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我的《鲁迅全集》(陈占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24日10: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占敏

  用不着费力回想,我也清楚地记得,我买的第一本鲁迅的书是《鲁迅论写作》,那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不厚的书,是从鲁迅著作中选编的有关写作的论述,不是一篇篇完整的文章,而是一段一段的,像“鲁迅写作语录”。那时候喜欢鲁迅的这一段话:“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我把它抄下来,让我上小学时的老师给我用毛笔写出,贴在我家里的墙上,我坐在那张老式的书桌前读书,一抬头就可以看到。那是我的第一幅“座右铭”,也是唯一的一幅;此后,我再也没有写过什么自勉自戒的话贴到墙上。

  那本薄薄的《鲁迅论写作》哪里能够包容鲁迅的全部文学思想与写作理念?不过,在那个时代,有这样一本专门讲写作的书,已经很珍贵了。我把它珍藏着,时常翻读,好多段落,都能够背诵了。我上了栖霞师范以后,把这本书随身带着。鲁迅的书几乎是那个时代唯一能够读到的经典。师范的文艺班没有印在课本上的教材,我就把鲁迅的书当作我自己的教材。我那时候还有过一本《南腔北调集》,是旧版的,封面上有鲁迅的头像。那是村子里的一个比我年龄还小的人送给我的;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拿来的。真的不能把那时候的农村看成文化沙漠。有一回他还借给我一本《子夜》,我看过以后,他急急地要回去了。那本《南腔北调集》,他明确地说不要了,他说他们都看不懂。

  那么,我能说看懂了吗?我看懂了“左翼也要托尔斯泰,弗罗培尔。但不要‘努力去创造一些属于将来(因为他现在是不要)的东西’的托尔斯泰和弗罗培尔”吗?文化大革命进入打派仗阶段,对立的两派都在大字报上用了血淋淋的字眼,却又引用鲁迅的话,告诉对方“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可是,谁也不会再想一想“中国历来的文坛上,常见的是诬陷,造谣,恐吓,辱骂,翻一翻大部的历史,就往往可以遇见这样的文章,直到现在,还在应用,而且更加厉害”,那到底是文坛特征,还是与民族个性有关?《为了忘却的纪念》,写被杀害的青年作家柔石,“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诗句,“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诗,同时被好多人记住了;可是,那“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巨大的孤寂和悲凉,我们还是难以设身处地去体会。

  不过,无论我能否真正读懂,鲁迅的书仍然是那个时代我最珍贵的教材,一本薄薄的《南腔北调集》,也是我的珍藏。直到现在,它仍然立在我的书柜里,默默地散发着它独有的光芒。临近师范毕业时,我还买过几本鲁迅作品的选编,是那个时代仅见的新版鲁迅著作。不管选编者为了那个时代的“战斗”需要,怎样选择,鲁迅作品固有的精神是不会被阉割的。不管是“御用”还是“帮用”,鲁迅总是鲁迅。

  我那时候自然不会想到拥有一部《鲁迅全集》。1985年,我33岁生日的时候,妻子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的四卷本《鲁迅选集》,就是灰色的封面,黑色的书名。那是198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是鲁迅著作的选集中最好的一个选本,它没有了为一个时期的形势需要而做的痕迹,恢复了鲁迅的本色。

  我仍然没有看到《鲁迅全集》样子。我知道,在我这套《鲁迅选集》之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出了新版的十六卷本《鲁迅全集》。到了1985年底,我由招远县文化馆去烟台参加全区第一届文代会,在烟台的新华书店,我看到它了。问一问价格,我心头一凉,我一个月的工资不吃不喝,还买不下来。而且,店员还告诉我,不全了,没有第一卷和第二卷。不全,自然是遗憾,不过,如果能把这十四卷买下,也是幸事了。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那次文代会的气氛鼓舞,同去参加会议的文化馆长说,回去每人补贴三十块钱书报费。证实了馆长说的不是戏言,我毫不犹豫,从馆长那里先把这笔钱支出,趁着午饭后还没有开会的时间,去把那缺了一、二卷的《鲁迅全集》买下了。那一天下雪,踏着雪扛着书,我回到宾馆,心头是“暖国的雨”,尽管“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着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然而“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终于拥有了《鲁迅全集》,尽管缺了两卷,它仍然是我书柜中最大的一套书,是我的“镇柜之宝”,是我的“镇宅之宝”。不必翻开书,单是在书柜前站站,看看那卓然屹立的一套大书,就会感受到鲁迅骨头的坚硬,鲁迅精神的力量。此前此后,将没有哪一套书会像这套书一般,于我具有同等的意义。

  在好长一段时间里,补齐《鲁迅全集》成了我的一桩心事,也成了我家的一件大事,成了全家的一桩心愿,妻子、儿子都记挂在心头。那一天中午,正读初中的儿子放学回来告诉我,书店里有《鲁迅全集》一、二卷。我问他,零卖吗?他说他问过了,零卖,只是没有纸壳封套。我立刻骑车去书店,可惜第一卷已经卖出,只剩下第二卷了。我自然不会犹豫,立刻买下。回来后叮嘱儿子,再去书店,看到有第一卷,赶快告诉我。儿子每天上学,总要从书店门口路过。儿子当然不会懈怠。后来的一天,他告诉我《鲁迅全集》第一卷来了。儿子的声音中不乏兴奋,他知道这对于我意味着什么。

  就这样,我的《鲁迅全集》终于补齐了。后补的第一、二卷全都没有纸壳封套,封面色调也与我原来的那十四卷不一样;即便这两卷,颜色也稍稍有异,不过,它们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的版本,这就行了。封面不一致,立在书柜里,看上去有一点遗憾,倒也记下了我的《鲁迅全集》拥有的一段沧桑。书的沧桑与人的沧桑同质。

  翻开《鲁迅全集》,封面不一的遗憾就完全消失了。血写的文字总是一般无二,灼热烫人。还没有哪一套书,像《鲁迅全集》这样常读常新。每一次打开,每一次阅读,获得的都是新的感受。鲁迅的苍凉,鲁迅的灼热,鲁迅的预见,鲁迅的洞悉,鲁迅的深刻,鲁迅的力量……近现代以来,没有哪一个中国作家能够替代。鲁迅不仅属于中国,他也属于世界,鲁迅不仅属于现代,他也属于永远。我的《鲁迅全集》,承载着这一切,令我珍爱,我要好好地保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