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我为什么钟情杨万里——《杨万里传》创作略谈(聂冷)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02日09:48 来源:中国作家网 聂 冷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头。”“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绿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和所有的中国读书人一样,都是读着杨万里这些脍炙人口的小诗长大的。 可以说,能够像杨万里这样把大自然的神韵凝聚于毫端,从而使笔下的诗情画意沁入历代读者心脾的,在整个宋代,没有第二个。甚至可以说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 杨万里也是师法自然、追求神韵取得成就最高的“先锋”诗人之一。况且,杨万里是我们江西的乡贤,笔者作为一名江西籍作家,为这位曾一度被论者“看扁”了的 伟大诗人正名更是一份义不容辞的天职。因此当中国作协宣布启动《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大型丛书工程时,我便积极投书申报撰写其中的《杨万里传》。

  撰写《杨万里传》的主要难度是研读诗文史料。杨万里自身的诗文即有133卷220多万字,与杨万里有关的文坛前辈和同时代文朋诗友的诗文数量更 为浩繁;加上杨万里还是在南宋政治上非常有作为的一位理论家和实干家,要全面准确地摸清他的政治理念和作为,还必须遍读《宋史》及前人的有关评述和野史笔 记等等。与一般阅读不同的是,此番的研读,尤其是对杨万里本人及其文朋诗友的相关著作,都必须字字句句深究细审,包括对其写作背景以及言外之意,都须务求 清明透彻。因此,笔者先后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研读了近千万字的文献史料,才算真正把握了杨万里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命脉。而写作的时间却总共不过用了三个多 月。

  通过这番努力,总算是推出了一个笔者自认为全面、清晰、真切而深刻的、生动活泼的杨万里形象。尤其是于杨万里身后,首次比较彻底地理清了他与其 朝廷当局者及同时代文朋诗友,特别是与陆游的相互关系。笔者坚决摒弃了曾盛行于某一时期的“扬李抑杜”式的人物品评法;而只是找出大量过去曾一度被埋没的 历史事实,完全客观地证明了杨万里在文学史上的总体地位不仅不低于陆游,而且在诗歌艺术的创新方面,以及在政治理论与实践中,某方面贡献比陆游更杰出;而 其品行节操更是南宋文坛上无人能比。这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一时期人们对杨万里诗文的误读和对其本人的误解;同时,也有利于人们更为全面正确地认识 陆游等同时代伟大诗人。

  比较欣慰的是,拙稿同时获得了史学和文学两位审稿专家的一致认可,终于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这次要求特别严格的创作任务。惟愿它能为弘扬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发挥一点有益的作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