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读陈平原《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祝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16日10: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祝 帅

  对于读书、工作在燕园的我来说,西南联大是一个既矗立在身边,又存在于遥远历史之中的传奇。我常常希望把这些传奇与同好分享,现在终于等到了机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推出了新著《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陈平原研究大学的著述,大概以1998年推出的《老北大的故事》为起点,以人文学者的身份关注大学史和大学生态,每发必有新见,令人叹服。近年来,陈先生把研究视角对准抗战烽火中的西南联大,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尽管我非常熟悉作者以往的研究和大致的学术思路,但读下来,仍然觉得这部新著有不少新意。

  首先,这部著作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中心,描绘的是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内地的各所大学纷纷南迁,在大后方赓续学术薪火的“教育史上的奇迹”。作者关注西南联大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出于人文学者的本色,关注于西南联大文学院师生及其精彩表演,如那些流传已久的诗文、著作、课堂掌故,甚至有关教授的传说。因为与科学研究相比,自然是人文著作和文学作品更容易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所建树,同时这些流传下来的故事才更能令后人暂时搁置战争的残酷,而对当时的校园生活产生一种追忆和寻味的想象。更重要的是,正是这些人文情怀的流露,才更能体现出学术精神的赓续与抗战必胜的信念。因此作者的大学研究,尽管出于人文学者的本位而巧妙地避开了自己所不熟悉的学科内容,也果断回避了战时的悲惨场景,但这种“腾挪避让”增加了著作的可读性,从而让大学走出“象牙塔”,回归“人间”。

  其次,书中发现了许多新的史料,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若干线索。讲授西南联大等抗战中的中国大学,有多种方式,除了当事人回忆录和正襟危坐的校史,还有各种“故事”,如早年有鹿桥的《未央歌》、宗璞的《南渡记》等文学作品,有易社强的学术研究著作,也有类似于岳南《南渡北归》的记者文体,更有张曼苓那样的口述史。尽管作者对于那段历史熟稔在胸,对当事人也不乏同情与理解,却没有选择口述史这种形式,而是在旧报刊、旧文献上不遗余力,发现了两种重要的教育史料——《教育杂志》抗战四周年纪念号和《战时全国各大学鸟瞰》。

  再次,这部专著贯穿起了作者所关注的几个主要领域:文学、教育、都市、图像。在文学方面,关于西南联大旧体诗词的章节尤其令人瞩目。常言道“国家不幸诗家幸”,联大八年,除了留下了一批经典的学术著作之外,还诞生了许多令人称颂的旧体诗词写作。陈平原并没有执着于平仄格律的讨论,而是把这些诗词当作鲜活的历史研究史料,复原了它们诞生的外部历史场景。教育方面,本书别出心裁地以“师长”和“课堂讲授”为中心,可谓知人论世,声情并茂,尽可能地让读者充分想象并复原其课堂讲授的场景。图像方面,本书则一以贯之地坚持了作者经营“图文书”的做法。只是与以往的插图本专著不同,这本书中的图片,是集中排列于每一章的末尾,作为附录形式集中呈现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文风,这是一部中文系教授撰写的教育史。他所关注的是“大学的故事”,并且用优美的文笔娓娓道来。作者常说,自己撰写两类文体:一是体现学者本色的专业研究论文,二是抒发“压在纸背的心情”的随笔。本书所体现出来的文风,更像是这两类文体的有机结合,既是一种严谨的学术研究,又有随笔写作风格的滋润,不似当下许多科技论文的生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风。

  读罢本书,感到有意犹未尽之意,如本书中所援引的材料,大多来自文献,较少对当事人和当地风土的“深入访谈”和“田野调研”,不知能在何种程度上代表当时整个中国大学的风貌。但无论如何,这部著作也向我们展示了“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作为一个有魅力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思想话题,其“故事”与“传说”,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者不断“追忆”与“阐释”。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6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