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打开诗歌创作新时空(李少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01日10:44 来源: 人民日报 李少君

  《诗刊》主办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采风创作计划,自今年启动,每年选择一到两个“一带一路”路线图里的重点区域进行采风创作,倡导到现实生活中、到时代潮流中汲取创作灵感,开阔题材视野,创新美学风格,探索出一条现实关怀与艺术想象、审美创作相结合的道路。这一计划已被列入中国作协重点支持的长期创作计划。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一带一路”,既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继承,又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基础,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新型合作交流模式。这一战略的实施,必然给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也必然会凝聚新的奋斗力量和时代精神。如何捕捉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又如何把新的时代精神锤炼和表达出来,这给当代诗歌创作介入现实、融入时代潮流提出了一种可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采风创作计划的缘起。

  首次采风活动选择在江苏太仓浏河镇,浏河即历史上记载的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刘家港。这是一次以海洋的发现为主题的创作采风。重新认识和发展海洋,不仅是政治、经济层面的迫切需要,也是文化甚至文艺创作的一个支点。在中国诗歌史上,以海洋为题材的诗歌寥寥可数,虽然唐代就有诗人写到南海(彼时南海被称为“涨海”),如权德舆的“戈船航涨海,旌斾卷炎云”,沈佺期的“北斗崇山挂,南风涨海牵”,也有诗人写到海上风光,如刘禹锡的“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但关于海洋的名作佳篇仍是稀少,人们口耳相传的也只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等零星几首。当代诗歌如何回应海洋时代,如何打开创作视野,发掘海洋与人在这个时代的紧密联系,并以诗意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浏河采风期间诗人们热议的焦点。

  “一带一路”战略,对文化而言,提出了一个“空间”问题。历史地看,诗歌艺术的繁荣与地理世界的打开有着一种隐秘的相互激发的关系。最典型的是唐代的边塞诗。在某种意义上,边塞诗才是盛唐的美学象征,因为边塞诗创造和树立了一个个积极的、开放的、开拓进取又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美学形象,比如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等,无不传诵至今。在唐代,写边塞诗是一种时代风气,几乎每个诗人都写过,甚至那些没去过边塞的人也写边塞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因为,这是重大国家战略、社会历史引导出来的风气,到西域去建功立业,“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是当时读书人和有志之士的共同心声。

  当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涵盖范围包括世界上最广阔的大陆、海洋,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44亿人口,涉及多种语言、不同的文明文化、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当代诗人来说,这是汉语诗歌的新领域,里面蕴藏的丰厚资源,值得大力开采、深耕细作。

  这些年来,汉语诗歌界将太多的目光投向欧美,对近邻的诗歌反而较少关注,对中亚、东南亚以及非洲的当代诗歌,介绍得既不及时也缺乏系统的翻译计划。我们心目中的“国际诗歌”,似乎总来自那几个欧美国家,所谓的“世界视野”存在相当程度的偏狭。对于诗歌阅读和创作来说,其实还有广阔的疆域未得到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就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文学版图。当代汉语诗人应该在确立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广泛学习、吸取、包容,将对现实的观照与对未来的想象以及追求理想的实践相互融会,将诗歌创作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进行美的开疆拓土,进行美的自由创造,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诗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