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半世飘零的文学人生(河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10日10:12 来源:深圳特区报 河 东
 书名:感时忧国 作者:夏志清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书名:感时忧国 作者:夏志清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提起汉语文学,很多人只会本能地想到祖国大陆的文学,这无疑是一种狭隘的认知。其实,有关汉语文学创作与研究,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不能忽略的。尤其在汉语文学研究方面,有的专家学者,其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影响力,丝毫不逊色。其中,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教授、著名学者夏志清(1921—2013)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作为学院派严谨的文学研究者,他在随笔集《感时忧国》中,不仅回忆了青少年时代的求学往事,还详尽叙述了与诸多文学名家的交往经历。这本散文集,还原了一位半生飘零海外的华人学者真实的文学人生。

  在南方的读书生活

  夏志清生前并没有留下完整的人生回忆录。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他应台湾一些报刊的邀请,陆陆续续地撰写人生往事的“断章”,也许正是因为断章并没有系统性的缘故,才有着想到哪、写到哪的洒脱。而正是这份洒脱,才使得文字显得诚恳、可信。这些回忆性的文字汇聚成册,便是这本随笔集《感时忧国》。这册书虽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人生回忆录,但是从各篇章的布局逻辑不难发现,基本构成了夏志清的“人生拼图”。

  《感时忧国》的开篇“上海,一九三二年春”中,夏志清回忆了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他的父亲虽然是交通银行职员,但是职级不高,收入勉强维持家用。可是他极为鼓励孩子发奋读书。在读中小学时,夏志清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从事文学研究。“读、写、研究三部曲”一文中,夏志清记录青少年时期读书、学英语、研究英语诗歌的经历。他小学是在苏州的桃坞中学附小念的,他写道:“从小未闻书香,也看不到当代的新文学著作和杂志,当然更未染上文艺青年的习气;在那时期我只能算是乖乖读书的好学生,读的当然仅是些教科书……”。要说完全没有一点课外书读,那也言过其辞。夏志清读的课外书,只有《三国演义》和一大套林琴南的翻译小说,用他自己的话讲,“这可能是父亲仅有的藏书”。

  有关青少年读书的话题,夏志清写道:“神话也好,历史也好,最主要的,青年学子读了一本家户传诵的名著,应该想进入古人世界里去,觉得它比日常见到的那个世界更有趣,而不想跑出来,这样才算是孺子可教。”进入电子视听时代之后,全世界青少年的文学阅读兴趣持续减弱。他忧心忡忡地认为“实在是国家衰弱的象征”。

  夏志清之所以学贯中西,和他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以及在当时的教会大学——沪江大学英文系学习相关。最开始学习英语,他和所有中国人一样,都经历一个阵痛期,但是他是一个“好学生”,努力学习英语,克服发音、单词、语法等障碍,最后成为出类拔萃的高材生。在大学时代,他喜欢上了英语诗歌,并以此作为大学毕业论文写作的主要方向。他在书中同时也坦诚地写道。“我也向往爱情,可是自己太穷,即便功课再好也得不到女生的青睐。”

  从北大到耶鲁的文学之旅

  1946年9月,夏志清与兄长夏济安一同北上,又一起到北京大学从事英语教学。当时北大住宿条件差,冬天晚上九点后停止暖气供应。学校食堂的饭菜,品种少,味道也不好。尤其是在描写北京风沙时,他在“红楼生活志”一文幽默地写道:“妇女春天上街,头上都笼了一块绸布,满盖脸面,像我这样的未婚男子,逛街连女孩子的脸也看不到,实在煞风景。”总之,在吃、穿、住、行的各个方面,他是不满的,总是惦念着南方生活的各种好。

  抗战胜利后,美国华侨李国钦先生捐给北大三个留美名额,学校决定公开公平竞争,资历浅的教员都可报名考试。夏志清作为名不见经传的助教,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态,参加了选拔考试,最后以88分夺魁。尽管胡适对夏志清毕业于一般大学的背景有点“瞧不起”,但他还是录取了夏志清。当他复请胡适写推荐信时,胡适写是写了,但不大热心。夏志清写道:“听说我是沪江大学毕业生,他脸就一沉,透露很大的失望……好像全国最优秀的学生,都该进北大、清华、南开才是正路。”

  在夏志清的笔下,留学生活除了读书的社会环境不同外,其他都是一如既往:上课、阅读、写文章,如此反复,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更没有石破天惊的事情。《感时忧国》中他仅用了“耶鲁往谈”一篇文章进行简要梳理。其实刚到美国求学时,夏志清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到耶鲁大学。临行前胡适甚至认为凭着夏志清的学业功底,能在一般大学混个硕士文凭就不简单了。胡适之所以这么料想,因为他是老海归,深知中国人在美国留学获得学位的不易。可是,胡适显然低估了年轻的夏志清,更没有料想到他日后成为文学研究界的翘楚。

  夏志清1947年底到美国后,因为种种机缘,他得以到耶鲁大学英文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尤其是想被耶鲁大学英文系录取为博士生,必须先通过法语、德语和拉丁语三种语言的考试。他写道:“……没有第二家美国大学的英文系,包括哈佛在内,对学生要求如此严格了。”而为了获取博士生入学资格,他在1949年6月就拿到了硕士学位,在攻克了高难度的语言关之后,他才得以步入耶鲁博士生的行列。

  1951年底,夏志清顺利获得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而在此之前50多年内,仅有两位华人在此获得博士头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扎实、深入、系统的文学研究训练,对于一名学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在世界文坛鼎力推介汉语文学

  夏志清从耶鲁博士毕业后,研究兴趣从英语文学转向了汉语文学。1961年,他出版了英文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这本著作中,他以其融贯中西的学识,宽广深邃的批评视野,探讨中国新文学小说创作的发展路向,尤其致力于“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锺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使此书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

  自《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后,夏志清于1961年转任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1969年为该校中文教授。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秉承“审美”与“人学”两把标尺,对于和张爱玲交往,《感时忧国》中有详尽的记录。

  “超人才华,绝世凄凉”一文中,夏志清认为“张爱玲应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早在上世纪四十年的上海,夏志清就和张爱玲有过接触,当时的张爱玲已经是沪上颇有些名气的作家,他记得“她那时脸色红润,戴了副厚玻璃眼镜,形象同照片上看到的不一样”。1955年张爱玲从香港移民到美国后,住在西海岸的洛杉矶,而夏志清则长期在东海岸的纽约。尽管同住一个国家,但是见面的机会也是屈指可数,写信成为主要的文学沟通方式。上世纪70年代之后,张爱玲的身体逐渐虚弱,文学创作也停下来了。加上晚年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又经常搬家,日子总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对于张爱玲晚年的生活遭遇,夏志清非常同情:“她晚年的生活给我绝世凄凉的感觉,但她超人的才华文章,也一定是会流芳百世的。”

  在“重会钱锺书纪实”一文中,夏志清对钱锺书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围城》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写得最有趣、最细腻的小说,或许是最伟大的小说。”1979年,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国家陆续派遣学者到美国交流访问,钱锺书也在其中。他和钱锺书交流中,发现钱锺书的英文之流利、记忆力之惊人。要知道,钱锺书自从英国留学回国后,少有讲英语的机会,三十多年后讲英语,并无生疏。

  夏志清虽然多年旅居美国,但是灵魂深处时刻关注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走向,那种感时忧国的精神,在他的笔尖处处可见。夏志清所处的历史时期,多数时间内中国社会风云变幻,而他幸运地避开了诸多干扰,能潜心从事文学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福气。对于这一点,想必很多与他同龄的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在内心是不敢奢望的。2013年12月29日,他在美国纽约辞世。尽管他的生命自此画上了句号,可是他的文学人生,依然散发着诱人的光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