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以笔作枪 她是“武将军”他是战地作家(李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26日08:11 来源:山西日报  李遇
山西各界慰问绥远抗敌将士代表团宣传队 图片来自太原市档案馆山西各界慰问绥远抗敌将士代表团宣传队 图片来自太原市档案馆
抗战时期,在山西出版的宣传抗日的文艺作品抗战时期,在山西出版的宣传抗日的文艺作品
图片来自太原市档案馆

  引子

  这是抗战中两位知识分子在山西的经历,国破山河在,文化的延续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根基。面对这一场全民族的抗战,是投身战斗,还是纸上谈兵?知识分子将如何抉择?

  她19岁步入文坛,24岁写出《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一时,去延安时,已经算是个年轻的“老作家”了。作为第一个去陕北苏区的著名作家,她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欢迎。此事在国内曾引起很大反响。毛泽东还特意为主动去当红军的她写了首词:“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也是毛泽东唯一为作家写的一首词。

  她就是丁玲。1937年8月12日,由作家和记者等文化人组成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33岁的丁玲担任团长。九、十月间,丁玲渡过黄河,从延安来到山西。

  因为抗战爆发,他高小辍学,回家务农。在文盲率百分之九十多的旧中国,高小未毕业也算是读书人了。读书人自然有读书人的抱负,他和母亲说要去抗日。开始母亲不同意,后来听人说,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留在家乡未必安全,想来想去,母亲答应了他的要求。

  1938年春,15岁的孝义小伙马烽报名参加了抗日战争第二战区随营学校。这所学校,招收的大多是像马烽这样的青年学生,目的是把他们培养成有知识的抗日军人。

  A 新角色新生活

  丁玲的才华是不消说的,然而做管理、当领导,对丁玲还是第一次,她有点儿畏难。不过组织的决定,党员必须服从。10月1日,丁玲率领30余人踏上山西的土地。丁玲他们所领受的任务,就是用大众化的形式,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扩大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政治影响,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丁玲在日记里写道:“当一个伟大任务站在你面前的时候,应该忘去自己的渺小。不要怕群众,不要怕群众知道你的弱点。要到群众中去学习,要在群众的监视之下纠正那致命的缺点。”

  于是,完全不同于那个十里洋场中的著名女作家。她后来的丈夫、西战团宣传股长陈明第一次见到的丁玲,是个“绑着裹腿,穿着军装,扎着一根皮带,和大家一样”的八路军干部,以至于没留下什么印象。后来在工作中接触得多了,他才发现了丁玲对人对事都很热情,也愿意听取大家的意见,从善如流。

  马烽,也正在从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一个革命军人。评论家杨占平说:“军队生活中,严明的组织纪律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并对他性格特点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

  在队伍里,一次偶然的机会,马烽的艺术才能被大家发现,当上了文艺兵。这里说的艺术才能不是文学,是美术。有一次,部队举行墙报比赛,马烽和战友排的墙报被他不小心弄花。时间紧急,马烽赶紧从一本刊物上找了一幅版画仿着画了上去。没想到,这样匆忙的作品却获了奖,于是部队领导把马烽当成美术人才来培养,调进了宣传队。

  这个阴差阳错的误会一直持续到1942年。

  马烽在宣传队里做着美术工作,但心里却一直放不下文学梦。他大量阅读文学书籍,勤奋写作练笔,向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前进着。

  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春,马烽、孙谦、李束为所在的黄河剧社,与西戎、胡正所在的吕梁剧社,都在晋西北山区一带打游击,因同属决死二纵队,所以两个剧社合并为吕梁剧社。文学“山药蛋派”五位主将“西、李、马、胡、孙”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当时只有马烽不搞文学创作。

  B 军队生活让他们成长

  丁玲身为著名作家,所接触的人也以知识分子居多,“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说起来是一句话,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西战团的任务是在群众中搞宣传,发动群众的力量,但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组成的团体,前提任务反而是要先教育自己。这样的教育,也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完成,尽管工作之艰苦远非丁玲之前所预计。

  西战团随着部队的脚步转战各县,部队宿营,他们的工作却才真正开始。他们要搭台唱戏,卸台装箱,完了还要开会研究第二天演什么。丁玲说,为了躲避飞机轰炸,昼伏夜出,曾经有一次跟着部队连翻了17座山头。到最后,壕沟里连伏两三天都没问题,刷牙洗脸就更不是事了。“文”固然还是文的,“小姐”的娇气却再也见不着了。

  西战团每到一地,就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演讲、表演、贴标语、发传单,做抗日宣传。他们主动选择了群众更加喜欢的形式,唱民歌、扭秧歌,用上了民间的曲调,填上了新颖平易的内容,自然也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有一次在临汾,五千多观众在演出后,依然不肯散去,口号不断,群情振奋。就这样,丁玲从“文小姐”转变成“武将军”。

  马烽在部队虽然做的是文艺宣传工作,但战争年代,子弹不会因为你有艺术才能就躲着你走,鬼子更不会从一模一样的灰军装中分辨出哪个是将来的大作家。行军、打仗,马烽和别的战士没有分别,要说有,就是马烽想把自己的经历变成文字留下来。而为什么写这些文字,目的也很简单,要发动群众,要宣传党的政策,要鼓舞战士们的斗志。在马烽看来,笔和枪没有区别,都是服务抗战的工具,都是为党和人民工作的途径。

  马烽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创作于1942年8月,发表在9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上,名字叫《第一次侦察》,那时他在120师战斗剧社。《第一次侦察》是一个只有3000来字的小故事,讲一位新战士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点和客观困难,完成了自己第一次侦察任务。实际上,马烽和他笔下的新战士一样稚嫩,但马烽走的是一条崭新的创作道路。

  C 为服务抗战而写

  丁玲率领西战团转战三晋,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在山西,丁玲写下的第一篇作品是《冀村之夜》。它既像小说,也像报告文学,因为那是丁玲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改写的。那天晚上,在太谷县范村,他们碰上了国民党100多名溃兵,那些溃兵已经抢了好多店铺。而丁玲的身边,除了书生,就只有刚组成的东北队伍,长短枪一共十来支。丁玲他们控制了溃兵的连长,打伤了先开枪的士兵,控制了局势后,又说服了大部分溃兵,才化解了危机。丁玲说,这是“最危险的一夜”。

  丁玲在山西一共呆了5个月,时间不算太长,但这5个月对她影响很深。她不像在上海那样,对着一个空幻的读者群体写作,在每天的宣传中,她看到的、接触到的都是她的读者,是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喜好的活生生的读者。她得考虑,她应该怎么和读者说话,应该怎么让读者愿意听自己说话。更重要的是,丁玲深刻地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一个作家,怎样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怎样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服务。

  回到延安后,丁玲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边区文协副主席,并创作了《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作品,她忘我地投身革命,用文艺形式反映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

  马烽在1943年初调到了晋绥边区文联,适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传达到各根据地,“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为根据地所有作家指明了方向。像马烽这样完全由党培养、在党领导下的作家,几乎是毫不迟疑地选择了通俗化、大众化的创作道路。马烽说,必须为读者们着想,否则即使作品内容再好,艺术性再高,读者们看不懂还是白搭。

  当年年底,在这种创作观念的支配下,马烽完成了长篇通俗故事《张初元的故事》,获得晋绥边区纪念全面抗战爆发七周年“七七七文艺奖金”征文活动散文类乙等奖(无甲等奖)。张初元是边区劳模,马烽住到他家,与他同吃同住同劳动,得到了大量感性材料。评委们说,这个作品内容真切,形象生动,写出了张初元由普通农民成长为英雄的过程。这就是马烽文学创作生涯中完成作品的方式,一切都从生活中来,一切都从调查中来,不想象,不夸张,提炼和凝缩,表现生活,用文艺的方式完成党的工作。

  1944年年底,晋绥边区召开第四次劳模大会,马烽和西戎作为记者、文秘参加了会议,他们采访了大量劳模、民兵英雄,这成为他们创作《吕梁英雄传》的基础。《吕梁英雄传》出版于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全景描写了晋绥边区人民的抗日斗争,反映了他们为抗战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描述了他们的抗争和觉醒,是一部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抗战的伟大史诗。作品虽然有主人公,但主角却是人民,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

  马烽用全部的心力和才力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因为,那也是他的生活,他的抗战。

  本报记者 李遇

  山西抗战

  文学

  抗战爆发后,山西成为抗日前线,国内许多知名作家纷纷奔向山西。丁玲、吴奚如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是第一支来到山西战场的文艺团队。1938年冬,作为“抗战文艺工作组”的成员,卞之琳、吴伯萧等从延安到晋东南,过了近半年的战地生活,写下了众多报告文学。抗战初期,在临汾成立的具有统一战线的民族革命大学,吸引了一批进步的文化人士和作家,如李公朴、侯外庐、聂绀弩、艾青、萧军、萧红等,他们在山西或教学或从事文学活动。在硝烟弥漫中,山西抗战文学逐步诞生、成熟起来,形成了“山药蛋”派。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杨品(杨占平)《马烽评传》

  李向东、王增如《丁玲传》

  陈为人《从丁玲展开的马烽人生》

  尤敏沉风《在烽火中诞生、成长的山西抗战文学》

  作者:李遇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