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破雾走来关汉卿——读乔忠延的《感天动地——关汉卿传》(张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09日09:19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 健

  写关汉卿,曾经是我多年前的一个夙愿。

  1979年,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我在黑龙江艺专读戏剧文学专业,而我的一位好友熊笃在哈尔滨师院读研究生。这个夏天,我读中国戏曲史,迷恋 上了关汉卿;而好友熊笃也正在给师院的杂志写作关于关汉卿的论文。师院的资料较我校多,我便常去熊处借阅资料,与他探讨。和熊住在一个宿舍的是周扬的儿 子,也在读研究生,他看我们不约而同都喜欢上了关汉卿,希望我们以后能合作写出关汉卿的传记。同时,他说了一句:“但这很难,关汉卿这个人一直被遮掩在浓 雾里,史上留下可信可用的资料太少太少。”

  32年之后,2012年,中国作协和作家出版社启动了百位名人传记工程。有朋友问我可否接一个人物?我马上想到的,就是关汉卿。但是,周扬之子 30年前的那番话,依旧响在耳边。我没敢贸然答应,悄悄去图书馆和网上查寻,看看经过30年后,关于关汉卿的资料是否可以支撑这部传记的写作。一查,依旧 极其稀少。在金元那个特殊的时代,关汉卿作为一个极不受重视的下层文人,其平生材料流传下来的极少,连他的籍贯都有四种说法,对他是否曾任“太医院尹”也 有争议,甚至连他的生卒年都难以判断。而对于民间流传的一些关于他的传说,尽管可以作为参考,但哪些较准确可以入传,又很难判断。我明白,关汉卿仍然被锁 在厚厚的迷雾之中,仅凭他创作的戏剧作品来写作这个人物的传记,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只好放弃了。

  但仅仅两年后,2014年夏天,山西著名作家乔忠延却出色地完成了这部28万字的传记《感天动地——关汉卿传》。在一次聚会上听到这消息后,我 即欣喜又吃惊,马上向乔先生乞书。先生果然是传记高手,将一个被久久锁闭在浓浓迷雾中的关汉卿,清晰地推到了读者面前,让我们终于可以走入关汉卿那多姿多 彩的精神世界。

  关汉卿是如何破雾向我们走来的?

  我觉得乔忠延在这部传记创作上突出的成就,是“机智清醒地放弃传说、戏说”,与“艰辛地开掘出来一条新路”。

  由于传主的资料极少,而近年来关于关汉卿的传说却在不断“发展”,竟有向着“戏说”蔓延之势。比如对关汉卿与珠帘秀等几位女性的情感纠葛等等, 一些“传说”打着传说的招牌凭着想当然编造出很荒诞的故事。他们认为既然是传说,怎样“传”都是自由的,都有空间。那么,这样的传说又如何入传呢?乔忠延 非常机智,彻底放弃此路,也就维护了这部传记的严肃性与真实可信性。

  不走此路,怎么写?写什么?乔忠延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对关汉卿不拔高、不贬低、不照搬,必须做的是用心中的感悟重铸历史的真实,写出关汉卿的 精气神。”他埋头先阅读关汉卿所有的杂剧散曲,再阅读研究关汉卿的图书,共约30多本,读得如醍醐灌顶,身心畅怡,直到读过几种元代戏剧史、中国文学史、 世界古典悲剧史后,他突然明白了——写这部传记,最基本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关汉卿的剧本、散曲!自这些作品切入进去,关的许多谜团都可以破解。比如关的出 生时间、地点,一直是专家学者反复探究的课题,惟有当把握了传主的心路历程后,也就领悟了他的身路历程。

  评论家白烨这样评价乔忠延闯出来的这条“独辟蹊径”的路:“作者把史料的搜集和耙梳,与剧作的研究和解读内在地结合起来,在互为参照中,寻其踪,察其人,读其作,解其戏,并以杂剧叙述方式的借用与化合,独辟蹊径地完成了这部大作。”

  这真是一种有些独创意味的“乔氏笔法”。它的产生当然有资料奇缺的无奈因素,但也清晰体现了作者的“发现”与“独创”。关汉卿,这个世界戏剧史 上的大师、元代杂剧的梨园领袖与班头,正是由于他从历史资料、民间传说、元代生活内汲取了大量素材,才创作了60多个(现存留18种)优秀出色的杂剧。那 么,作者在写作他的传记的时候,必然要以传主的创作实践为起点,来还原当年的各类人物、场景。“人在当年活生生的台上台下的戏中,戏在人物的精神活动之 内”。主要围绕着关汉卿的创作经历与杂剧演出等活动的一幕幕场景,也就在传记中生动活现出来。他为何出生在山西解州?原本想走仕途之路缘何走上了戏剧和散 曲创作之路?他和文人、剧作家王和卿、杨显之、白朴、王实甫等人的友谊,他与杂剧演员舞台前后的粉墨生活、友情,以及主要代表作品的完成和当时的影响,都 描写得真实、生动、可信。

  这部传记最感人的部分,依然是关汉卿的情感世界。他在与荆香、白凤鸾、腊梅、珠帘秀、顺时秀等女性的情感纠葛与交往中,发现这些出身寒微、蒙受 凌辱迫害的女性正直、善良、聪明、机智,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所以,以她们和一些普通女子为原型的人物纷纷进入关汉卿笔下,童养媳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 娘、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面对沉沉暗夜,关汉卿悲愤地宣称“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 路上走”。这番宣言式的惊世骇俗的呼喊,寄托着传主多少悲愤的泪水和对所有不幸女性的深切同情。

  乔忠延的成功,植根于辛勤的汗水。他说,作家要“垫高自己”。“垫高”的办法就是认真读书。为写这部传记,他读元曲、读宋词、读楚辞、读《诗经》……先让古典营养“哺育自己,丰满自己”。他付出了,理当收获。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