”的高明和他的伟大作品《琵琶记》,距今虽然只有600多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历史的动乱和人物行踪的飘忽,对于高明及其 《琵琶记》写作的历史记录却非常的少。尽管《琵琶记》千古不衰,获得中外人士像中国文学史家郑振铎等人很高的评价,高明被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中国 伟大的戏剧家”,《琵琶记》先后被翻译成外文在法、英、美、日等很多国家上演和流传,认为高明是堪称与关汉卿、王实甫齐名的伟大剧作家,历来受到观众的热 烈赞誉,但对作者高明的研究却明显散碎和浮面,缺乏系统全面和堪与之相称的文学研究。然而,是明珠自会光灿,是不朽当会长生。我以为,金三益的这部《琵琶 情——高明传》,可以说是对这一遗憾的很好弥补。相信因为这部传记作品的出版,会使高明和《琵琶记》的研究推广得到进一步丰富与促进。

  《琵琶情——高明传》,不像以往的研究那样,更多地拘泥在对人物历史行事的细密资料考证和追踪上,从资料到资料,而是不惜长期费力地追随高明和 他写作《琵琶记》相关的线索,进行实际踏勘和探访,认真地感受历史和人物曾经的经历环境与命运遭际,然后在总体上把握和表现出更加接近事实本原的内容来。 这样的表达,或许不像此前的学术性研究考证那样富有严峻的学理特征,但它却更多地具备社会生活环境和人物生活命运及其创造情形的鲜活情景与气息,更加具有 吸引人的力量。

  大约1305年10月,高明“衔光而诞”,出生于南宋亡国、元朝初立时瑞安的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高明自小聪慧,在集善院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 又不断受祖父高天赐和父亲高功甫激励厚望,再有像黄缙这样的名师指教,年少时就在德行和才艺诸方面表现不俗。他20岁在义乌稠城书院求学时,即有《闵子骞 单衣记》剧本创作出来。后其不愿违背长辈厚望,投身科举,并获进士科名,继而投身官场10年,时常体恤百姓,维护国家利益。虽然他渴望为国建功,但终因为 人刚正、不入流俗而在官场郁闷不快,时生离意。在立德坚定、意识到立功艰险之后,他顺应命运的安排,最后选择了立言,终有伟大不朽戏剧作品《琵琶记》流布 于世。高明亦随之不朽。

  金三益的《琵琶情——高明传》,尽可能接近真实地为高明的人生作出了生动深情的文学描述,内容丰富,情景情节生动逼真,情感浓郁鲜活,是难得的 一部名人传记作品。作品伴随高明的人生轨迹逐步延伸,又像戏剧那样的一幕幕逐一展开,叙写他欢乐勤学的童年少年;被动但却有不俗斩获的科考之路;行踪不定 可一直努力作为,但却郁闷的为官经历;和刘基、宋濂、苏天爵、顾仲瑛等著名人物在事业和情感间的重要交往联系;与沈小瓯从偶遇到靠近时难以决断的感情,身 居宁波鄞州栎社沈氏小楼,在沈小瓯激励并悉心照护帮助下全身心创作《琵琶记》的情形;直到最后因不忍伤害爱妻陈素,痛别沈小瓯病亡在返回家乡的半路上,为 历史留下永远的叹息。高明30多年从科考到为官奔波,以无数的阅人观世经历,3年呕心沥血创作,最后以《琵琶记》独特创造作结,长久灿烂于历史文坛。如此 的文化贡献,非常值得记忆和书写。作者不是呆板、拘谨地简单叙史述事,把传记写成了资料汇集,写成了年谱,而是用心谋篇布局,诗意般的情景再现,将传主置 放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背景下,依据获取的真实资料,对传主的人生命运经历、品行性格和精神情感内容作出了有序精准和灵动立体的演绎,内容丰富而不死板凌 乱、对象严峻深沉而不凝固虚浮,节奏起伏流畅,结构紧密完整。很有真实、浑厚、严谨、动情、蕴涵美妙的特点。

  必须指出的是,这部《琵琶情——高明传》,在文学表达方面具有突出分明的个性特色,这是其堪称优秀的重要构成因素。作者在追踪高明人生经历足迹 的过程中,见事见人,更见性格和心界,将传主的经历用细致绵密的心灵情感动作生动地表达出来,通过很多切实的故事情节与精神情感内容展开叙述,使读者看见 活生生的人和纷繁社会关系的交错呈现个性形象,情真意切,具有深刻的蕴涵。尤其是作者伴随高明郁结的官场人生存在情形,在不少地方表达的有关人生、社会、 官场、价值、目标等哲理性感悟文字,相当地富有见地,充溢着感悟的深刻与灵性表达特点。作者用深刻的体悟(如对高明护国有心但却厌恶官场的矛盾苦恼情形) 和明丽优美的文学语言(如对很多历史现实诗歌名句的灵活运用),将历史人物生存困惑及痴心追求与现实感受巧妙沟通融合,使得这部传记具有戏剧的精彩与历史 现实交融得浑然一体。《琵琶记》是高明的戏剧创作,很大程度上也是高明人生观察感悟的体会和表达。剧中赵五娘的隐忍坚韧,令人钦佩垂怜;蔡伯喈身不由己, 面对命运的懦弱等情形,带有高明自己的人生感受。高明在温厚娴静的妻子陈素与美丽灵性的好友沈小瓯两个出色女性间的感情投入、矛盾、纠结、抉择等情形,就 与赵五娘与蔡伯喈的艺术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明的人生感受成就了《琵琶记》,《琵琶记》也同时表达着高明的人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或许就是如此吧!

  也许,由金春妙、张益和胡少山担纲《琵琶情——高明传》的写作,是个十分合适的选择。他们是高明的瑞安老乡,很早就对高明和他的《琵琶记》有很 多的了解与感情。对于南戏构成的地方文化和风俗(像本传中引用不少的高腔、鼓词、莲花落、弹唱等当地民间艺术曲调)等戏剧因素,有丰富的了解,这些都为他 们理解高明及其人生作品提供了很多便利。也许是因为对乡贤的厚爱,也许是对这次写作价值意义的看重,3位作者,3年多时间,业无旁顾,全身投入,用力、用 心、用情,精心创作,三易其稿,终得佳绩。我因为对此创作有所参与,深知得来不易。他们的成功写作,对于高明在天之灵是一种慰藉;对于《琵琶记》是再次成 功的阐释;对于瑞安的现实文化建设,是一次隆重的艺术推演。“千古高明琵琶情,琵琶再弹金三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