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隔世相望的倾谈(吉狄马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06日09:2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吉狄马加

  期待已久的《吕同六文集》出版了,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我突然想到了意大利著名诗人埃马杰尼奥·蒙塔莱的一段话:“我爱我出生的这个时代,因为我宁可在潮流之中生活,而不愿在没有时间概念的时代的沼泽里生活……在今天,人们已经睁开了眼,从前从未如此大开其眼,即使在伯里克利时代也不曾如此。但是,他们睁开眼还什么也没有看到,也许还得等很长时间,对我、对所有你们这些活着的人来说,时间是短暂的。”此时,让人不得不去联想的是,蒙塔莱这段充满哲理和思辨色彩的话,就出自吕同六先生的译笔,而这段隐含着某种宿命意味的话,似乎又是对其人生和生命历程的一种真实写照。在我看来,吕同六先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如此相似的时代,那个时代可以说囊括了20世纪后半叶,人类所能遭遇的诸多重大事件。这其中包含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政治的极度动荡、精神面临的困境、急待解放的人性以及对思想自由的渴望。就此而言,我认为吕同六先生作为那个时代的一分子,他从未选择过逃避现实的方式,而始终生活和跋涉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潮流之中。尽管他也有过短暂消极的时候,可是他对自己既定的目标以及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却从未丧失过坚定的信心和应有的梦想。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吕同六先生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所能产生的极为杰出的人之一。在今天的中国文化界,早已无可争议的把吕同六先生视为意大利文学、文化在中国的重要传播者和领军人物,是他开拓了我国新时期意大利文学翻译介绍的新局面,40多年来,他大量的著译和各类学术成果,毋庸置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意大利文学翻译和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正如蒙塔莱所言,生命的时间或许是短暂的,但人类精神所创造的奇迹却将不朽。吕同六先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吕同六先生是这样一种人,在他活着并健在的时候,其学术和翻译成就以及他在整个中国当代意大利文化研究领域的崇高地位,就已被牢牢地确定。他在这个领域的学术影响,还在他的青壮年时期,就已经超出了国界,他所享有的国际声誉也是名副其实的。他曾先后在意大利《但丁学刊》《薄迦丘研究》《马尔凯大区与东方》等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意语论文,其学术成就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由于他在中意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曾先后4次荣获意大利总统授予的各类勋章和奖励,并获得过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皮兰德娄奖、利尼亚诺奖等多项殊荣。在中国当代外国文学界,像他这样能获得如此众多的国际声誉和表彰的学者,不能说是凤毛麟角,但也是为数甚少。其实时间已经告诉了我们,从今天再往回看,吕同六先生在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而这个存在,就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其支撑的力量就完全来自于他40余年的全部成果。

  同样,吕同六先生又还是这样一种人,在他离世后,我们会很快发现,他身后留下的空位以及所形成的学术空白,很难再找到一个恰当的人来替代。对这样一个人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水平,在意大利语言文字方面有着精湛的造诣,同时这个人还应该具备高超的组织能力以及对其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我曾对多个外国文学界的朋友感叹,像吕同六先生这样儒雅、内敛、富有修养、风度翩翩的君子,我们已经很难再见到了。特别是这样的文人君子,又兼有非凡的行政组织才能和外事交往能力,就更为少见了,这样的人都是人世间的稀有之才。

  我和吕同六先生成为忘年交,最早还是从阅读他翻译的意大利“隐秘派”诗人的作品开始的,这些诗人里面有隐秘派大师蒙塔莱、翁加雷蒂、夸西莫多、萨巴等人,最让我惊奇并欣赏的是,他的翻译能出神入化地把意大利文,转变成中国语言文字中最为精妙的那个部分,特别是能把意大利诗人所运用的象征笔法,在文字的对应过程中,使其艺术特色尽可能地得到保留,并在中文中不留下任何痕迹。他还能十分娴熟地巧用隐喻和象征。或许正因为吕同六先生对这些重量级意大利诗人的作品的译介,可能不只我一个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狂热地喜爱并阅读意大利现当代诗人的作品。不难发现,当代中国许多重要诗人的作品,都曾受到意大利诗人,特别是“隐秘派”诗歌巨匠们的深刻影响。在这方面,为推动中国诗歌和意大利诗歌的繁荣交流,吕同六先生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代的中国诗人不会忘记他。

  作为吕同六先生的朋友,在精神和思想上,我一直把他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因为在他身上,具备了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优秀的品质,比如发自内心的谦逊、待人的真诚、求同存异的胸怀、道德操守的秉持、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对公平正义原则始终如一的坚守。吕同六先生从逝世到今天,算起来已经有10年多了。但我总有这样一种感觉,他似乎从未离开过我们,在我的眼前,还是时常浮现出他那特有的略有些羞涩感的微笑,有时好像还能听到他在某一个地方,正发表演讲的声音,他的普通话中,带有他家乡江苏丹阳浓重的口音。在我已经先逝的朋友中,吕同六先生是我经常想念的朋友之一。现在虽然我们隔世相望,但我认为他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知到人间的温暖友情,当然还有他的无数亲朋好友对他的深切怀念!

  (本文为《吕同六文集》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