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文化需要敬畏(张策)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11日10:01 来源:人民公安报 张 策

  想到这个题目,其实是为一件小事触动。

  我每天上班路过公主坟时,总习惯性地探头往新兴桥西北角瞥一眼。那儿有座清朝公主塑像,淹没在杂乱的停车场里,灰头土脸,像个看车的老妇女。我发现,很多人虽然从她面前走过,目光却不会在她身上停留片刻。为此,我竟时时有些心酸。

  此地曾埋葬了两位清朝公主,分别是嘉庆皇帝的三女儿和四女儿,公主坟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姐儿俩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先后去世,也算是生死相依了。至于公主塑像是什么时候所立,是哪位雕塑家的作品?无从考据,不得而知。想这等小事,湮没在北京这座大城市里,也算正常。但可以想象得到,在公主坟逐渐成为京西重要交通枢纽的过程中,曾有一位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城市建设领导者,做出了一个很温情甚至有几分浪漫的决定。于是,面容清秀的清朝公主,就此矗立在了繁华的首都街头。

  对亡灵的尊重,对历史的崇敬,对艺术的热爱,对城市的尽责,诸多因素凝固在这小小的塑像里,我以为,就是对文化的一种敬畏了。

  可惜的是,如同今天已经无从了解这塑像的来历一样,我们今天也已经很少强调文化需要敬畏了。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物质社会里,文化已成点缀,文化已成快餐,文化已经是人人都在用却人人都不在意的一张招贴纸。甚至,在某些人眼里,文化就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路过公主塑像的人们,关注微信,关注股票,关注男欢女爱的八卦,却没有人关注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仍顽强存在着的文化。

  最典型也最恶劣的,要算那句著名的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仿佛千年积淀下的精神财富,只配做谁的垫脚石。能够挣来钞票的,哪怕是坑蒙拐骗之流,也是风光无限的角色。细想想,这和当今世界某些粗暴毁灭文化的行为实在有得一比。

  更值得警惕的是,对文化失去敬畏之心,意味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面临着坍塌的危险。而且,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结果,还会殃及我们的后代。所谓“文化大革命”的前车之鉴,相信每个过来人都还心有余悸。但也有人好了疮疤忘了疼,以经济发展的名义,试图将文化再次抛入毁灭的深渊。此前,在埃及古迹上涂抹“到此一游”的那位“勇敢”的中学生,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其实,文化的内涵中本就应该包含敬畏之意。敬畏天地,敬畏道德,敬畏神灵,敬畏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所形成的一切法则。没有敬畏,也就没有文化,没有人类的进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荒诞,应该让我们永远引以为戒。

  北京东三环靠近北京青年报社的路口,曾经有块巨石,装饰在花草丛中,也算一景。最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并且哭笑不得的,是它上面镌刻了一个巨大的“卵”字。如此粗俗且莫明其妙的语言,堂而皇之地矗立街头,设计者的学识和那位为清朝公主立像的同志相比,也真是天壤之别了。

  有人曾无奈地说,文化每每是没有文化的人创造的,这话也许有一点道理。但创造文化的人如果胆大包天,那他的创造和毁灭,注定是一辆车的两个轮子。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