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写作是长年累月的自处之道(高中梅)

——读陈丹青笔录《木心谈木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10日11:00 来源:石家庄日报 高中梅

  诗人、画家、学者木心先生,生前长期旅居纽约。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十来个不算年轻的年轻人,围坐在木心旁边,听他讲了五年的世界文学史。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木心身上,而地上摆着碗碟、杯盏,可能还有可口可乐和啤酒。这样的情形令人着迷,它来自于一张黑白照片,而照片出自《木心谈木心》这本书。听课人中间,有一位众人较为熟悉的名人,叫陈丹青。

  这本《木心谈木心》,是《文学回忆录》的补遗。2013年初,陈丹青依据五本听课笔记,出版了《文学回忆录》,让更多人了解一个文章与画作之外,相对“私人”的木心。鲜为人知的是,在历时五年的课程中,木心还曾应听课者的再三恳请,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自己的文学写作。木心当初是即兴讲话,没有讲稿,涉及《塔下读书处》《九月初九》《明天不散步了》《哥伦比亚的倒影》等14篇作品,其全部内容,都包含在陈丹青的原始笔记中。这九堂课,被陈丹青称为“私房话里的私房话”,是木心少有地谈论自己和自己的所思所著。

  陈丹青在“后记”里坦承,2013年之所以没把木心谈木心作品的内容同出,是担心“老人的担心”——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如今回头看,这份担心倒是全无必要。木心谈自己的作品,每多自承读读写写的“秘方”,比方他讲解《塔下读书处》,“我家后园的门一开,便望见高高的寿胜塔……”事实是“这塔离我家还有一段路。不可想象的:哪有一打开后门就是高塔?大家写作不要太老实”。每读到这类解密之语,心中总荡然欢喜。也可想见木心先生的好耐性,自设的谜面自解,多少是显得很无趣的,但对听者来说,那价值就非同小可,同时也照见出一些当代作家的浅薄来。

  木心认为写作是快乐的,醉心于写作的人,是个抵赖不了的享乐主义者。在他心中,这好比画画、跳舞,如果你跳舞、画画很痛苦,那你的跳法、画法大有问题。他写作的快感,是他长年累月的自处之道,是与自己没完没了的对话、论辩、商量、反目。他的自赏与自嘲好比手心翻转,他对自己的俯瞰与仲裁,接踵而至。当他谈罢《S·巴哈的咳嗽曲》的写作,这样说道:“好久不读这篇。今天读读,这小子还可以。”因为在他眼里,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条件是“诚”,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热诚。如果不花这么多时间写作,他会去骑马、弹钢琴、烹调川菜,去西班牙看斗牛;午睡。而这些——其实都是为夜间写作投资。

  木心还告诉陈丹青他们,访谈也可以是一种创作。他把每一个问题都看做一个小文章,全部的问题又当做一个大文章来结构:开头要破,中间承转,末了一定要转,把境界拔高。例如,回答台湾《联合报》的二十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作品畅销与否的看法。对此,木心说:“成名与成功很难兼得,通常是两回事,成名不一定成功,成功不就此成名。”然后转个弯,畅销书的结果:“一时成起来的大名,缩小了,没了。”最后,木心指出:“畅销书标示着那个畅销范围的文化水准,一般都着眼于谁写了畅销书,其实问题不在作者而在读者。”表面看,木心讲得很俏皮,但是这俏皮是真话是扎实。

  木心是一个示范性作家,他教我们怎么来读书。他像分析别人作品一样分析自己的作品,细致到一个字、一句话都讲得清清楚楚。木心读了大量东西,读完还能充分消化为自己的东西,这从木心对自己作品的解读得以窥见。木心追求的是一种简约之美,反对华丽、滥情、炫耀,厌恶粗俗。他曾说:“我的祖先在绍兴,我能讲一口绍兴话。我的精神传统在古希腊,在意大利,在达·芬奇。所以我说我是绍兴希腊人。”现在看来,“绍兴希腊人”绝非木心开玩笑,而是最好的介绍,木心所说的绍兴是有风骨的江南,鲁迅的那种风骨。

  在我看来,《木心谈木心》有着一种少见的味道,这种味道包含了一种非常古典的、私下的、传承式的言谈。带有历史感,而这种历史感是现在年轻人体会不到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