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人生至理 笔下波澜(江长胜)

——读《石英人性文化随笔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11日10:33 来源:中国艺术报 江长胜

  这部“随笔选”写到的人数以百计,古今中外都有,帝王将相、历史名人、文艺巨星和普通老百姓,都是文章中的角色。石英无论从哪个角度、哪种层次来写这些人和事,都会带着那个时代的具体个人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理解,使其构成多棱投射,让人看到相应的历史角落和其人物的各个层面,进入到事物的核心和本质,引人入胜,启人多思。

  31万字的《石英人性文化随笔选》 (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相对于以前出版的《石英美文选》等40余部散文作品集,无疑是一个突出的新格局。其中包含9辑101篇作品,尽管涉及历史、人物、哲思、心迹、山川、艺文、地理、生态等多方面多层次内容,却都或隐或显地围绕人性探索这个核心命题进行挖掘和展开,体现了作者对人的本性特别是善恶问题的分析和深思,构成了系统性的相互依存组合,给人以人生至理、笔下波澜的震撼和回味。

  石英善于在作品中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微妙之处,高扬浩然正气,批判丑类行径,阐述人生哲理,给人以知识和智慧。对于中华文明历史,常用的说法是五千年,而近三十年的考古和研究发现,应该是八千年甚至更久远。这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优异于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原因之一。这种历史文化的客观性,给包括石英在内的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驰骋的疆域。石英与别的作家的区别在于,他善于从人性的角度去观照和开掘,不断取得新的收获,这些收获既在客观史实之中,又常在人的意料之外,给人以启迪。他在刘项相争的最后决战之役的场地——今安徽省灵璧垓下怀古,不是在赏玩风景,而是在追索一种深刻沉厚的历史感觉,他发现“这里也许没有产生过什么剧种,却是华夏著名的大舞台之一……韩信威风凛凛的令旗,伴着张良绝版的箫声,变奏出一曲《十面埋伏》,至今在音乐舞台上仍盛演不衰。 ” ( 《感觉中的垓下》 )使他感悟最深的是, “有时最辉煌恰恰是最晦暗! ”一部宏大而复杂的楚汉相争史,被他分析和概括成令人惊醒的文字:“虽说作为四百年炎汉是皇朝风光的起点,但作为垓下决战的主帅淮阴侯韩信而言,其命运已提前透支。所以,表面的胜者韩信和败者项羽谁都不是真正的赢家。 ” (同上)不仅是作家写这类随笔,而且对于读者来说,如果没有相应的学养,也是难以抵达文章胜境的。这部“随笔选”写到的人数以百计,古今中外都有,帝王将相、历史名人、文艺巨星和普通老百姓,都是文章中的角色。石英无论从哪个角度、哪种层次来写这些人和事,都会带着那个时代的具体个人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理解,使其构成多棱投射,让人看到相应的历史角落和其人物的各个层面,进入到事物的核心和本质,引人入胜,启人多思。

  说这部“随笔选”是石英散文创作的新格局的又一个原因,是他在文笔上有了新的发展。一是注重写出对人的本性尤其是善恶问题的体会和领悟。这是创作方法问题,但又不仅是方法问题。方法与格局是不能分开的,是互为因果的。强调前者,就是强调创作的个性化,独特化,满足读者求新的需要。强调后者,是因为不同学养、阅历、胆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作家,在同一个客体事物面前体悟到的东西是有很大差别的。他在《 “坏皇帝”的另一面》里,抽丝剥茧式地分析了秦始皇、秦二世胡亥、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明朝的朱厚照等皇帝之后,体悟到“所谓的好皇帝与坏皇帝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后世人的感觉,而不乏随意的倾向……历史上的腐败并不一定决定当世而亡。其中包含多方面的主观和客观乃至气数方面的因素。 ”他的创作方法,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他的认识,是通过恰当的方法表现出来的。二是在文章结构上注重选题和紧凑,有完整的艺术构思,可读性和文学性相结合。如《又逢甲申》 《历史的重合与基因的弱化》 《中国古代思想家是寂寞的》 《两颗文星的命运》《再谈人之善恶本性》 《 “报应”解读》《小河沟也翻船》 《心情乃养生之魂》《清气·雄风》等,其题义和严整的文字,不仅吸引人一口气读完,而且有再次阅读的欲望。这些随笔有很重的内容分量,与那些写鸡毛蒜皮之类的文字有着本质的区别。三是在语言上注重精炼和流畅,语义波澜起伏,语势收放有方。“随笔选”中有许多篇,给人境到、意到、语言精美之感。他写诸葛亮:“他的手,作为一介村夫,既能收获金谷万斛;作为主帅,也能收获千里捷音。 ” ( 《琅琊阳都诸葛亮》 )这种虚实结合、时空交错的手法,不仅深入浅出,而且收到启人联想的互动效果。这既是大白话,人人皆懂,又是诗的语言,精炼而耐人回味。他写辛弃疾:“于是,箭在壶中,而词在心中,箭与词同时飞出,穿透了公元12世纪一半是金一半是南宋的苍茫大地。在这之前,有在东京被攻破押送北上的奴隶君臣的哀哀之声;在这以后,又有稼轩飞将军的铁骑渡江南进,投奔大宋。两种姿态,相逆而行。 ” ( 《历城辛弃疾》 )这是细节,也是意象;这是描写,也是概括;这是形象,也是议论;这是叙事,也是抒情;这是博大的画面,也是立体的宏大交响。他的语言优势,展现了集散文家、小说家、诗人、评论家于一身的气质。四是在角度的选取上,不拘一格,从自己的感受和掌握的内容及其主题思想而定。有侧面的,也有正面的,有以小写大的,也有以大写小的……这种灵活性,使“随笔选”的文章多姿多彩和意趣横生,而不是一种模子浇铸出的批量生产件。五是坚持叙事与说理的有机结合,做到所叙之事不冗长,不琐碎,所说之理精当警世,写出历史的、现实的、独特的文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