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严歌苓:我的故事永不停歇(郑周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10日11:02 来源:文学报 郑周明

  作家严歌苓把自己的写作比作安徒生童话中的“红舞鞋”,再也停不下来。这似乎也意味着她心中的故事绵延不尽,于是她颇为自信地在做客上海思南文学之家读书会时说“我不为自己的高产而道歉”。这句话听起来不免令读者感到震动,高产何错之有?人们时常会打听某位知名作家为何多年未出作品,继而怀疑其是否才思枯竭?而如严歌苓这样在二十多年里出版近三十部小说时,又有声音认为她如何能如此高产,是否太快了?

  严肃写作是否存在时间上的规则?这来自于希望作家按部就班写出作品的期待。严歌苓并不认同这种无法自圆其说的逻辑,她曾在多个文学活动场合做过一些回应。在这场题为“我的文学红舞鞋”的演讲中,她明白无误地道出了自己为何能写得如此“快”的原因:“我是一个优秀的聆听者,善于聆听他人。”

  严歌苓特别认同作家马尔克斯的一句名言,叫“活着为了讲故事”。这句话道明了一个小说家的天职,她认为这是小说最基本的元素,当然也是她所重视的。有些人难以在生活中找到故事,有些人则发现这个时代的故事太多、难以写尽,严歌苓便属于后者。

  细说起来,一个小说家自然也应该是一个聆听者:他无法去体验所有角色的人生,而需要去旁听去想象。我们最早的故事出自于古时朝廷派出的文官,四处记载街头巷尾闲谈,整理成故事,以此了解民风。许多作家在谈及自己创作初期时,都会感谢自己民族传统中那些口传故事,然而从听到写的过程,恰是从讲故事的人到小说家的蜕变。严歌苓说,她笔下许多讲述美国华人移民的故事来自于“煲电话粥”,女性朋友在电话中向她传递着人生讯息,“在一两个小时的废话后,故事出现了”。

  更多的故事其实早已在心中留存,只是还未找到写作切口。今年上半年出版的新作《床畔》,讲述的是一个护士与战斗英雄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原型来自于她一个做过护士的女性朋友。那个朋友对她讲了许多有关植物人的细节,使她意识到大众对这类病人的认识太肤浅,又想到如今英雄的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从经典的英雄形象,到如今各行业明星都可以成为英雄,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反而会被嘲讽,“便产生了这个有些荒诞又有些象征主义的小说”。当初听到这个故事是许多年前,写成小说出版却是在2015年,这是严歌苓希望告诉读者的地方:太多的人物和故事,在经历或了解时并不知道那会成就一部小说,“随着年龄增长,回想这些人,因为现在经验不同而提取、抽象出来,走向小说故事”。

  不可否认,有些小说家颇具天赋,依靠想象力便能写出各种精彩故事,严歌苓也曾说一个作家有一半需要天赋,另外则是职业训练和后天努力的成果。她便是那种会深入体验生活、研究素材的作家。在《陆犯焉识》里,男主人公的经历其实来自于她祖父与另一个长辈经历的结合。但这个故事对她而言太陌生了,于是她去了几次青海的旧劳改场搜集素材,这是她采访内容最多的故事。同样,明年初将会出版的新作《上海舞男》,也是她从朋友那听来的故事,讲述的是2000年左右台湾富婆在上海居住时休闲跳舞发生的故事。小说中因为财富的不对等,导致性别主导地位的对换,引发了许多对人性的有趣观察,“我希望观察这个时代男女有时因性别颠覆而出现的角色定位尴尬,他们会如何自处?”对于严歌苓而言,要写出这个故事,光靠想象力并不够,她便多次去上海百乐门练习现代舞,试着去体验细节、捕捉细节。

  这种源源不断驱使自己去观察、发现的写作动力,无疑与严歌苓曾受过的专业写作训练有关。事实上,在她的写作被认为高产的背后,其中一个指向也是在此:似乎写作训练天然会导致对故事模式的熟练化,能够快速生产小说。然而,几乎所有经过美国创意写作训练的写作者,都在极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不是避免高产,而是避免雷同的叙事程式。在严歌苓看来,她所经受的创意写作训练,并不是一件坏事,她仍然记得老师一开始说的话:“我不能给你天才,但是如果你有天才的话,我至少可以让你在使用你的天才的时候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使你所有的天赋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创意写作让严歌苓明白观察的重要性、让故事自己说话的重要性,以及打开自己思维的重要性。她认为自己小说之所以画面感、质感很强,是与这样的训练分不开的。

  创意写作训练在不同写作者身上留下的痕迹有深有浅,一个成熟的写作者会知道自己是否在延续某种“简便”的写法,严歌苓坦露自己也有所挣扎:有些小说倘若延续上一部的写法,会写得更快,读者或许也喜欢看,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但她仍愿意尝试别的角度,即便失败也甘愿尝试。“我现在常会想到,如今出版一本新书,会带给世界什么不同?”这是她挑选故事的原则,也是她把写作看作一份正常职业后的恒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