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血脉偾张的抢救 无比深情的呼喊(郭建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31日09:3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郭建勋

  生活在我们这个以标新立异和时髦为荣的汹涌澎湃的现代化时代,那些曾经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血液的古老的民俗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甚至早已悄然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说到“傩”,也许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根本不清楚这个字究竟怎么读,更不要说其包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但在远古时代,傩却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息息相关。如作为傩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傩戏,更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前1600年)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 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而在先秦时期,傩已衍生出既用来娱神,又用来娱人的巫歌傩舞。傩戏的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坛、开洞、闭坛。开坛和闭坛是迎神 送神的法事,打开洞门后就演出傩戏剧目。在医学落后的古代社会,迷信的乡人遇上一病两痛、三灾六难,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人的身体自身出了问题,或者是因 为大自然的变化所造成的灾难,而误以为是由于鬼神在作祟。他们在无比的恐慌中请求神灵的庇护,并虔诚地许下傩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傩戏与其他戏的区别就 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一种供人娱乐的表演活动,而是带有浓厚的宗教性质。表演傩戏的傩戏班子并非仅仅只是为了演出,他们往往都是应主人之邀,在表演傩戏的同 时,一边进行法事。傩戏曾经广泛流行于四川、贵州和安徽的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的一些山区。

  对于日渐消逝的傩文化,生于素有“傩文化之乡美誉”的安徽贵池作家阮德胜可谓忧心如焚。为了抢救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有关傩文化资料 进行了大量阅读和深入的研究,并对故乡池州的傩文化进行了反复的实地调查之后,他决心为故乡写一本再现傩文化的厚重之书,这就是其倾情创作的40万字的长 篇小说《傩神》。可以说,《傩神》的创作,既体现出了阮德胜作为一个优秀作家良好的学术素养,又体现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小说以88岁的主人公傩傩的人 生经历,再现了其与傩文化息息相关、生死相依的不解之缘。在池州,流行着这样一则民谚:“戴上脸子是神,摘下脸子是人。”而傩戏的演出,大多是靠戴着面具 来表演的。这些面具采用狞戾与异状变形的方法,为的是增加一种难以言状的神秘感,在对疫鬼产生巨大威慑力的同时,又给人一种审美的享受,从而让乡民在心中 产生一种愉悦的快感。那些戴上面具的表演者,仿佛就像是在与神进行对话,他们在连接上下古今和人与神的同时,以傩戏的形式,虔诚地为乡人们祈福禳灾。在阅 读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弥漫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浓郁的傩文化气息,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傩文化与池州人的血脉交融史。是傩文化养育和塑造了千百年来的池州 人。傩文化对于池州人,就像是血液对于人体,虽然我们看不见血液在一个人的身上流动,但它却无时无刻不流动在其身体里。

  在写作技巧上,作家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叙述的“双线叙事”手法,将一段漫长的历史栩栩如生地再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使我们对贵池傩的前 世今生历历在目,犹如身临其境。那些有血有泪,有哭有笑,与傩有关的活生生的故事,始终和池州乡民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并且确乎就像是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文革”时期,与傩有关的活动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傩文化的继承甚至面临着灭顶之灾,村民们只能演出《沙家浜》和《白毛女》之类的样板戏。在排练 《白毛女》时,红旗大队扮演喜儿的演员在第二场,“喜儿”在黄家受尽凌辱,激怒地唱着《鞭抽我,锥刺我》时,却不经意将傩戏中的《孟姜女寻夫》的唱词唱进 了《白毛女》中。现场观摩排练的“老丝瓜”局长顿时大怒,表示要立即向县革委会报告。在这种极左思想之下,当天晚上,连续两次唱错革命样板戏《白毛女》的 演员梁腊梅,就被民兵营长芬爱国送到了光华人民公社。在“老丝瓜”局长这样的人看来,傩戏的确就是鬼戏,完全应该彻底废除。但对深受傩文化熏陶的池州乡民 们来说,傩文化尤其是傩戏早已深入到他们的骨髓和血液之中,哪怕是在动辄因言获罪的年月里,在彩排样板戏的过程中,傩戏的唱词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一不小心 就从演唱者的口中吟唱出来。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办傩仪、跳傩舞、唱傩戏等一系列有关傩文化的民俗文化活动,自始至终都贯穿于作家有血有肉的生动描述之中。令人感到忧虑的 是,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文化正面临着逐渐灭绝的威胁。懂得傩文化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因此,小说中的老王头在收集整理傩文化时,对曾经 遭受过迫害的傩文化的活化石和传承人傩傩深有感触地说:“傩戏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艺术瑰宝,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传下去啊!”正因如此,抢救傩文化,业已成 为皖南秋浦青峰山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青峰山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近乎奄奄一息的傩文化,又重新焕发出了绚烂的光芒。

  总之,阮德胜的长篇小说《傩神》可以称之为是一部中国民俗文化的风俗史。透过小说主人公傩傩,及其父亲、姑姑和女儿三代人与傩的不同命运的纠 结,立体地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种越来越鲜为人知的民俗文化。 阮德胜的小说,事实上就是在用艺术的方式,对其无比热爱的傩文化进行血脉偾张的抢救和无比深情的呼喊。小说中那些为傩文化的发扬光大劳心费力,奔走相告的 青峰山人,形象地注解了中华民俗文化中“人即神、神即人”的文化之源,以及青峰山人在日常生活中与傩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阮德胜的小说,既 是一种可贵的艺术探索,又是当代长篇小说可喜的收获。

  (《傩神》,阮德胜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