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拷问灵魂的答卷——关于《山上雪山下人》(张笑天)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2日14:39 来源:吉林日报 张笑天

  我和小说作者王克荣已有多年的交情,是属于那种“淡如水”之交,他在吉林,我在长春,虽处在时下号称的同一经济圈,乘高铁不过半小时,却不常见面,但电话、短信交流够得上频繁,而且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登门造访。他不吸烟、不饮酒,一杯清茶聊佐谈兴,常常达到忘我境地。他总是谦逊地说,每次与我谈话都受益匪浅,这自然不敢当,我们的谈兴离不开文学和创作倒是真的。他阅读我的书极其认真,总能超出一般读者谈出属于他独到的感受,也正因为这样,我每出新作,必第一时间送他一阅。

  基于他对文学之所思、所悟,我总被他的火点燃,也愿毫无保留地与他交流。从前,我身边不乏文学青年簇拥“讨教”,我怕为人师,但不愿扫人家兴,也愿与他们恳谈,说心里话,包括泼冷水。现在精力不济了,创作任务繁重,加之一些人功力心太切,使我不得不敬而远之,这种机会已日渐稀少。克荣属于特例,这显然缘于有话可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共同语言吧。

  克荣应归类为那种矜持、自重型的人,方正、谦恭、有学养,虽然在大企业里也是官,可身上透出的多是文气,这很难得。我并不认为文学创作只靠天才和技巧,文章未必是练出来的,应当是文化养出来的,一个作家的学养注定了其作品的品位。克荣有这个底蕴。我们每次见面,一落坐,话题必定迅速转入文学,我觉得他就是个为文学而生的人。

  《山上雪山下人》是王克荣的新作。也是他经过长时间秣马厉兵后的锋芒初试,我为他的成功高兴。在这部长篇小说的酝酿和创作过程中,克荣曾经不止一次向我谈起过他的创作冲动以及作品的构思。我虽表示支持,确也将信将疑。其实,我并不怀疑克荣对文学的执着与钟情乃至文学的功底。早在他出版小说集《穿过白桦林》和散文集《寻梦非洲》时我就感触很深。《穿过白桦林》结集出版时,克荣请我写序,我看过他的作品后,为其坚持业余创作的精神所感动,记得我当时给他这样的评价:“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仍然有人吃这份辛苦,守望着文学,把文学创作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本身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2010年下半年,他的《寻梦非洲》即将出版,他邀我题写书名。我知道他带着激动的心情,把第一次踏出国门在异国他乡只有10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变成图文并茂的一本书时,又一次被他的创作热情和写作毅力所感染。

  而眼下,他要启动长篇,我担心的是他的精力和时间。于繁忙公务间隙写些短文还好应付,而启动洋洋几十万字的长篇巨制,可不是靠挤出来的零零星星的时间就行的。可是克荣说到做到,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令我由衷赞叹。

  对置身在企业的克荣来说,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业余作者。他对工人有很深的感情,在大型国有企业长期从事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他担任过大厂的党委书记,后又调任上级工会主要领导。他给我的印象,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他很在乎别人的眼神,背后的评价。本职工作是不容他分心的,他怕对不起工人弟兄。他总是把工作干得风生水起,业绩赫赫,不给人留“开小片荒”的印象。他能成为中国石油仅有的20名模范思想政治工作者之一,就是明证。而文学创作又是他几十年割舍不掉的挚爱,为此他不打麻将,不去应酬,把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文学创作上。他不迎合喧嚣浮躁的时尚,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默默坚守,像个苦行僧。这是他屡屡出作品出成果的秘钥之一。克荣的作品多是反映他所熟悉的工业题材,他笔下的人物亦是其企业职工和有关的人们。他所歌颂的皆是其所热爱的那些生活在最基层的工人哥们儿,《山上雪山下人》就是这样一部极富生活气息、关注底层众生相的作品。

  克荣是一个做人做事极认真、守规矩的人,读过《山上雪山下人》,你会觉得他对时代对社会对人民都充满了感情,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人。他和我闲聊时常说,他们这一代人,出生在饥饿年代,长在动乱年代,什么苦都吃过,长身体时没粮吃,上学时没书读,该就业时上山下乡了,但他们不抱怨不放弃,始终坚定信仰,紧跟时代洪流,对国家对民族充满信心,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有幸的是在宝贵的职业生涯中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尽管他自谦,称自己能力有限,还是要创作一部反映同龄人生活命运的作品。这是克荣作为一个业余作者,始终坚持文学创作,最终成就一部长达近40万字长篇巨作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

  《山上雪山下人》虽然没有悬疑的案情、诡秘的谍战故事,也没有美女艳史,但一样吸引人的眼球,且抓人心。小说从50年代末期出生的那一代人上小学时写起至今,通过以虞志浩为代表的同龄人因自然灾害带来的饥饿窘境、文革荒废了的学业、分别后上山下乡和从军的经历、到后来他们会合在改革洪流中的人生经历,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作者作为同龄人再现了记忆中的那段历史,笔触深入内心隐秘世界,刀笔敢于解剖、拷问灵魂,描写了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中,他们面对失望与彷徨、阵痛与抉择、奋斗与幸福所表现出来的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的精神境界。注重作品的阳光性、前瞻性,给人以健康力量,一直以来都是克荣坚持文学创作的追求,这或许与他的职业操守有关,他是吉化为数少有的教授级高级政工师。作品从始至终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当然不是流于肤浅、程式化的说教。

  作者将饱蘸浓情的笔墨,毫不吝啬地倾泻到虞志浩、张大勇、肖菡、简悦、曲洪波们身上。在描写对象身上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写得很真。其文笔细腻生动,那些细节描写,带着作者追求往事的感触,写得很暖。皑如山上雪,纯如山下人。读罢掩卷,你会感觉到作者是用心在写作的,作品如同他的人品,平实无华,笔笔走心。

  王克荣的生活积淀、砥砺好学和感知生活的颖悟成就了他的这部作品。

  马克思不写小说,但他说过:小说是用密码写成的现实。

  这密码是什么?我想,除了文学的天分、不能言传的灵感,也还包括对生活的独到感受,一种超常的洞察力,这是一个好的作家所应具有的品格。

  《山上雪山下人》的问世,给我们当下的文学园地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