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70年后,重新认识那场纳粹大屠杀(汪舒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11日11:38 来源:解放日报 汪舒明
  《大屠杀:根源、历史与余波》  [美]戴维·M·克罗 著  张旭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大屠杀:根源、历史与余波》  [美]戴维·M·克罗 著  张旭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战以后西方世界和西方文明的演进,是在纳粹大屠杀的巨大阴影下进行的。围绕大屠杀持续、深入、全面地反思,成为西方学术界的一门“热学”,并成为推进西方文明进行内在调整、走向新生的重要动力。在西方,一些历史学家甚至将纳粹大屠杀视为当代西方世界和西方文明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并将20世纪命名为“大屠杀世纪”。

  西方关于纳粹大屠杀的研究非常深入,相关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对于试图在事后70年全面、系统地了解大屠杀历史及其影响的中国读者而言,戴维·M·克罗所著的《大屠杀:根源、历史与余波》无疑是一个颇有助益、尚难替代的选择。该书运用了大量鲜活的档案资料、回忆录、战后审判记录等材料,以流畅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笔触,全面展现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劫难发生的根源、过程以及事后的清算进程。该书既体现了作者数十年从事大屠杀教育和研究的积淀,也吸纳了西方学界对大屠杀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西方大屠杀研究的新高度。

  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之所以发生,既出于基督教世界历史悠久、应时翻新的反犹主义大环境,也源于一战后德国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大屠杀》一书自然不乏关于大屠杀起源的历史叙事,其内容包括前现代基督教世界的宗教性反犹偏见和憎恶,再到现代欧洲的种族性、政治性反犹主义等。不同于寻常的综合性大屠杀历史著作,该书以一整章的篇幅来解析希特勒的反犹主义,通过对这一关键人物的“反犹强迫症”微观考察,来展现那一时代德国乃至欧洲的种族主义毒素。希特勒人生早期阶段形成的对自身血统纯净性的病态担忧,正是他后来走上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的心理动因。

  对于纳粹大屠杀的历史,《大屠杀》一书在向读者提供高度完整的纳粹暴行演进过程的同时,也展现出自身的独特性。该书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它展现了大屠杀进程中施害者、受害者、胁从者、反对者、救助者等多种角色互动关联的立体、多元、平衡的历史图景。

  较早期的综合性大屠杀历史著作主要提供关于“施害者-受害者”之间“迫害暴行-受害劫难”之间的视角,且其中的受害者主要集中于犹太人,形成一种扁平化的历史叙事。阿伦特等少数学者关于一些犹太社团领导人在大屠杀进程中与纳粹合作,从而导致灭绝进程更加顺利的早期论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政治不正确”的话语而受排斥。关于大屠杀“独特论”的强势话语,在强调纳粹大屠杀在历史上独一无二、不可比拟的同时,主要偏重和强调犹太人在大屠杀中“无与伦比”的苦难,吉卜赛人等其他群体遭受的劫难则长期受到忽视。

  而《大屠杀》一书在重点描述犹太人受难的同时,并未回避大屠杀期间犹太社团领导人在危险重重的处境下进行多元选择,及其内在的道德困境。它也没有忽略吉卜赛人、残疾人群体、同性恋者等所遭受的劫难。实际上,纳粹早期的“安乐死”和强制绝育等手段,主要对象正是这些不幸的群体,然后才逐渐扩展到犹太人。在战后,幸存的吉卜赛人遭受的苦难与犹太人相比,只有过之而不及。此外,该书还以可观的篇幅描述了许多纳粹占领区以及纳粹盟国对暴行的胁从行为,部分中立国政府、“国际义人”以及许多普通民众对犹太人的救助义举,华沙等地一些犹太人的起义,等等。对于“国际义人”冒着极大风险救助犹太人的感人事迹,作者颇费了不少笔墨,如抗命救助犹太人而潦倒贫困的葡萄牙外交官索萨·门德斯,为救助犹太人而被打断脊椎的波兰修女等等。

  欧洲中立国在大屠杀中的不同角色始终是充满争议的话题,也是20世纪末期以来大屠杀历史罪责清算的一个重要部分。作者在书中分别对不同国家的功过是非进行了比较全面客观的论析,其中包括瑞典政府积极救助犹太人的义举,梵蒂冈所谓的“道德中立”,瑞士借“中立”与纳粹合作并从中大肆谋利等。关于瑞士在大屠杀中的不当获益,书中还延及冷战结束后美国犹太组织借助美国政府开展的对瑞士银行业的追偿行动。关于天主教和梵蒂冈,作者在温和地批评了教皇庇护十二世在大屠杀期间“外交家”式的“道德中立”的同时,也以较大的篇幅描述了许多天主教徒和神职人员对难民的救助行为。

  一提及大屠杀,人们自然想起奥斯维辛集中营和焚尸炉。这固然是大屠杀最有代表性的一幕。但《大屠杀》 一书还向读者展示了大屠杀进程中暴虐和迫害手段不断升级的进程:从早期运用于吉卜赛人及所谓“遗传病患者”等群体的“强制绝育”和“安乐死项目”,升级为对多个群体实施大规模集体屠杀的“T-4”成人安乐死项目,再到在波兰等地创设“总督府”开展种族灭绝的实验,以及在集中营通过高效毒气室实施“最后解决”。科学、实验、安乐死、总督府等等,看起来多么“文明”的字眼,却都成了种族灭绝和集体屠杀的代名词。

  幸存者的安置和战后犹太民族的新生也是大屠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色列的建立和崛起经常被视为犹太民族对大屠杀的回应。而《大屠杀》一书除了论述战后难民安置,还重点回顾了战后西方盟国、以色列和欧洲各国对战争罪的调查、审判,以及德国对历史罪责的态度。以色列对铭记大屠杀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纳粹逃犯长期坚持追捕,是历史罪责清算的重要内容。西蒙·维森塔尔追踪艾希曼等纳粹逃犯行踪,审判艾希曼的影响及其引发的争议等事迹,更是其中重彩浓墨着笔的历史篇章。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国际所副研究员、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