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文艺:书写繁荣发展的时代华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9日10:35 来源:光明日报

  文艺,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火炬,是召唤人民奋进的号角。回望“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创作释放巨大活力,文化市场体系日臻完善,文化事业建设多面开花,文化传承发展显露生机。文艺和我们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一起成长,在展现和描绘亿万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同时,也记录、讴歌着中华民族为国家富强艰苦奋斗的壮志豪情,真诚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

  文化事业:煌煌文化事 铿锵竞风流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建设系列决策部署的出台,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一派生动繁荣的景象。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之后,众多作家、艺术家静下心来搞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创作风气大大改善。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今年9月3日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文艺晚会,极具艺术震撼力和冲击力,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针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文艺界评奖过多过滥的问题,文化部大力改革文艺评奖制度。自去年以来,文化部系统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取消了一批、精简压缩了一批,总体减少了60%以上。同时,严格评奖标准,规范评奖程序,严肃评奖纪律,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文艺评论的风气得到了扭转,文艺评论界对各种不良艺术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让人民满意”正在成为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

  公共文化方面,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市场机制被引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来,激发了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变政府“独唱”为政府与社会“合唱”。目前,我国初步建成了包括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这个网络体系包括三大类:一类是群众走进来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宫等,保证群众的读书权、鉴赏权等基本权益;一类是群众坐在家里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通过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让农村群众在家里免费听广播、看电视;一类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各级的文化馆和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十二五”期间,文化系统开展了理清文化遗产家底的工作: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化遗产76万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0多处;可移动文物4000多万件,其中国家评定的珍贵文物有417万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56万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70多项。同时,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中央财政每年投入80多亿元对国保级文物进行保护。

  文化产业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处在快速增长期。2014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39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12.1%,比同期GDP增速高出3.9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万亿元、占GDP的2.75%,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达到2.39万亿元。4年时间即翻一番,而且电影、数字出版、网络游戏等许多文化行业是以30%以上速度增长的,可见文化产业发展之强劲。现在,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3.76%。7个省、市的文化产业占到GDP的5%以上。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对外文化工作影响已覆盖全球。目前,我国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初步形成了覆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节)”等各种文化品牌活动遍及全球,成为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数量到“十二五”期末有望增加到25个。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95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对外广播和电视在播出语种、播出时间和发射功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节目和频道在境外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记者 韩业庭)

  中国文联:开创文艺新风貌

  中国文联是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十二五”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联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中宣部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推动文艺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新突破。

  坚持当代文艺的历史使命和正确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把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重要精神的学习贯彻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广泛宣传、制定落实举措等方式,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和精神内涵,深刻把握当代文艺繁荣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时代要求,用讲话精神凝聚思想共识,指导文艺实践。

  坚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主题文艺实践活动。着眼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国庆纪念、建党纪念、改革开放纪念等重大活动,突出中国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利用展览、展示、展演、展映等多种艺术方式讲述中国人民追梦铸梦的感人故事和奋斗激情。在中国文联组织和推动下,数以万计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节日”“百花迎春大联欢”等系列主题文艺活动。举办“今日中国”艺术周、两岸四地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等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努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秉持文化为民惠民乐民宗旨,通过“采风创作、慰问演出、辅导培训、文艺支教、展览展示”等多种方式,组织广大文艺志愿者先后赴老少边穷、地震灾区、部队军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现场和工厂学校广泛开展“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向人民汇报”等主题鲜明的文艺惠民活动。仅2014年10月至今,全国文联系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2000多场次,吸引近7万名文艺志愿者踊跃参与,服务基层群众达300万人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五年来,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着力通过项目扶持、采风创作、评论评奖、宣传推介等方式,大力推动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民间文艺等生产创作,涌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中华民族文明影像志工程等一大批生动展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成就的文艺精品。坚持正确的评奖导向,完善评价机制,简化颁奖形式。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组织编写《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正式成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设立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创办《中国文艺评论》。

  坚持把文艺界行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在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行业建设、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注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连续组织开展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比表彰活动,108名中青年文艺工作者获得此项荣誉。密切关注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记者 郭超)

  影视:品质时代已然来临

  “十二五”期间,我国影视业一路高歌猛进,艺术创作日臻成熟,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迈入跨越式发展的阶段。

  在各种艺术形式争奇斗艳之中,电影异军突起,在产业基础、市场规模、创作数量、文化多样性与品质内涵,以及电影规范管理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约131亿元,2014年则达到近300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已达330.09亿元,国产电影抵挡住了进口大片的轮番冲击,获得197.55亿元票房,市场占有率接近60%。票房数据不断提高的背后,是电影品质的迅速提升。关注现实生活的《亲爱的》《万箭穿心》,蕴含东方气韵的《一代宗师》《绣春刀》,文艺气息浓郁的《归来》《黄金时代》《白日焰火》,展现电影工业水平的《智取威虎山》《狼图腾》《捉妖记》,以及促进电影品质整体推进的多样类型片,昭示着中国电影创作所迸发出来的旺盛生命力。“互联网+”时代正扑面而来,不仅给电影业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也从更加深广的层面影响着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等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催生电影观念的巨变。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市场迅速扩张,跨界融合不断深入,人才结构发生转变,中国电影正在走向一条全新的良性发展轨道,“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宏伟理想正在变成现实行动。

  大银幕热闹非凡,小荧屏也精彩纷呈。其中,电视剧作为中国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之一,关涉的不仅是大众的娱乐诉求,也触及老百姓的精神期许和生活愿景,以及国家的文化安全,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战略。围绕着电视剧产生的社会话题与公众评议,让电视剧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感知现实生活、触摸世事舆情的重要风向标和参照系。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的电视剧生产总量超过15000集,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在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电视剧创作者的精品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优秀的电视剧纷至沓来:《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北平无战事》《平凡的世界》《虎妈猫爸》等作品,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下足功夫,以历史为鉴,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分别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军事题材、农村题材、家庭题材等领域实现突破,具有思想高度、艺术深度和情感温度。

  五年来,中国电视业获得长足发展,除了电视剧,综艺节目也持续保持热播态势,成了人们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佳肴。2012年《中国好声音》热播,引起歌唱类综艺节目的井喷式发展。紧接着,《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笑傲江湖》《我是演说家》等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台,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喜剧类、亲子类、户外运动类、演讲类等在荧屏上各领风骚,使综艺节目类型逐渐丰富起来。在收视率不断增长、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电视综艺节目开始摆脱过度娱乐化、依赖引进海外模式的怪圈,向“有意义且有意思”的方向转型,诸如《挑战不可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等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原创综艺节目不断涌现出来。  (记者 牛梦笛 李蕾)

  中国作协:勇攀文学高峰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的发展始终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学静水流深,勇攀高峰;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家们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独具魅力的文化形象。特别是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中国作家们积极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视为行动指南,文学创作领域表现出新活力,显现出新气象。

  “十二五”时期,一些卓有实力的作家相继推出直面当下现实、艺术精益求精的力作,在不同题材领域、各种体裁形式上都有重要的收获。以长篇小说为例,作家个人在创作上的与时俱进与艺术更新,当代小说创作的勇于直面现实和视点下沉,使得当下的长篇小说创作较之过去,更接地气,更有正气。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共有252部作品参评,比上届增加74部,反映出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持续繁荣。获奖的五部作品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广泛认可,体现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

  在中国书业版图上,儿童文学是重要的存在。近年来,少儿图书市场以年均百分之十的增幅增长,其中儿童文学的比重不断扩大,至今占据超过40%的图书份额。儿童文学出版迎来“黄金时代”。2015年7月由中宣部和中国作协联合在京召开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座谈会”上,儿童文学作家、出版工作者和评论家共同探讨如何创造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新的辉煌的课题。

  中国作协2013年开始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在少数民族文学人才培养、扶持重点作品创作、扶持优秀母语作品翻译、扶持优秀作品出版、扶持理论批评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至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中汉译民专项,已精选翻译出版蒙、藏、维、哈、朝五种民族文字《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粹》50卷,仍在翻译编辑25卷;民译汉专项已精选翻译出版《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作品选》20卷。少数民族作家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5年9月1日,中国作协少数民族会员共计1280人。

  2013年起,腾讯文学、百度文学等陆续成立,网络文学形成集阅读、出版、影视、游戏、文化产品于一身的立体商业链。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4年网络文学有161款作品的影视版权售出,2012年至2014年有50多款作品转换为游戏产品,预计2015年网络文学产值将突破70亿元。随着中国作协指导各地成立网络作家协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出《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举措的实施,网络文学的发展环境日趋优化。

  2012年11月11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2014年春天,作家麦家的长篇小说《解密》英译本在英美等35个国家上市,且上市首日即改写中国作家在海外销售的最好成绩,闯进英国和美国的亚马逊图书排行榜。2015年8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举行的第73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宣布,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这一奖项。这些成功的例子都表明,“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国文学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历程中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  (记者 饶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