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萧乾:报道欧战,携笔从戎(乔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24日09:25 来源:中国作家网 乔 旺

  1939年,正当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又进攻捷克之际,在《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的萧乾接到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系讲师职位的邀请书, 《大公报》社长胡政之全力支持,萧乾成为了《大公报》驻英国的特派员,驰骋在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期间还去加拿大、美国采访,直到1946年应报社召唤回 国。

  在英伦三岛,随着局势的发展,萧乾用他“那管笔”,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让远在东方、正在和日本侵略者殊死战斗的中国人民知晓着世界形势。 1940年5月敦刻尔克大撤退到英国的联军官兵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8月开始的不列颠之战中人民临危不惧、沉着有序的乐观情绪,都在萧乾的通讯中展示了出 来。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写得最是勤快,很少有一周不寄通讯的,而且有的通讯长得要连载几天才能登完。”

  1942年夏,萧乾辞去东方学院教职,进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成为一名研究生。1943年底,正当萧乾动手写硕士论文的时候,重庆派来个友好访英 团,团中有《大公报》的老板胡政之,他向萧乾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现在墨索里尼完蛋了,纳粹被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打得落花流水。我看西线不会沉寂多久了。盟 军非反攻不可,把德国纳粹夹在中间打。”期望萧乾“脱下那身黑袍,摘下方帽,到欧洲战场上去显一显记者的身手”,明确请萧乾担任《大公报》正式的驻英特派 员兼伦敦办事处主任。萧乾接受了胡政之的劝告,走上了战地记者的岗位。1944年6月,正逢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西线大举反攻、希特勒用“秘密武器”——火 箭和导弹肆意轰炸英伦三岛的时候,萧乾在伦敦市中心的舰队街,为《大公报》开设了办事处,向英国新闻部(MOI)又申请并领到了少校级“战地记者”证书。 穿上军装,越过水下有纳粹潜艇、水面有水雷漂浮、天空有飞机威胁的英吉利海峡,随美军第七军开往前方。沿途,萧乾报道了刚刚从纳粹德国手里解放出来的法国 居民如何放弃他们骄傲的法语,用蹩脚的英语向美国大兵嚷着“谢谢,巧克力!”巴黎店铺的橱窗上到处挂着大字招牌“我们说英语”。更详细报道了盟军攻入德国 后的现场——莱茵河畔,田园荒芜,被炸毁的坦克和戴着钢盔的尸骸横陈,“饥饿的军马和饥饿的人群在山坡上徘徊”。

  1945年4月,萧乾乘坐“新希腊号”轮船,从英格兰格拉斯哥港口出发,航行大西洋,漂泊了11天,到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之后乘火车到达美国 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在强手如林,特别是国内国民党中央社英文部十几员精锐记者都参会的情况下,萧乾通过胡政之的帮助,成功抢到了头号新闻——苏 联代表团的莫洛托夫向中国代表团的宋子文敬酒时说,“欢迎中国代表团到莫斯科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他连夜跑到电报局发了特急电,排在了次日重庆 《大公报》要闻版的头条。

  返回欧洲后,萧乾还采访了英国大选、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采写了视角独特、时效性和文学性俱强的篇篇通讯,令国内读者眼界大开。

  1946年,萧乾应报社要求,返回上海。

  从1944年6月出国至1946年回国,两年间,萧乾创办的驻伦敦办事处所经手的广告收入十分可观,除了自身开销以外,还为《大公报》买了几辆奥斯汀小汽车和一套彩色印刷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