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重拾中国城市的“山水传统”(王树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06日21:51 来源:人民日报 王树声
  《湘潭县志》中的湖南湘潭县城总全图。  《湘潭县志》中的湖南湘潭县城总全图。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王树声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王树声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

  12年来,王树声与学生们对我国1400余座城市的方志图典进行了整理与基础发掘,并对重点城市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到与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有关的城市图6000余幅、各类相关文献万余篇,为研究和见证中国本土城市规划体系提供了丰厚的资料。通过梳理归纳,形成了《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全书共18卷),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让我们来听作者讲讲,他们为今天的城市规划找到了哪些传统滋养。

  

——编 者

  中国人素有“家园”“故乡”的文化传统,表达了一方人与一方水土的关系。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往往成为一方人物、土地、生活、历史、理想、未来的复杂聚合体,成为家园意识最好的物质载体。古代先贤在规划建设城市的时候,早已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全都放在物质空间里了,他们的规划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吾土吾民”的文化情怀,一种承载着山川人物的文化基因,一种贯通古今的历史精神,一种基于地方自豪而展现出的文化自信,城市成了这一方水土最重要的标志和记忆。这些丰厚的本土规划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精神的优秀规划传统。

  中国历史上缺乏专门论述城市规划的著作,每每谈及中国城市规划问题,往往从中国文化的普遍特征来切入泛泛而论。吴良镛先生不止一次强调,中国相当丰富的建筑、城市与景观建设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散见于历代正史、地方志等文献中。自2002年起,我和我的学生们决心从具体城市入手,寻找每一座城市规划建设历史上值得汲取的经验与教训。

  18卷的《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共收录历代城市图3000余幅,历代规划设计经验3500余条,着重从“图”“文”两方面总结展示每座城市的规划经验和建设智慧。所谓“图”,就是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舆图、境图、城图、形胜图、八景图、石刻图等图中选取能够代表城市规划与营造特点的内容。所谓“文”,就是从历史文献中发掘出来的城市规划建设典型经验。《图典》的总论从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结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规划、城市人文空间规划、文人+匠人的营造模式等十个方面对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国本土规划道路有别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博大与精彩,领悟出中国本土规划体系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例如,中国本土规划特别重视城市与人的关系,认为城市乃“上下人心所寄”之地,注重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与人的精神、理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在城市功用之上更有一番安放“人心”的大意义和大道理存在,期待通过营造“全居”而塑造“全人”。正如前人所说:“一邑之有建设也,犹人身之有知觉运动也。人身无知觉运动则死,一邑无建设则庶事废弛,民物之生存几乎息矣。顾建设,形式也。形式必有精神贯注其中,而后效用乃出。若徒取形式而已,则亦犹人失其为人之理,具此五官四肢,徒解知觉运动,究何贵哉?吾志建设,吾愿言建设者,进求之于精神之地,毋徒拘于形式之间也。”

  结合自然是中国城市规划的显著特点,这从古代城市图中即可明了。“天造地设之巧,在人善于黠缀耳”,这句话精辟概括了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结合自然环境的方法。规划就是在寻找和把握自然环境原本的巧妙秩序,人工建设只是“黠缀”在这个秩序之中。规划看似着力在人工,其深处奥妙则是对人工与自然关系的推敲,自然貌似在人工之外,其实早在设计的关照之中。

  这一理念体现在许多结合自然山水的具体规划设计手法中。无论城内、城外,只要是自然环境中的形胜之地,皆被规划者驻目留心,将人工建设与之联系为一个整体。例如在城外大尺度的山水环境处理上,就有“天阙”模式。秦代就有咸阳的“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及彭县的“县见山对如阙”。汉长安、六朝的建康、隋洛阳等都城规划皆循此模式,将城市中的重要建筑与“天阙”相通。我们发现了明清时依然在运用“天阙”模式的不少城市案例,例如安徽庐江县,就是以文庙作为城市的中心,背靠城外的塔山,南面直向城南的福泉、凤台二山。不仅大的城市格局如此,就是百姓的屋宇建设也有结合山水远景的习惯,所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正是此意。

  当然,有些城市本身就坐落在山上或水乡,自然与山水就有更为紧密的融合。重庆是山城,“沿江为池,凿岩为城”;若在水乡,城市规划必然结合水来进行,苏州、无锡、绍兴、温州等城市都是结合水进行城市规划的典范。南宋叶适在其所撰《永嘉开河记》中对水城建设的缘由、特色以及便民之利进行了详细论述:“一坊一渠,舟楫必达。可濯可烹,居者有操节之利;可载可洵,行者无负载之劳。”

  有两幅图对当今很有启发。一是北宋吕大防的《长安图》,另一个是清代四川南充的《四境图》。《长安图》为现存最早的中国石刻城市图,此图按照比例尺绘制了城市部分,将南部秦岭绘制于图上。吕大防在《长安图》题记中提到“城内用折法,城外取容”的画法。这种“内折外容”的表达方式既关注城内建设部分的比例,又把城外大尺度的山水环境标示在图上,清楚表明城内建设与城外山水的关系。清咸丰七年的《南充县志》中收录了《四境图》,分别画了城市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山水人文胜迹。其实这四幅图就是对城市四向山水人文胜迹及其风景的一个评价。虽然《四境图》不是当年规划建设城市时专为规划设计而绘,但它体现了在长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中国人关照城市、关照环境的方式,告诫城市规划者应兼顾内外,进行整体经营,重视城市与四向风景的关系,很好地体现了中国规划设计的“四望”传统。

  城市绝不仅仅是经济的产物,城市秩序也不仅仅是经济秩序,因经济而起的新建设都应与城市的人文空间秩序、山水风景秩序融为一体。中国本土规划善于调和不同要素、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形成超越矛盾要素的新秩序,从而达到不同矛盾之间的融合与平衡,犹如“四民异业而同道”,一切要素都应融于城市的“道”中。

  以上仅是《图典》收录总结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智慧中的极小部分,但从中亦可领略到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特有的旨趣和境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重新拥有更多望得见山水、看得见乡愁的城市。

  (作者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制图:蔡华伟

田园将芜胡不归

吴良镛

  凡是对中国历史做过一些研究的人,多少都能对中国地方志的价值有所领会,也必然会对其中的图像资料有所涉猎。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1988年也曾利用夏季赴美讲学之便,在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中以近三个月的时间查阅、摘抄各种珍本方志图典及相关资料,对后续的研究多有裨益。今见王树声教授以12年的时间,多方搜集历史资料,完成了这套18卷本、涵盖1400多个城市案例的宏伟工程,完全可以想见其中的苦心。

  这项工程的特色在于它秉承人居科学的思想,以地方志的经典为基础,选择精辟的图典对相关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加以分析和小结,凸显不同城市的山河地利、历史人文之特色,纲举目张,眉目清晰,图文并茂,形成相对完整的学术体系。为多领域学人进行中国传统城市研究提供了莫大的便利,可以藉此增加对传统遗产的形象上的理解。对丰富的城市案例中蕴含的若干规划设计范式加以提炼,形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典范,这就是本书所谓“典”之真义,对我国城市和地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继承和创新以启发。在读完总论之后,我对“中国人居智慧之十点总结”尤为赞赏,当然,对于中国浩瀚之人居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各有发挥,这十点是著者多年学术积累的结晶,是对中国城市人居规划特色的一种宏论,弥足珍贵,值得思考。

  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创者梁思成、刘敦桢等先贤早已老成凋谢,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二代学者继承术业,颇有建树,必将留诸青史。唯“文革”期间文物之丧失危害甚巨,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成就卓越,但也存在着大规模建设之破坏、对“与西方接轨”的片面追求带来的对中华伟大文化遗产的忽略,令有识之士深以为忧。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党和国家领导人积极倡导文化复兴大业,并对遗产之保护深为关注,我辈自当勉力工作,深入挖掘中国传统人居文化的精髓,才能以蕴藏于传统中有益于当代的中华智慧纠正现实发展中不利于文化传承的消极的认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此为吴良镛先生为《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所做的序,标题为编辑所加)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