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在途中,“寻美”比“求疵”更可贵(唐诗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14日10:18 来源:羊城晚报 唐诗人

  或许,对于批评文字而言,公众所津津乐道的,还是批判式的声音,那更具趣味,可以围观、嘲讽。在传播学上,也有理论指出,负面的新闻总是更讨公众喜欢,更有传播力。这种状况,虽然会形成文化负效应,但若由着它盛行,不加反思,负面可能会成为永远的负面。因此,反观李德南的最新评论文集《途中之镜》,会发现它特别可贵,这里面没有互掐的声音,他不谩骂、不诅咒,而是寻美,温和且专业,理性而独立。

  相比于那种求疵的批评,寻美的批评其实更检验一个评论家的专业能力,它不是以一种既成的观念去检验作品,不是环绕在作品外部的蛮横指责,而是必须深入文学作品内部,甚至深入作家的思想内部,然后再超拔出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分析评论作家作品的同时,一并呈现出自己的文学信念。这种批评有感悟、有同情、有对话、有发现、有信仰。但若与网络和媒体所热衷的对比起来,似乎也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它的声音更难扩展至公共领域。但李德南还是埋头做自己的批评,不过问公众的喜好。他的评论文章,细分缕析,对当下文学现象进行冷静思考,传达自己的观点,对同时代作品进行考察研究,书写出自己本真的理解和友情的发现。

  但是,也因为他的不跟时髦,而显得独立清醒,可以独抒己见。比如“非虚构”写作,近些年,“非虚构”写作非常盛行,似乎也成了公众比较看好的阅读取向。重视历史、过于关注现实的国人,很多是不喜欢虚构的,他们认为小说是虚构的、是假的,与现实有距离,骨子里不重视小说,认为那是小道者言。为此,有很多人以为,若要关注文学,同时又不离现实,读“非虚构”性质的文学作品,可以是两全其美。这种“讨巧”的观念其实很天真。李德南有文章就强调:“非虚构”文学是不可能的,他希望人们尽快从非虚构的神话幻觉中醒来。

  经过二十世纪后学理论的普及后,连历史都无法做到“非虚构”,文学又如何能够“非虚构”呢?时空的瞬变,视角、视野等等的约束,使得一切自称纪实的文字,甚或影像都无法真实还原某种现场。“非虚构”只能是一个新的关于“真实”的神话。所谓“真实”,它的价值并不在于原原本本,而在于人们应该相信怎样的“真实”,而这也就是“真实”在文学意义上的内涵。所以,文学走向非虚构不是一种发展,而是一种堕落。

  李德南这种见识和勇气更表现在他对同时代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发掘上。《途中之镜》里,更多的是他关于“70后”、“80后”作家作品的研究文章,仅就这种关注面而言,他也是特立独行的。在当下的评论界,年青的批评家普遍都喜欢吃“大螃蟹”,对年轻作家不敢或不屑评论。李德南当然也关注大家,比如史铁生、格非、刘震云,作为当代文学研究者,对他们的阅读和研究是必需的,但他的视野不限于此,而是努力拓展至同龄作家身上。在《途中之镜》里,他关注了吴文君、弋舟、王十月、马拉、高晓枫等“70后”作家,更关注了王威廉、郑小驴、蔡东、孙频、冯娜等“80后”青年作家。当下时代,被市场和潮流裹挟过后,其实还有很多“默默”的写作者,他们努力书写自身和时代,以一种既安然又焦虑的身份存在着,他们需要更多的批评家去关注。

  在众多文学“大人”的影子里,李德南敢于同他们对话,认为“80后”文学已不再是十多年前的状态了,而是一种分裂化、复杂化的状态,其内部景致远比由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们组成的“80后”文学面貌更为丰富驳杂。确实,如果真正去阅读众多“80后”青年作家的作品,会发现,他们是无法被同质化的。王威廉的“现代性”,郑小驴的“历史与现实”,蔡东对人性、人生困境的敏锐挖掘,孙频小说中的苍凉和幽暗……这些写作状态表明,“80后”文学面貌不再是十多年前的模样,不再单一,而是纷繁复杂、形态各异。为此,要认清“80后”文学的真实面貌,固守陈念已经不为人所信任了。而这种转变,在文学批评界,似乎主要是来自李德南的文学批评,当然,也来自于他所关注的青年作家们的文学实力。

  李德南以“途中之镜”来命名他的评论集,我感觉,这是他的谦虚,也是批评家极好的精神状态。我们每个人,不管年龄大小,也无论身份如何,对于文学和时代的观察,无不是属于一种“在途中”的状态,我们永远都无法信心十足地说自己把握了这一繁复而热闹的“同时代”。但是,作为文学批评家,我们却要有一种恒心,即保持关注现时代的恒心,这是一种永远保持“在途中”的精神状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