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如何书写历史中的“这一个”(傅书华)

——读章砚长篇传记文学《张凤台传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18日09: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傅书华

  新世纪之后,非虚构写作、传记写作逐渐被作家所重视,章砚的长篇传记文学《张凤台传奇》就是其中的一个收获。张凤台是晚清治理东北长白山地域的知府,后任民国初期的河南省长,在这两任都有不俗表现,广为民众所拥戴。作品不仅彰显了一个传统的清官形象,而且于今天的文学创作亦有颇多启示。

  在许多传记文学中,人物塑造往往是红脸白脸、忠臣奸佞、好人坏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对立,《张凤台传奇》破除了这种陈规,再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真实的清官形象。作者写了张凤台为了化解官民矛盾,既维护百姓利益,也对官员王一鸣颇多妥协;既拒收王一鸣的贿金,也对下属的有限灰色收入并不严苛,甚至自己也将王一鸣送的古籍书画转送给上司徐世昌。诚如作品所展示的,一个农夫吃饱穿暖即可生存,一个官员的生存却实非简单,而没有了生存,也就失去了作为的空间与平台。怒目圆睁、挥舞利剑,眼里不容半点沙子确实痛快、酣畅淋漓,却也如作品中所说是“理想之愿而非红尘之事”。可惜的是,这样的描写在今天的所谓反腐小说、官场小说中为数众多。

  与之相应地,是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现实实践意义的治理社会的价值立场。这一立场表现在张凤台对洪秀全、义和团等暴乱行为的不认可,也表现在对张凤台用妥协态度调和官民矛盾的价值 认可上。当革命的时代成为过去,当共产党从革命党成为执政党,当革命的思维转换为建设的思维,不是从理想性的价值谱系批判现实,也不是一味地从眼前利益出发,而是从治理社会、建设社会的可行性出发,这样的价值立场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张凤台这一形象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官员真实的生存形态,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历代有为的青年人是如何一步步地步入社会高层,走向成功或者失败的。在作品中,作者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张凤台的家庭形态以及少年读书经历对其一生的影响。而其后的宦海生涯,既是其个人生命形态被社会形态规训的过程,也是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冲突的过程。可以说,读者阅读张凤台的过程在某种角度上,也是在观照自己。如是,小说就从对历史人物的观照转入了对读者人生自我的认识。

  不过,这部小说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且这一缺陷在今天的长篇传记乃至长篇历史小说写作中也颇具普遍性。其一,小说名为“传奇”,就是既遵照史实的真实,又有着文学虚构的空间,这一空间的存在更易引发当代读者的共鸣,这是写历史人物传记乃至写历史小说的一个长处。但在这其中,却不可以现代人的心理、行为、对话代替特定历史情境中人物的言行。《张凤台传奇》在写男女情爱关系时将古人言行更多地现代化了,损害了小说的历史的严肃性;其二,作品的各部分之间颇多悬殊,有些部分不乏精彩,有些部分则甚为粗陋。如何用有效手段,提升长篇质量,是当今文学时代的一个现实话题;其三,张凤台人生最为精彩之处,一在中原,一在东北边陲,二者的文化形态如何独特而又如何作用于张凤台,本是小说中应该重笔浓墨之处,但作者却将其格式化了。现在,许多作家还是习惯于塑造“这一群”中的“这一个”,不擅长塑造独特的“这个”。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