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文学思语(聂还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30日14:02 来源:中国艺术报 聂还贵

  文学,是关于人及其生活的艺术科学。人,及其生活,再没有比之更深刻更伟大而永恒的主题了!人与生活及其赖以生存的伟大的自然,构成永远的历史、永远的现实、永远的未来、永远的美。

  文学既是一种个人情绪的自我表达,更是一份真善美的自觉传递。文学不是真理,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真理。文学虽无驱散生活中黑暗的魔力,却是点亮生命之光的火苗。文学以力量的方式存在与显现。这力量像一朵无形无色的风,隐蔽在时间深处。白昼是一只眼睛,黑夜是另一只眼睛。白昼在事物表面晃动,黑夜在事物深处歌唱。

  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心灵的营养素,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维度。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一个作家要有文学创作的美学自信,那就是真与善。那么,文学的意义,便是通过个性的艺术探求,表达对人及其生活的关切与揭谛。

  没有诗就没有历史,自然也不会有未来。文学是生活的观照,却不是复制生活。柴禾燃而为火,火又生成焰。红色为火,蓝色为焰,最强烈的光焰甚至无色。生活的河流永恒奔腾,文学的歌唱就不会喑哑。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导引着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形形色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学艺术作品,从来不等同于文化,虽然它们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流过我们心灵和记忆的不是塞纳河、尼罗河的涣涣河水,而是浸润其中的灿烂文明与文化;孔子耶稣释迦牟尼苏格拉底牛顿笛卡尔荷马但丁名字符号后面,是穿越时空的思想、科学、文学、艺术的光芒。

  文学,弱者的选择。不,文学家将自己绚丽的才华智慧,转化为穿越时空的艺术力量。人们只有在文学艺术的天地里,才能找到原真自己,才能呼吸到清新至纯的空气,才可使化妆的人性得到回归复原,让灵魂有了安顿的可能。

  “我思故我在” ,思考是人存在的证明;“不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思考赋予原状的日子以人性,使之变得精细而美丽;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站在先知先觉的世外高度,对人类的思考自然不屑一顾。可是,无论上帝采取怎样的态度,思考,应为人的自觉,更是作家的一份担当。

  形象化、意象化是文学思维的鲜明特征。把心灵的卧室腾空,好让月光更多地照进来;照着月光睡眠,梦外明亮,梦里灿烂。美是文学艺术的生命。文学艺术生命之美,划一条黄金切分线,横亘在艺术与非艺术之间。艺术圣坛姹紫嫣红,有一景争奇斗艳,那便是文学。只是别忘了思想,一脉新锐独特的思想,让文学艺术灌注更深邃而久远的力量。

  生活孕育文学,文学反哺生活。文学发现美的触角不回避生活中的丑,却不展览丑,不欣赏丑,不借丑发泄自己情绪。作家感情不隐蔽倾向,勇敢地揭露丑、批判丑、鞭挞丑,以之衬托美、放大美、呼唤美,启迪人们发现美、热爱美、珍视美。生活可以比作一株苹果树,只是文学艺术并非花枝树状的摄描,那一枚枚曲线圆美的苹果,以及削去青色或红色的苹果皮之后,为你呈现鲜嫩的果肉和生命勃动的苹果籽。

  历史就是当代史?不,那是六经注我,非我注六经。在历史面前,我们永远是个幼稚的小学生。作家和学者,须怀一颗敬畏之心,像敬畏神、敬畏佛、敬畏祖宗那样,轻轻地弯下腰来,或是蹲下身子,拂去时间的落垢尘屑,用民族的纯粹的文字,屏声敛气,掬水映月,将历史一笔一画地呈现出来,像小心翼翼地触摸和捧奉一瓷千年的陶罐。

  生活飞溅的一些悖论浪花,在文学多棱镜折射下,形成多姿多彩甚至矛盾撞击的张力,但不可用逻辑之刀去考量与裁切,那样会割伤活生生的现实。目的性有两种:一种是做事情的目的,另一种是做事情本身。对于文学艺术,我更热衷后一种。

  一切语境皆情境,一切观念思想皆语境之物。任何一株花草之彩,必然折射一抔泥土的养育之辉。歌颂中有批判,批判中有歌颂,歌颂与批判都是文学创作的手段。正如任何手段都不是目的,文学的歌颂和批判目标的一致性,在于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金鱼啜一口水,再吐出来,是不是在反哺大海?一啜一吐中,大海波涛着鲜活,金鱼游弋着美丽。这或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作家与生活的关系。

  写作,是一旅漫长的远足与修行。独孤,忍耐,像花蕾绽放前的沉默。心灵的羽毛总是在寂寞中变得丰满,智慧的光芒,也总是透过寂寞的云层照射出来。编构一篇生活故事,或从故事的缝隙里发现诗意与思想,决定了两种不同文学效果。虚构是生活的艺术真实,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段,绝不可以与撒谎混为一谈。虚构,只许限于文学创作,而绝不可用作现实生活。写作如修禅,如做佛事。怀一颗佛心吟文咏章,遣词造句,其文必善,其词必真。

  作家的叙述语言是作家风格的表露,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则是人物自己的个性化语言,二者必须泾渭分明。当写作成为习惯之时,事实上她已然植入了你的生活,成为了你的一种依赖,就像花草无法剥离春雨的浸润,就像河流热血般奔淌于大地。语词有色彩、温度,常常需要沉静作铺垫,有时屏气敛息,憋得脸红心跳。好让后面情感爆发,像礼花瞬间绽放,而不可让前面的色彩和分量抢了风头。

  激情和冲动创造奇迹。即使没有目的性的激情与懵懂单纯的冲动,恰恰构成艺术的源头。张旭醉酒后的书法,是他清醒后理智不可想象的。成熟和强烈的目的性,比如意在笔先的美学理念,往往会造成艺术的伤害。

  一个民族出现一部伟大的作品,最终将引领这个民族文学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地。作家的作品,应该是历史波涛在作家心灵回音壁上拍打出的声响,是作家灵魂和良知回应生活的忠实呼吸。用思想和才华写作,必得作品深邃而雅美。

  曾看到一联:“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时春” ,何谓好书?好书何处有?文字爆炸,书报纷飞,端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读时方恨好书少!

  阅读是最划算的生意,一方面可以获取知识营养,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可让心灵得到安顿。比起肉体,心灵更需要爱抚,而读书是滋养心灵的最佳良方。时间的价值在于使用。时间用于阅读,会放射出最鲜艳生动的光芒。阅读,需要深厚的视力,这视力,不是来自眼睛,而是阅历和思考力。评论家剥茧抽丝的品鉴,是作家柳暗花明前行的一束光照。如果每一个作家,都在读者那里开有一个账户,那么作家每发表一篇作品,都要当作一次艺术价值的储蓄,而切莫透支读者的期望和喜爱。

  生命苦短,而有些作家的作品却太长。竟有人面无表情地说,对不起,我没有时间写短。一个作家在市场盆满钵满的时候,心里是否会被失落和困惑填满?

  作家知名度的支撑一定是凭借他的作品,而不是靠什么花边新闻秀出来的,也与任何绚丽的光环最终无关。真正的作家一定是因为作品经典被读者记住,而不应该是别的什么原因。事实上,一个作家只会通过自己的作品与读者相遇,方能使自己的名字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获奖可以提高作者的知名度,却无法提升作品的艺术质量。文学活在人们的阅读当中。作品不是为奖项诞生,而是为读者活着。记住作家的作品,比记着作家的名字更有意义。

  奖掖“在过去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最伟大贡献的人” ,构成诺贝尔的殷切期许,而其中的文学奖,则是要颁给“在理想的趋向上生产出最杰出作品的人” 。何为“理想的趋向”和“最杰出作品” ?那就是诺贝尔对自己最喜欢甚至不惜仰慕的瑞典诗人维克里德堡的赞美:“灵魂的高尚和形式的美好。 ”“灵魂高尚”和“形式美好” ,既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具象标尺,更是作家的终极向往与追求。文品是人品的反映,作家的人品和文品理应相一致、相统一。作品,往往就是作家的一张脸。一个真诚善良有责任感的作家,其作品一定弥漫温暖人心的力量。作家灵魂的每一声歌吟,便是人世间所有生命的合唱。不是所有的云都那样透明;不是所有的远方都画着风景;不是所有的人,都挺着脊梁在大地上行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