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扎根红色沃土的精神叙事(傅强)

——长篇纪实文学《寻找平山团》读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6日10:53 来源:解放军报 傅强

  当下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小说也好,纪实文学也罢,看得多了,一种阅读的直感便是:作家们纷纷寻求对创作题材和历史观念的突破,试图从个性化的视角切入,建构起祛除政治之“魅”的历史“真实”。宏大叙事和史诗精神不再作为一种深刻而必然的金科玉律规约着作家们的思考和写作,一种区别于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历史记录的民间视角与个体记忆逐渐浮出水面,并迅速成为另一种炙手可热的写作模式。作家们往往习惯于解构和戏仿,以绕开复杂的历史存在和混沌的战争现场,革命历史作为一种丰赡厚重的题材资源被快速且过度地“消费”掉了。

  虚妄的历史、传奇的故事、脸谱化的人物、类型化的叙事甚嚣尘上;远离了沉实与丰饶,不见了宏阔与壮丽,甚至连革命历史本身雄浑奇崛的面影亦变得含混且暧昧。在我看来,无论创作主体的思想如何深刻、视角多么新鲜、价值判断怎样个性多元,对历史经验的具象书写以及对战争进程的正面描摹,都应该成为判断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价值意义的重要标准。

  在长篇纪实文学《寻找平山团》(作家出版社)中,作者程雪莉的写作是一种深植于“内在经验”的本土叙事。她对平山地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风物民情、乡村传统的熟稔是基于广泛深入的实地走访和耐心细致的田野调查。更为可贵的是,作家在对这片红色沃土上的生存经验与生命情态的精准描摹与深刻思辨中,试图找寻并复现那些湮没在历史进程中的鲜活动人的故事和元气淋漓的生命,进而揭示出“平山团”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精神传统。

  在抗日战争中,仅有25万人口的平山县,就有7万余人参军参战,参加自卫队、农会、妇救会、儿童团等各种组织,平山县几乎人人皆兵,成为晋察冀抗战史上的一个典范。“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的故事堪称传奇,然而程雪莉的叙事重点却并非编织传奇的故事,她笔下的历史是由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场景和鲜活独异的个体生命所构成。她试图从有限的历史信息中拼接建构起属于平山团的真实的时代图景,试图从后人们只言片语的传说中勾勒出这些革命先烈的举止样貌。那些美好的名字、青春的躯体,最终幻化为烈士墓碑上的一行简短文字,曾经激情燃烧的历史在后辈的眼中熟悉却陌生、在场却缺席。找寻与建构历史的过程唤醒了作者的儿时记忆,接续起家族的革命血脉,也生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寻找平山团》就题材而言便具有了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

  历史题材的书写对当下作家的考验不仅在于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更在于对人的心灵、情感、日常生活、生命存在等本体性的“内在经验”的掘进深度。作家需要为自己搭建起有“内在经验”作为支撑的对话场域,才有可能与宏阔的历史、时代对话,与具象的生活、生命对话,与高远的精神、信仰对话。程雪莉的《寻找平山团》,既是在同自己家族的红色传统对话、同铁血报国的革命先烈们对话,更是在同太行东麓、河北中部的地域文化对话。在历史文化散文《故国中山》中,程雪莉曾经将燕赵大地的文化精神特质总结概括为“仁厚实在、忠勇稳定、悲歌慷慨”。事实上,“平山团”与“子弟兵”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存在。对这一地域精神传统的探寻,只有植根于厚重的乡土生存经验之中才会有所依托。程雪莉曾经用力、用情、用心于斯,在对“平山团”的找寻中自然也得益于此。

  以散文的笔法来写作纪实文学,程雪莉的行文富于节奏的变化,讲究文字的韵味和画面感。《寻找平山团》是由一个个独立成篇的故事所组成,每一篇都附带作者的采访手记。这种作者主观视角、情感立场、思想观点的介入,使得作品对生命存在的描摹细腻且生动,对生活细节的捕捉精准且到位。我们既会为战士牺牲前的那声呼喊“娘,给俺捎一双新鞋”而悲伤,亦会为“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送子当兵后,独自一人在皋上撕心裂肺的哭喊而震撼……

  从河北、山西、陕西、湖南、北京、贵州、重庆、新疆一路走来,掂试精神和信仰的重量,作者对红色历史现场的执着守望因其稀缺珍贵而更加令人感喟。程雪莉在深情探访自己精神原乡的同时,亦达成了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在抗战历史中地位作用的有效梳理和有力见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