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时光里的灵魂影像——读李磊诗集《灰尘洒落在时光里》(李建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3日09:10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建周

  和许多诗人一样,李磊的诗歌建立在真切的个人生命经验之上,那些鲜活的生命体验成为其诗歌最有效的动力机制。不一样的是,李磊的诗歌在穿越个人经验之后往往会提升到一种寓言性的高度,诗歌有效性的问题对于李磊来说似乎并非难题。

  《穿越黑暗》是诗人写作状况的一个寓言性写照。在乘车穿过隧道的现实场景中,很多人是在恹恹欲睡中度过的,但是这一刻却在李磊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恍若看见自己灵魂的掠影。在黑暗的洞底直抵群山心脏的时刻,诗人感受到的是恐惧,是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精神历险。隧道中的精神历险既是诗人和自己灵魂相遇的时刻,也是诗意和现实扭结的时刻。从死亡的方向往回看,生命中的一切似乎都发生了变化,虽然李磊的诗歌并没有由此导入向死而生的哲学反思,但在诗歌的文本结构上,无疑多了一层从生命本体的向度返观当下现实生活的可能性。

  对个人时间境遇的警醒和反思使得李磊的诗歌与众不同。李磊在大山深处穿越黑暗的隧道,有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本身的寓言式写照。李磊诗歌中的生命紧张感成为其探索时代状况的一个有效基点,不过,这种紧张感并不指向宏大的历史,而是更多指向个人化的历史。李磊的诗歌以女性的敏锐和细腻将它感觉化了,其中几乎无处不在的“你”就是非常明显的体现。这个随时出现的“你”成为诗人便利的抒情对象,又使得诗歌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这种特殊的语气里面带有一种倾诉意味明显的当下感,带有一种坦诚相见的、老朋友式的私密性,在真切的情感交流中体现了对生命的清醒理解和透彻体悟。这个无处不在的“你”有时化身为诗人痴心等待的“雪”,有时是站在礁石旁遥望远方的“友人”,有时是激情炽热缠绵相恋的“情人”,有时又带有潮湿的过往岁月的痕迹,隐隐透露着某种颇具沧桑感的历史讯息……

  从不羁少女的轻狂与青涩到青春岁月的蜕变与成熟,从往日玩伴的亲密与坦诚到当下相识的烦闷与欺骗,时间的无情流逝成为诗人思索的一个重要契机。对于一位生活经验从农村转向城市的诗人来说,生命经验的断裂带来的情感体验的落差表现得更为强烈:既有当下生活的痛楚、烦闷、荒诞、欺骗,又有回首往事的甜蜜、惆怅、孤独、疯狂;既有放任自己的眩晕感,又有悲壮坚守的纯洁性;既有点燃想念的煎熬,又有旧伤长出新芽的苦痛;既有收集慈悲的情怀,又有整理孤独的体验。李磊将个人生活际遇与内心隐痛放置在当下历史进程中,成为反抗现实困境的一次精神历险。

  在李磊的诗歌中,乡村记忆的安稳与城市生活的动荡并没有被处理成一种矛盾关系,而是共生于诗人的生命感悟中,或者说,李磊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感受将城与乡的对立转化为一种情感体验的张力。从乡村到城市,从山野到田原,从内陆到海滨,在社会不平衡发展的背景下,不同空间地域的对比给人带来巨大的冲击。李磊的诗歌中也不乏地域的新奇感,这种新奇感带来了全新的生命体验。李磊透过精心打磨的词句呈现出深入日常生活的精细与机敏,在《他是我父亲》《星星的翅膀》《死神殿》等诗作中,让人深深体味到时光流转中的沧桑轮回和生命感悟。

  那些没有被有效命名的感受,那些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在李磊的诗歌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不经意中写下的窗外竹林的不安,猛然看见的太阳如身着旗袍的名媛……更为重要的是,她对日常生活的特殊感受力直指时代的隐秘处,呈示出时代的创痛和历史的真相。《乞讨者》描述了一位在阴晦潮闷的地下通道中的乞丐,诗人看到那因营养不良而发青的脸后,“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躲避的眼神看到了乞丐的后半截身体:“贴在臀部的残腿/两个肉球/长期在地上摩擦变成亮闪的红色”。更为不同寻常的是诗人忍不住想要呕吐的“厌恶感”:“我厌恶城管部门不治理沿街的乞讨者/我厌恶那两个深红的肉球/我厌恶我的无情逃离/我厌恶我又回头塞给他那已经潮热的五元钱”。这种特殊的感受让人隐约想到波德莱尔面对巴黎时的现代性体验。当诗人步入古刹寺院,想到自己的虔诚跪拜,看到被虫蚁刻蚀的千年枯木,听到诵读在经幡上的殇痕,突发这样的奇想:“下个轮回里/我一定要把爱情狠狠甩弃/我一定要把脊背高高挺起/信念啊!压弯了古寺的大柱/我多么盼望着坍塌/盼望着毁灭,盼望那消失的瞬间”(《菩提子深藏了我的隐私》)。《镜子里,我是另一个自己》中三个不同的自我交织在一起:一个是父爱母慈、夫妻和睦、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中的自己,一个是涂抹粉黛、描眉画眼、沉浸在清幽梦幻中的自己,一个是在黑夜里变成雪狐的自己,这些个人本真的日常感受如果在写作中持续发酵,会成为更加醒目的诗歌风景。

  李磊既不是发出尖厉之音的女权主义者,也不是流连光景的生活欣赏者,而是一位更加本真的日常性的揭示者。没有文学史的焦虑,没有功利心的掣肘,使得李磊的写作具有了某种自如性。但同时,恰恰是这种自如使她的诗歌缺少了某种风格意义上的可辨识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