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探寻中国文化密码(刘绪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27日07:50 来源:甘肃日报 刘绪源

  最近,我编了一本集子,将自己历年所写关于前辈文化人的文章,收在了一起。书名起得有点“炫”——《前辈们的秘密》,其实一点也不“八卦”。我要说的,一是对于这些可敬的前辈的所见和所思,因属“私见”,故如此称;二是想通过他们谈谈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亦即探寻中国文化密码。

  书分上下两辑,上辑以记叙、回忆为主,但也努力写出自己的知和思,其中涉及的人物有张中行、施蛰存、王元化、黎澍、舒芜、黄裳、曾卓、金性尧、冒舒湮、唐振常、吴小如、来新夏、谷林、辛丰年、范用、欧阳文林、梅朵等。下辑仍有记叙成分,却以知和思为主,带有更多研究的性质。之所以采用这样的编法,正是为了将对于人物的回忆和分析,引向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探讨。

  从李泽厚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中,我读出,中国文化有两个重要特色:在认识论层面,中国更强调“常识”;在存在论层面,中国更强调“日常”。前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生存的智慧”;后者体现了中国人的“乐生”,热衷于“生生不息”,热爱普通日常生活。我有一个奇怪的发现,即李泽厚先生不太喜欢的两个作家——周作人和张爱玲,正好处处体现了他所阐述的这些特色。所以本书下辑,主要就是围绕李泽厚与周作人、张爱玲这三位来编的,当然由于他们,又牵出了俞平伯、钱钟书、何炳棣等前辈学人。

  “五四”以后的大批新文化人,其中最出色者,好多是由西方名校培养的,他们已是严格意义上的“专家”了,但他们并不满足于一份专家的工作,更不可能满足于一般专家的水平,他们以独到的深度见长,其趣味、爱好和专长又往往是多方面的,此正合龚自珍所谓“从来才大人,面目不专一”。所以,也有学人(如徐建融教授)称这种跨行业的钻研精神为“非职业化的专业精神”。此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谈中国文化时,须得强调“专家之上”,因专家之下的文人,在中国就太多了,其中有很多仅是消费性的存在,吟风弄月,自得其乐,没有多少创造性,也没有社会和文化的责任感。收入本书的大部分文章,所写的都可说是“专家之上的文人”。

  有认为西式专家与中国文人间难以通约的,有对“文人”提法表示怀疑的,海外的朋友则多认为国外也有钱钟书那样的通人,所以这未必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对此,我想再多说几句。

  确实,西方也有“通人”,有横跨诸多领域并勤于撰著的“文人”(譬如写《世界文明史》的博学的威尔·杜兰);在文艺复兴时期,这样的人物更多,也更耀眼。但我以为,这跟中国的情况还是不同,只在中国这才成为一种带根本性的文化特征。古代中国时而统一时而分裂,何以“中国”的观念始终得以维系?许倬云先生在《华夏论述》一书《自序》中提出,有三种力量使然:经济网络,政治精英,书写文字。他认为,这三个因素互相沟通,才使“中国人”有了共同的归属感。我们不难发现,除“经济网络”外,后两点,就都与我们说的“文人”直接相关。他还提到,中国社会在春秋战国后所发生的变化是:“从属人的族群,转变为属地的地缘共同体。乡党邻里成为个人的主要归属。”在这样的社会中,精英、大族、士绅乃以“儒家知识分子为主体,他们对于地方的舆论和意识形态,当然更有强大的影响力”。“社会力量和文化力量密切结合,又具有经济的优势,文化的精英成为实质的‘贵族’。”这一阶层的巨大存在,左右着中国历史的发展:郡县大族相互支持,有时足以抵制中央的力量,这就成为分裂的原因;但同样是他们,使中国始终有文化认同的力量,从而在分裂时代又起到重新整合的作用。从这里,贵族-文人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特殊重要性,已不难看出。他认为,儒生-士绅-文人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地位甚至可跨越政权,居于政权力量之上。且中国自上古起就有“重文”传统,古代士绅、文士的思想声望之流播,主要靠其诗文(也辅以字画),“刻一部稿”往往成为终身追求,这追求有时更高于事功。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到了现代,即使“专家化”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专家之上的文人”将仍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渴求,同时,它也将成为一种保持中国自身文化特性的可能。从本书所涉及的这些文化精英身上,我们将不难看到这种“渴求”和这种“可能”的同时存在。

  总而言之,我之所谓“文人”,是包括学人在内的一种统称,它的对立面,应是那种以西方式的职业化为最高事业追求的所谓“专家”。据此,我以为,常识、日常、专家之上的文人,此三者,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密码了。

  (《前辈们的秘密》,刘绪源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