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甘肃省第一届“诗歌八骏”:他们的诗歌扎根于西部热土(张玉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25日09:40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玉玲
第广龙 高凯 第广龙     高凯     古马     胡杨    离离    梁积林    马萧萧   娜夜

  甘肃诗人以其阵容与实力之强大,成为中国当代西部诗潮中最重要的一支生力军。甘肃第一届“诗歌八骏”的诞生,再次有力地佐证了甘肃诗人阵容之强大,实力之不俗。并且,这八位诗人的作品各具特色,风格迥异,也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与借鉴价值。

  首先,是鲜明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既是一个民族诗人的胎记,也是一个诗人撬动世界的支点。甘肃第一届“诗歌八骏”的作品充分显示了对地域文化的 重视,所有的诗人几乎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诗歌根基放在了自己所生活的土地,将根须伸向了养育自己的那一方热土,高凯的陇东,梁积林的河西,古马的西北乃至 青藏高原,胡杨的嘉峪关,第广龙的平凉,这使他们的诗歌不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更具有深沉的民族特色。而鲜明的地域特色则使得他们的诗歌成为难以忽视的 “这一个”,使他们的诗歌在中国当代诗坛上别具一格,辨识度高。显然,这一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中国西部不同民族游牧文化与中原内地农耕文化和都市文化之间的 碰撞、融合,以及西部独特的宗教底蕴和不同身份的诗人自身所独有的生命体验与个性等诸种因素相互交融的产物。尤其是严酷的雪域高原气候、浓厚的民族风情、 封闭边远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共同构成了诗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并使他们的诗歌与中国内地及东南沿海诗歌迥异,其中最为不同的,便是诗人的本土化与民族化特 色。

  如果说,诗人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话,他们所依赖的根基也就在自己的地域文化,无形的地域文化不仅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资源,也为诗 人的坚守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撑。因为正是“地域”这一文化背景有可能将诗人的笔触带入与地域相关的政治、经济形态及历史与文化之中,并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 下展示出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文化心理结构,而正是后者决定了一个诗人诗歌的个性与风格。甘肃第一届“诗歌八骏”的文化心理结构决定了诗歌的个性与 风格,包括他们诗歌的外在形式和内在风格。比如他们喜欢把花儿、民歌小调、民谣放到诗歌中,结构上喜欢使用回环、复沓,造成缠绵、伤感的诗歌意味;修辞上 用大量繁复的具有异域特色的意象和比喻,造成一种陌生的语言效果和奇特的美;内在则表现为崇高、悲壮和苍凉风格的形成,特别是诗歌中的孤独意识、边关情结 及雪域高原、高天厚土等生命意象。

  我们不妨用八骏诗人的意象来说明这一点。诗是以语言为符号的主情的审美符号系统。它的主要元件不是词语,而是意象。意象美的创造是整个诗美创造 的基础性工作。所谓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意象是引起生动经验极为有效的手段,诗人用以传达感情并暗示思想,当然也是使读者心中能重现诗人感觉的,所以它是 诗人最珍贵的素材。一般说来,诗人追求的是具体、带有意象的字词,而不是抽象的、没有意象的字词。中国古典诗词总是用意象来表述诗人无以言传的感受与领 悟。意象的使用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特殊表现艺术。它避免了主体的冗长与笨拙,而收到冷隽、深刻的效果,大大突出了言之不尽的内涵。而意象的锋利性与生动性 一般取决于意象是否具体,诗人的情节是否有显著效果。在第一届“诗歌八骏”的作品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西部”意象:马、羊、高原、山脉、鹰、 牛、豹、狼、黄河、风、石头、河水、落日、白杨、老树、老牛、黑山羊羔子、碌碡、父亲、灯、西部等。因为正是通过这些“意象”的塑造,才使得八骏诗歌有了 或苍凉或厚重或沧桑的意味,这些带着诗人丰富生命体验的意象,以刹那即永恒的凝聚力量,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理解具体化,并带给读者以陌生与惊异之美。当 然,这些带有独特“西部”印记的意象也是陇军对当代诗坛的贡献,因为它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达领域与表现方式。我们不妨试举一例:“山脊上/一匹年轻公狼 回头之际/历史的天空再一次被单于的腰扭动了//雪落阴山/连夜偷袭黄河的大雪/弓弦的捷径上/只宜跑动着这一匹并不长嗥的孤狼”(古马《雪》)。在这首 简短的诗中,古马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西部大气而苍凉的画卷,并借着西部的地域之险写出了狼的野性之美,又借所塑造的狼意象,反衬出西部地域的险峻。两者互为 表里,相得益彰。

  其次,是深沉的生命意识与人文情怀。如果说甘肃“诗歌八骏”为我们输送了什么值得珍视的精神特质的话,那就是深沉的生命意识与人文情怀,如果问 八骏诗歌最能打动读者的地方,那也是深沉的生命意识与人文情怀。假如说,地域特征使诗人成为独特的“这一个”的话,那么,后者则使其诗歌有了心灵的深度与 全人类的视野。尤其是对人类生存困境与终极的表达与追问,显示出八骏诗歌的现代性品格。而对不可见之域的抒写,使得八骏诗歌有可能跨越具体的感觉而向不存 在之存在敞开,这也使得他们的诗歌具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沧桑感与历史沉重感,这一特征是第一届八骏诗人对当代诗坛的贡献。

  有意味的是,八骏诗人在表达这些“宏大”主题时,均是从细微与小处着眼的,他们总喜欢把目光落在那些最普通、最平易、最容易被忽略的物什与细节 上,犹如金刚钻,只盯着最小的一个点,从而达到力透纸背、震撼人心的效果!比如,高凯写独木桥,他不写乡里人之苦,生活之艰难,而是写独木桥之险与难走: “出路和退路/都遇在了一个险要处/一根独木/担负着生命的两个部分//高于一切的粮食/一年之中要来回走几趟子/脚底下涨水/头顶上打雷/而且 每一次换季/手心都捏着一把冷汗/和一把咸泪”(高凯《独木桥》)。通过写一根山里的独木桥,写出了西部山区农民生活之艰辛。以小见大,平实的语言,却写 出了耐人寻味的不平常感受。

  最后,是善于使用本色语言,善于运用减法与留白。显然八骏诗人懂得简洁与本色对于一个诗人语言的重要性,并且均善于化繁为简,以少胜多。当然,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们在使用减法的同时,各有自己的习惯与侧重。比如古马善于以有写无,以精练的意象来营造一种野趣与禅境,他在留白效果的运用上可谓匠 心独具;高凯的减法是将大量的人生经验与沧桑感凝练为极少的文字,追求的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与张力;离离则又不同,她使用的是质朴与真诚,不做更多渲 染,让真情来打动读者;娜夜的诗则是来自于对生活细节与心灵感悟的捕捉,善于以小写大,将丰富的人生阅历简化为一两个细节,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梁积林善 于将生活的苦涩与厚重借助于自然界与生活场景进行表达,他的减法来自于对生活的熟稔与敏锐;胡杨的减法来自于对情感的隐藏和节制力,来自于对生活的苦涩感 与苍凉意境的体味;马萧萧的减法体现在意象与意象之间的跳跃与跨度及意象的惊异之感;第广龙的语言张力来自于对俗世生活的真实描写与还原能力。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民族文化与诗歌传统,作为偏踞于中国西北一隅的甘肃省,第一届““诗歌八骏””所创作的诗歌不仅成为我 们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人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与关注,她将乡土气息与现代品格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为当代诗歌的创作路径提供了 多种可能。她在语言和意象上的创造力,不仅给读者带来一种陌生的审美感受,并且极大地丰富了当代诗歌的语汇,为当代诗歌的语言表现力提供启示与经验。从这 个意义上讲,甘肃省的这一文化品牌的创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具有不容忽视的贡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