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回望历史的真情厚重之作(汪守德)

——评程雪莉的纪实文学《寻找平山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3日10:05 来源:中国艺术报 汪守德
《寻找平山团》  程雪莉  著  作家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2015年8月出版《寻找平山团》 程雪莉 著 作家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2015年8月出版

  河北年轻作家程雪莉积五年之功创作的纪实文学《寻找平山团》 ,无疑是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所推出的一部值得特别关注的重要作品。作品以著名的平山团的诞生及其征战的历史为线索,为今天的读者完成了一次深情的历史回望与叙述,让逐渐冷却远去的岁月得以清晰的且富于热度的显影与还原,其满怀敬意的钩沉、带血带泪的追寻、含情含恨的书写,使作品成为一部饱含心血、质量很高,文学性和穿透力都很强的作品,令人不能不佩服在这样一个文弱女子的身体里竟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政治激情与写作能量。

  品读《寻找平山团》 ,我们不难发现所谓寻找首先是对历史的寻找,作者以从容锐利的笔触一下子扎到历史的深处,而历史本身的丰富与精彩,使作品具有深蕴厚重、令人惊奇的品格。随着岁月的远去,历史上曾有的那些人和事逐渐被淹没、漠视和淡忘,常常变得不大为人所知。但在致力于历史思考且为之“惊诧”的程雪莉的笔下,一切都饱满、生动和鲜活了起来,恢复为历史固有的体温和血肉。我们从这部洋洋55万字的作品中,重新认识和了解了平山团以及它的历史轨迹与卓绝功绩,认识和了解了这片原属古中山国的充满血性的土地与人民。作者以其坚硬而抒情的笔触,为我们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可歌可泣、感天动地、波澜壮阔的抗战图景。从某种意义上讲,其从如火如荼、血火交并的平山一角,所重现的不只是属于平山人的光荣记忆,所勾画的谁能说不是中国反侵略战争的一个象征与缩影呢?

  当然,作者所寻找的更是在战争年代平山人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精神。强敌入侵、国难当头所造成的无尽苦难,并没有使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肉体屈服、精神沉沦,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抱着必胜的信念和赴死的决心,勃发出了前仆后继、舍命抗争、慷慨赴死、令人千秋仰望的英雄气概。如为掩护八路军,面对凶残日军举刀威胁的九九八十一问, 81颗滴血的头颅铿锵有声的答案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其浩然之气可令天地为之歌哭。而烈士王家川的事迹同样也气贯长虹,他在战斗中牺牲时双手紧紧抓着敌人的刺刀,手指被齐刷刷斩断。其弟则辗转几百里赶到平山团驻地要求参军,并执拗地说:“俺就叫王家川!俺爹娘说了,俺要是牺牲了,俺还有个弟弟来,还叫王家川! ”同样使人为之动容。就是平山这样一个20多万人的小县,竟有1 . 4万余人惨遭日军杀害,也竟有6200多名平山子弟参加了八路军, 7万多平山人参加了抗战,这是何等的悲怆与壮烈。作品正是通过对烽火年代平山人无畏生死的非凡呈现,深情地颂扬了平山人独特的历史个性,燕赵儿女永不屈服的坚强意志,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现代的精神品格。

  《寻找平山团》的显著特色在于,其对于众多或卓著或普通的人物的采写与重述,使作品尽可能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时代的信息量。作品对栗家诸位忠烈等众多平山人物,文艺“平山团” ,八百新兵赴延安,三位独臂英雄,对戎冠秀、韩怀智、白求恩、曹火星、沙飞、王二小、美穗子等的追寻和刻画,以及对于相关历史细节的揭示与描写,都是在奋力开掘埋藏在平山深处的历史“金矿” 。作者笔下的那些人物,既是那样平凡普通,又是那样顶天立地;既是那样脚踏实地,又是那样光彩夺目。正是由于作者以追根寻源式的仔细搜寻与爬梳,并以极富真挚情感和文字张力的描写,使我们得以完整丰富地了解了这些人物所构成的平山抗战史的真面貌与真魂魄。

  读《寻找平山团》所获得的深刻印象,当源自于程雪莉对选定的题材所作的行程万里之余、对象百多之人这种广泛而深入的采访,以及海量资料的检索与积累,这意味着这一写作是一番怎样艰辛无比的劳作。这又是一部以深耕细作方式写就的高端大气之作,在其非虚构的框架中施以精致与讲究的散文式笔法,来书写这块她所无限热爱和寄托真情的土地,使之真正具有了独具的文学品格。作品值得称道的地方还在于,并没有受当下一些有关抗战的訾议所左右,既不曾彷徨,也没有犹疑,而是坚持以正确的历史观、战争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写作,以忠于历史的态度把握和写就这样一部作品,这也许就是对英雄最好的祭奠,是对历史最好的诠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部既好读、耐读,又值得细读、精读,能够使精神相通、心灵净化,并能让人真诚由衷地致敬历史的作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