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抚摸“历史的真实纹理”(王树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25日09:4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王树增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次全民同仇敌忾、浴血山河所赢得的反侵略战争胜利。70年过去了,那场战争的战火硝烟依旧在中国人心头升腾弥漫,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唯物史观的立场核心是“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从这个基本原则出发,就战争而言,其主体永远是战争中的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在为数众多的反映抗战史的作品大量涌现之时,我们欣喜地看到,青年作家丁小炜站在着力表现战争中人的精神历程和人的生存状态这个写作立场上,努力寻找和采访战争的经历者、见证者和研究者,并以他们亲历故事和精神沉淀为根基,采用非虚构写作方法,使我们得以见到这样一部内容鲜活、描述生动、感人至深的新著《一腔无声血》。这部作品的出版,不但是丁小炜文学创作上辛勤耕耘的一个新收获,也给关注抗战史读物的读者们提供了一个颇具精神价值的阅读选择。

  毫无疑问,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漫长历程中,每一个有所建树的民族,都努力将自身历史打造成为一部英雄史。民族英雄史是支撑一个民族克服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支柱,一卷永远在续写进程中的民族英雄图谱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部英雄图谱中,“英雄”二字和今日流行的“精英”二字有着巨大而明显的内涵差异。凡是为本民族整体利益无私奉献自己一切的人,无论其社会地位、家庭出身和财富多寡,都将进入英雄名册——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腔无声血》是一曲英雄的颂歌。书中所记述的这些经历抗战的人物,尽管他们社会身份各异,但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并为维护民族尊严而甘洒热血、不怕牺牲。18岁的陈辉是一位酷爱诗歌的爱国青年,在民族需要的时刻,他涉过重重险阻,从沅水河畔来到延安参加了抗日队伍。24岁时,作为武工队政委的他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中被敌人包围,最后时刻用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丁小炜的笔下,无论战争如何残酷,但陈辉依然保持着某种诗意和审美的生活方式,为此作家动情地赞颂“历史的真实纹理正被这些伟大的灵魂照亮”——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其《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说:“我们要警惕,不要让历史学失去诗意。”——很明显,所谓“历史的诗意”,就是“英雄颂歌的诗意”。就今日中国的写作与阅读而言,无论作为作家还是读者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如何用一颗诚挚之心抚摸那些“历史的真实纹理”?面对纷杂的现实,我们对“历史的诗意”的失去究竟还存有多少警惕之心?

  在丁小炜笔下,那些如同陈辉一样的普通人——抗战老兵、国际友人、劳工和战俘,都是《一腔无声血》记述的对象。作家通过一个个具体人物的曲折人生经历而折射出了那个年代民族命运的跌宕变化,宏大的叙事由此变得具体直观,显现出一种冷静客观的叙事方式。作家在记述牺牲于中国抗日战场的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时,着力记述了一对普通中国母子为其守墓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使得普通中国百姓的寻常日子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情怀。在记述被押送到日本本土做苦役的八路军战俘袁甦忱时,作家将更多的笔触放在了袁甦忱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秘密地把战俘们组织起来,如何团结一致进行不屈的抗争,这种不屈的抗争是极度黑暗中一抹耀眼的光亮,中华英雄谱因此熠熠生辉。

  为了寻求历史的本来面目,丁小炜进行了大量的艰苦采访,尽力在亲历者中找寻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他又与许多历史研究者进行过深入交流,对每个历史细节都进行了反复斟酌。因此,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慰安妇”民间调查第一人张双兵的坚韧执着,看到了照顾远征军老兵的志愿者蒲寒的含辛茹苦,看到了展开对细菌战调查和诉讼的王选的凛然正气,看到了致力于打造和平圣地的七三一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的自觉承担——个人的精神汇聚成为群体的精神,群体的精神集合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从而形成了人类整体的心路历程。而那些被世俗惯性淹没在尘埃里的“小人物”,真真切切地作为主角留存于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里,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涂上了一层浓重的英雄底色,这层底色,正是走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精神动力之源。

  就今日中国人的精神状态而言,期望在寻常日子里对这种英雄底色产生和保持一种精神需求,或许这是作家写作这本书的最为真切的目的。但愿这个目的能够得以实现。

  (本文为丁小炜著《一腔无声血》一书的序,该书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标题为编者所加)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