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问题是,陪伴很难(刘冰)

——读《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10日10:09 来源:新京报 刘冰
作者:[美]阿曼达·里普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5月作者:[美]阿曼达·里普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5月

  新学期,儿子拿来了他小学三年级的新课程表和课外兴趣班安排,要求在十几个兴趣课上选择自己的学习重点。对北京的小学生来说,现在课程安排是很丰富的,放学后免费的兴趣班也让家长有些眼花缭乱:各种运动类项目,艺术类项目,机器人、航模等动手类的科技项目,竟然还开设了日语、德语这样小语种的兴趣学习。这些兴趣班不仅解决了家长接送的难题,也有效补充了学校教育的短板,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这是我们作为家长能切身感受到的教育改革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改革的红利。但家长会上关于小升初的讨论,周末奔波在各科学习班上的孩子,仍在提醒我们,无形的压力依然笼罩着所有人。

  一次采访引发的研究课题

  跳出对孩子个体成长的关注,教育应该是一个包括国家、学校和家庭各个单位的宏大课题。我们知道世界上各个国家,由于文明传统不同,教育理念不同,都有自己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当我们对自己的教育感到失望的时候,事实上,我们存在的问题在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而很多我们向往的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完美,也是问题频频。那么到底哪个国家的教育最成功?哪种教育模式最有效?《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以独特的视角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作者是美国知名媒体撰稿人阿曼达·里普利。在《时代》及其他杂志社的大半职业生涯中,里普利说自己一直在尽力回避教育的问题,因为她知道这类新闻“让人提不起劲”,并且“引用的话大多出自成人之口,孩子只会出现在照片中,安静地微笑。”直到有一次她采访华盛顿特区主管公立学校颇具争议的新领导人米歇尔·李时,这个谜团才真正触动了她: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学到那么多知识,有的孩子学到的东西却少得可怜?于是她花了一年的时间,去培育“聪明孩子”的国家进行实地考察,跟老师、家长以及那些采用创新方式研究教育的人进行交流,特别是和孩子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透过国际交换生的视角来体查不同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她取得的研究成果,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出人意料的结果

  里普利的考察基于权威的PISA测试数据。PISA测试是经合组织研发的一项国际评估项目,通过评测青少年在数学、阅读和科学方面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考察孩子们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测试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芬兰名列世界第一。而在大家心目中,以富有创造精神著称的美式教育却远远没有取得大家期待的成绩,表现平平。这似乎跟政府投入、儿童贫困率、教师素质、民族种族差异等等似乎都没有特别必然的联系。那么,导致这种落差的根源是什么?根本的一条就是对基础教育的认知,即学校到底因为什么而存在。

  PISA测试成绩较高的芬兰、韩国、波兰都认同学校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努力学习。这种认同是国家层面的,所有人都深信“勤能补拙”“学海无涯”,学校主要是教授知识的地方,所以,严格的智育文化是这几个国家取得较高测试成绩的基础。美国的问题也正出在这里,过于强调个性导致孩子对基本规则和基础知识过度漠视,这从根本上影响了他们倡导的创造力。

  谈到教育的严格性,我们难以想象像芬兰这样的国家在组织全国统一考试时的严肃性比起我们的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的高考会持续3个星期,总共会有50个小时。仅仅是芬兰语的考试就要进行两天,每天6个小时。第一天是要在阅读几篇短文后对各篇短文进行分析论证,第二天是要在14个题目中选出一个题目,撰写一篇长文章。韩国的高考就更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感了,高考的当天,为保证学生能及时赶赴考场,股市会推迟一小时开盘,考生可以免费搭乘出租车。测试英语听力时,航班竟会全部停飞。

  这些事情听起来简直太疯狂了。但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说,高品质的教导与学习,充沛的活力与乐趣,这些都可并行不悖。即使是美国,他们在体育教育上的苛刻程度可以与这些国家在智育教育上的苛刻程度相抗衡,其考察标准之高,考核之严格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似乎证明了一点,孩子们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学校营造严格的智育文化也是它的一项根本任务,这是决不能忽视的。

  家长能做些什么?

  虽然里普利用了大量的篇幅讨论的是国家教育方针、学校教学改革以及教师的培训等等宏大主题,但对普通读者来说,里面谈到的家庭教育可能更有借鉴意义。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成绩?父母如何参与孩子的学识教育,帮助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里普利将家长分为四个类型:专制型父母、宽容型父母、疏忽型父母和权威型父母。专制型的父母一切以家长为核心,我怎么说你怎么做。宽容型父母往往更加溺爱孩子,他们希望成为孩子的朋友。疏忽型父母缺乏对孩子足够的关注,权威型父母结合了专制型和宽容型的优点,既与孩子亲密无间又有清晰明确的限制要求。显而易见,权威型的父母是理想的类型。有关研究表明,亚洲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是权威型的父母。我们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他们书写、计算和阅读,而到一定年龄后则不再干涉。这些研究给了中国父母很大的鼓励,至少于我如此。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因为承受着各种压力往往没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来指导陪伴孩子。前段时间热播的《虎妈猫爸》与其说是一部育儿电视剧,不如说是一部家长成长史,揭示的就是这种两难境地下家长心态的失衡所造成的家庭的困扰。

  其实,作为家长,能做到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陪伴。陪孩子阅读的父母所培育出的孩子在PISA的得分上往往比其他人高出14分左右。而那些身体力行,在家庭中也能时刻保持阅读、营造浓浓书香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更大。另外,家长们对现在流行的“表扬”式教育也应持审慎态度。一种言不由衷的,程度过分的表扬经常会降低孩子们努力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消极作用。真实、具体、有所控制的表扬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当然,里普利在这方面的探讨似乎并不是为了把答案告诉我们,而是给我们以启发,让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体制的启示

  教育于个体而言是一种成长,于国家而言是一种潜在的投资,投资的是培养未来优秀的公民。如果视教育是一项投资的话,那么国家这个出资人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选择一个高效的途径,利用有限的资金来培养出更好更多的优质人才。这考验的就是国家的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有很多种,一个国家确定一种教育模式会基于国家传统、资金实力、师资力量、培养途径、人才需求等等多个层面的考虑来确定。从这个层次来讲的话,国家其实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选拔并留下最优秀的人才承担教职,研制并开发更加科学的选拔体系,编写适合的教材等等。里普利拜访了几个国家的教育部长,从旁观者的角度比较研究了各个国家的教育模式,而她对教学筛选的比较研究所揭示的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这就注定任何关于教育的考察都有其偏颇之处,其实对于教育模式来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这本书从头读到尾,我们最想看的就是中国的教育到底表现怎样。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以国家为单位开展这样的测试。不过,在书后的附录中,可以了解到中国上海和香港的测试成绩十分靠前,上海的PISA成绩测试高居第一。要强调的是,里普利的研究比照的对象是美国教育,她的一些观点、数据、感受主要是针对美式教育而言。但任何研究都是为了指导现实,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启发,她这样一种以研究数据为基础,以孩子感受为参考的深入细致的研究除了对公共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之外,让我们也通过这种科学的比照,对一些模糊的教育“感觉”有了理论到实践的支撑。我们看到,不管是表现优异的芬兰、韩国,还是表现平平的美国,都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不足。在我们这个家长深度参与孩子教育的国家,如何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教育,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多快乐的同时,也收获更多知识,才是它真正的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