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养眼养性养心——何志坚散文印象(罗光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22日11:10 来源:文学报 罗光辉

  从夏天到秋天,这段日子,我用了不少时光读何志坚的散文。

  在一个喧嚣浮躁的浅阅读时代,想静下来进入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没那么容易。收到文稿之初,我随手翻看了几篇,感觉就像青菜萝卜,没什么特别的味道。接着去北戴河暑休,便中断了阅读。近日,战友杨金高发来短信:“何志坚的散文集文稿是否看完了?拟在9月中旬印刷发行,只等尊作。”承诺在身,是夜,又翻开了书稿。这一翻不要紧,这个苦心经营散文的作者穿过山山水水,越过红尘场域,以一种禅意的沉静步伐,向我走来———

  《但留风月伴烟萝》从书名到内容,都有一种意韵,如一片叶,一朵花,温馨、柔和、雅致。画面多汁,流彩,文字从容深邃,很有自己的风格。这着实让我兴奋,这位生长在中国书法之乡江西东乡的散文作者,竟能如此懂得。

  他懂得酿造养眼的画面。在一次散文颁奖仪式上,我说过,散文首先要好看,起码要看得下去,不好看即使出书也会成为论斤卖的废纸。打开书卷,我发现,他把生活中的情景酝酿得那么温暖和婉转,视觉和谐和美,充满情趣,看起来非常舒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美的联想。

  “在草木本色染房,但见高高的竹竿上晾挂的布匹都是简单的青与白。白底青花的图案,简洁、精炼,透出悠悠岁月沉淀出的雅致。”

  “车行驶在云居山的盘山公路上,但见高树掩影中如雪的白花点点串串,路边细小的紫花零零星星,如艳如血的杜鹃簇簇团团。”

  “当乌江潮水泛起波涛时,在流坑古村某扇临水的窗户里,定然有一位红颜女子在为她的心上人春心荡漾。”

  这像不像一幅幅画?在他的《乌镇随想》《云居山十境界》《雨中山行》《大美长白山》等作品里,你能读到很多这样的画面。“黄包车上轻轻挥手的少女浮泛着年少时暗恋着的邻家女孩的笑容。” “拉我手的是一个小女孩,她仰头看着我,白皙的脸,水灵灵的大眼睛里闪烁着从未见过的纯净。”这样的女孩谁不想多看几眼?

  何志坚手中的笔像是语法的魔棒,世间万物在他的笔下都能凸现出养眼的景象,那一行行汉字散发着怡人的芳香。养眼的文字,让人的眼睛发亮。

  他懂得吸收山水之气,释放自然的芬芳。他说:“闭门即深山,开卷可千古,于花的自然馥香中品书的人文墨香,定然无比惬意。”他在乌镇走了一圈后,觉得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衡:“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 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摒弃尘世中五光十色的斑斓,摒弃更多更多的浮华,如乌镇般坚守着自己的简要与洁白,赤条条地来,清清白白地去。”站在云居山上,他发问:“今日形色匆匆的云居山游客,来来去去,谁不是在困顿中寻找着出口?红尘世界,很多烦恼及牵绊,谁能保持心境的云卷云舒?谁又能在自我天空的画卷中,书写出云一样的平平仄仄?”

  修养身性,古人特别强调一个“静”字。“非静无以成学”、“宁静致远”,何志坚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在永福寺,他欣赏八大山人“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的安宁。在流坑,他澄神静虑:“在某个思维走神的空间,我恍惚是这青砖落满青苔的堂式房子里亦耕亦读的悠闲村民,在瞻云就日的天井下的石板上泡一壶茶,读一本书。高旷而不疏狂,冲淡而不枯寂,将一壶香茗品到清淡不涩,将一段寂寞时光读到流水不腐,将一份浮躁心绪修到宠辱不惊……”“用心贴近这人间烟火的亲切与温暖,静静地感受如潺潺溪水般的闲适时光。”读这样优美的文字,你想不静下来都做不到。

  他喜欢静静的感受世间的一切。从 《幽谷悟禅》 到 《观音阁听雨》,从 《梁启超故居》 到《诸葛八卦村》,从 《黄昏中的永镇塔》 到 《要去的那个青山下的小镇》,从读过的名著爱过的书到他去过又离开过的那些美好风景。麻姑山、井冈山、雪窦山、婺源、龙门、烟雨瑶里等等,他都如此细腻地感触着,品味着,用文字为之轻吟漫舞着。

  他懂得把岁月的痕迹化成养心的智慧。一花一木在他笔下都有启迪人的灵动:“家中种有五盆茶花,几盆茶花苗大小相同,盆只有一个大的,为哪株种大盆哪株种小盆,踌躇了一番,因无法选择,便随意种植,等到冬季,大盆茶花和小盆茶花一同开放。大盆茶花因盆大土多蓄水足,枝干明显粗壮些,花却小而瘪,而小盆茶花虽然枝干没那么粗,花也不多,但每朵都大而饱满。花期居然还很长,从冬季一直延续到春季。”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 “比平台更重要的是品质,生命的精彩与长势高低无关,人的品格所能达到的厚度和他的地位无关。”他的文字捕捉到了茶花的魂魄与呼吸,且融入了他的领悟与心性。

  在江西东乡红亮垦殖场,有一片2000多亩的山茶花海。那是何志坚心上的海,他喜欢那片海:“细雨无声我独来。我来,从遥远的远方来,挥去三十年的尘土,洇一身江南湿湿的惆怅,只为寻找那一棵永远在思想边缘的树。”“这迂回于山谷的笑声,抵达心智的本源,溅起一束灵动的禅光……”我感叹何志坚文笔的清新,触觉的细腻,行文的流畅与自然。他总是能发现人、自然、宗教与现实社会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然后用他的脉动和张力,显影出一篇篇优美的文字。他收集美,打造美,挖掘美,升华美,心灵的曼妙和思想的辽阔融合在一起,构成他散文的独特风景。

  在山水中行走的何志坚用他的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人最奢侈的选择是永远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这样对修身养性有利有益。他喜欢散文,他也一直在为繁荣散文而努力。他不一定成为大文豪,也可能成不了富豪,但他永远不会空虚。我深信!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中国作协重走长征路主题采风活动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 人民文学
  • <诗刊
  • 民族文学
  • 中国作家
  • 小说选刊
  • 长篇小说选刊
  • 作家文摘报
  • 中国校园文学
  • 作家出版社
  • 作家通讯

博 客

精彩博文

网络工作室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