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读吴重生诗集(杨志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25日09:05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杨志学
  

  吴重生诗集《你是一束年轻的光》2015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以来,得到了评论界的肯定和读者的欢迎。

  吴重生是浙江人,现供职于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这两年,他往返穿梭于北京、杭州两地。一路风尘,一路雷霆,各种体验在身上积聚成气;他自北而 南,乡愁、思亲、怀旧、畅想,多种感受在内心交融成结。自去年坚持“一日一诗”,他带动了一大批人参与到“一日一诗”的阵营中来。

  当写作成为一种日常仪式,“一日一诗”即是“一日一誓”。当他如此坚定向前推进,一切都有所不同,“写诗”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布道”。他更像 是在完成一种行为艺术,在用分行文字来展现“士兵突击”般的强悍。因此,他近期写下的诗,不仅具有敏锐的在场感,而且焕发出一种特殊而神奇的色泽与光芒。

  从吴重生这部诗集中的篇章,我们不难看出,有对民生状态的关注,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有对以往岁月的缅怀,有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创作时,他除了 进入“无我”境界之外,还常常进入一种“全我”的状态。所谓“全我”,是指诗人表现出来的一种全然属于“我”的格调和方式,它真实、坦率、自然,全不见矫 揉造作成分,且常见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一气呵成的气韵。

  因工作繁忙,吴重生的许多诗作,属于见缝插针式的“急就章”,用“倚马可待”来形容他的日常创作状态也不为过。甚至,他常常是边走路边借助手机 创作,短短几分钟时间,便把新创作的诗篇发送到微信“朋友圈”。吴重生以诗言志,以志践行,于是便很快积累而成了《你是一束年轻的光》这部诗集。

  我与吴重生的相识实属偶然。某年我和叶延滨老师应四川人民出版社之约,合作主编了《中学生朗诵诗一百首》《小学生朗诵诗一百首》两本书。出版社 决定举办一场到中小学校赠书的活动,活动名称定为“让诗歌走进校园”。吴重生进入了被邀请者行列。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接到活动通知当晚,吴重生即打来电话 建议把活动名称改为“信仰之美诗中寻——百年百首新诗认养活动”。他认为百年,是从这两本诗集选编的时间跨度来说;百首,是就诗歌整体编选数量而言;认 养,体现的是对优秀诗作的认同、学习、宣传和弘扬!我完全赞同他的意见,通知承办方及时做了更改。

  那场诗歌活动使我开始真正认识了吴重生。作为诗人,他有媒体人的敏感;作为媒体人,他又有诗人的才情。这种双重特点,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便很自然 地有所表现。他那一组写人物的诗,就表现得很充分到位。既写出了新闻的现场感,使人感受到出场人物的神采和体温;同时又是诗意的提炼,语言中流淌出浪漫而 高远的情怀。比如,他写旅美作曲家温显,出现了这样的句子:“温显总是背着故乡出行/故乡在他的行囊里鼓鼓的/他每天都要松一松袋口/放出那些像鸟一样会 飞的梦想/昨晚温显带着春天靠近我们/我们全都成了西湖春天的一个音符……”

  在周围的朋友中,现在很少看到有人不忙的,但像吴重生这样忙中见效率、出效果的人,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像是把一行行诗当作计时器,用以确认自己并没有浪掷光阴。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位从浙江浦江走出来的诗人,常以陆放翁告诫儿子的话勉励自己:以南窗晨读为乐,以灯下漫笔为喜。吴重生的先祖吴 渭是我国第一个遗民诗社“月泉吟社”的盟主。家族一脉而下的深厚文风熏陶和文学渊源,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以赤子之心、游子之情、才子之思,充满激情 地拥抱诗歌。正如这部诗集的名字所透露给人的信息,吴重生和他的诗作一起,就像一束年轻的光(哪怕是流星似的闪亮),努力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和温暖,也给 奋斗的人们带来勇气和希望。

  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上天把每个人的努力都看在眼里。我相信,吴重生的诗歌耕耘就像农人的开荒耘田,一定会造就沃野千里,结出累累果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