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终以笔墨证人生——读《蔡子谔文集》(徐南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18日10:55 来源:河北日报 徐南铁

  早就答应给蔡子谔先生写一篇“跋”,及至坐在电脑前,却发现这是一个颇不容易的任务。“跋”应是对书的描述、总括或介绍,但是蔡子谔的书太大,我只能写写远在石家庄的蔡子谔这个人,也可算是对他著作的评价。

  蔡子谔本人我没有见过。本来没有见过自然就难免有疏离感,但是我跟蔡子谔神交已久,甚至可以说已然有好几分熟稔。这是因为文如其人,他的那些著作和作品已经多侧面地在我心中组合出了作者的形象。同蔡子谔最早的交往是什么时候?缘于什么事?我想应该是因为他给我主持的文化批评杂志《粤海风》写文章吧。当然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具体过程已经了无印象。但后来我们常常互赠著作、书画、信函,算得上是相知的朋友了。他比我年长,才华彰显,学问做得大,因而很得我的敬重。

  蔡子谔有三点令我惊异并且感叹、深思,而这三点之间环环相扣、陈陈相因。

  首先是关于他的作品。蔡子谔的著作和作品数量之多、涉猎之广,令我辈肃然起敬。他的煌煌30卷共1300万字的文集蔚为大观。在得到整套文集之前,我其实陆续得到过其中的一些专著,已经或细读,或浏览。他的那些著作,能在许多不同领域立马横刀、纵横捭阖,难怪被人称为“硕学通才”。他的书法、绘画,亦显现了独特的风格。

  大家对蔡子谔及其学术、创作不吝好评。尤其是30卷本的文集出来,更是颂声四起。所以关于这一点,本不需要我多说。但是由他的成就出发,我有了第二个关于蔡子谔的惊异并且感叹、深思,那就是蔡子谔人生道路的起伏。

  据我所知,蔡子谔在中学时代就饱受人生苦难。他虽没能受到正规的高等教育和学术训练,这些年里却像一匹黑马一头闯入学术园地,纵情驰骋,写出了那么多好著作,获得过那么多大奖,同时还有那么多文学和书画作品问世。可是在世人认为理应得到的荣誉面前,他也曾经受挫,连带着收入亦受到影响。

  只是我相信,今天的蔡子谔其实并不需要这一类肯定来证明自己,他的那些著作就是他的价值体现。这一点,看他如今的学术影响就不得不承认。我想,当他彷徨于大学校门之外的时候,当他受到生活的挫折仍在深夜孜孜不倦查阅资料和勉力写作的时候,他定然也有过迷茫有过忧伤有过彷徨,却一定没有过关于这种种头衔及其光环的渴求和想象,因为他的生命并不是为这些而存在。

  不过这一来,关于蔡子谔就有了我的第三个惊异并且感叹、深思。那就是他面对命运的姿态。

  蔡子谔自己说:我经受了很多人生的“挫折”,虽然不能说是“愈挫愈奋”,但我毕竟没有消沉,而是忍辱负重地继续做一点事,没有趴下。

  我知道,他的“没有趴下”,是对学术、对创作的不离不弃,更是对精神家园的不懈守望。甘守时穷方为士,优秀的知识分子总有其精神寄托,那是任何强力都无法褫夺的权利。纵观蔡子谔的学术和创作生涯,我们可以看到,那一条执著奋进的轨迹并不随命运的浮沉而起伏,他的作品、他的成就,几乎在他生命的每一个节点上闪光,甚至在人生的弯道上也同样熠熠生辉。这表明,他的灵魂是坚强的,堪当托举他的才华之重任。对于一个强劲有力的灵魂来说,坠落得越低,反弹的劲道越大。

  “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有些人或因为高标出众,或因为特立独行,总不免面对各式各样的困境、逆境。好在生活总在不徐不疾地行进,社会终究会读懂人的高下。好在时光总在披沙拣金,历史终究会有定评,随时准备予以不同方式的补偿。好在那些虚名若浮云必将随风飘散,文化人终以笔墨证人生。

  (《蔡子谔文集》30卷,蔡子谔著,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本文为该书跋,编者有删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