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专业批评的批评(卓今)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01日10:44 来源:人民日报 卓 今
 漫画    徐鹏飞 漫画   徐鹏飞

  专业文学批评的革新不仅是理论、方法的完善问题,还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关注文学现场、主动介入文学对话的批评态度的转变问题

  佶屈聱牙是今天专业领域文学批评的一大病症。文学批评的学术化、科研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它发挥的社会功效却没有与日俱增,相反,竟因为面目刻板而让读者敬而远之。

  众所周知,传统的生动活泼的批评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暗藏品质下滑、内涵稀薄的危机,当时的“学院派”适时转变,引入“西式论文”的方法,强调批评的科学化、逻辑化和思辨性,使得文学批评凭借深度和洞见重新立了起来。在学院考核评价机制的配合下,“西式论文”一时成为文学批评的圭臬,至今仍是文学批评写作的主流风尚。然而,文学毕竟不同于科学,科学可以通过严格的实证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无限接近真相,但在文学作品丰富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的经验和常识、复杂的内心情感面前,科学的理性常常显得无能为力。再加上,很长时间以来“西式论文”并没有紧跟文学现场、根据文学的演进来发展自身批评理论,而是越来越成为一种比拼理论储备的语言游戏,把鲜活复杂的文学框定在刻板的教条里,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僵化的“学报体”和“新八股”现象。

  正是在这种现实下,对革新专业文学批评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这呼声很多都来自专业的文学批评家本身。显然,当下文学批评需要的是一次比上世纪90年代“学院派”更复杂、更系统的范式转变,而转变的途径不在别处,要从丰富的本土经验和世界资源里寻找。一方面,我们需要吸纳西方文学批评冷静的审视眼光,以此树立批评者的公正立场,需要吸收西方文艺理论丰富的资源,以此拓宽我们认识文学的视野和角度;但另一方面,我们更迫切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汲取养分,重拾文学批评与文学现场生动对话的能力,把提升文学批评和发展我们的文学理论、美学理论结合起来。

  中国传统的诗话、评点等文学批评方法,讲求辞章,注重形式美感和生命体验。批评家与读者、作者之间建立起亲近、贴切、真挚的情感,因而批评更注重随感式的文本细读,注重“心领神会”,从中能够鲜明地感受到,好的批评方法都是从生命感悟和文化经验里生长出来的,文学批评同文学创作一样有生命力。这些都是今天文学批评可以借鉴的地方。然而,传统批评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比如,往往停留在批评文体的原始形态,过于感性、直观,缺乏整体把握和系统性,在功能上往往无法有力阐释现代作品丰富复杂的精神和结构。

  全面来看,简单继承传统和复制西式方法都难以满足复杂的现实需要。新的文学批评方法的构建应该以中国传统美学为基础,以当代文学现场为标的,借鉴西方文学研究的优秀成果,追求一种理性与感性兼备不废的新文体。事实上,很多批评家已经开始尝试这种变革,而且不仅仅是上述理论、方法上的融会与完善,还向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关注文学现场、主动介入文学对话的批评态度进行转变。

  转变批评态度首要的一点是,批评家自己必须走出象牙塔,对社会人生有更多关注。文学是人学,文学文本包含了人类的复杂情感和智性创造,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社会认知打底,批评家的文本把握能力和阐释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在批评过程中难免会语言苍白,言之无物。

  其次,要培养批评的原创意识。在充分利用本土经验和借鉴西方资源的前提下,打通学科壁垒,吸收其他学科的优长,积极更新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比如,今天我们剖析文学作品的抓手已经不仅是作为个案的文本和作为主题的社会意识形态了,还包括一个更复杂的对象,那就是与文学多元共生的“生态关系”——文学在什么样的文化生态里被创作、被阅读、被传播,文学作品市场接受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精神土壤和思想氛围,这些都可以而且应该在文学批评的关注视野之内。

  再次,要重树文学批评家的责任感。文学批评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质,进行有质量的评鉴和推介,帮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作品中找到合适的阅读对象,也使作家从中获得创作上的启示。无论何时这都是一件极富挑战的工作,它需要灵敏的嗅觉、快速反应的大脑,更需要革新旧制,在精神上保持独立的勇气,一方面遵循社会、行业规约,另一方面还要跳出规约,勇于挑战和颠覆。而对于今天的文学现实来说,挑战的勇气甚至比挑战的能力还要重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