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文学代际的阻隔和打通(王纪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03日10:12 来源:解放日报 王纪人

  ■曾出现过文学代际阻隔乃至文学传统断裂的现象,终因中国文学文脉的深远,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的契合,使这种阻隔得以打通,甚至断裂可以被接续和修复。

  ■当务之急应该在60后和80后之间拓宽自己的文学领地,并努力打通与前后两代人的代际阻隔,建立一种承上启下的关系。

  ■在80后写手的成长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作家身份认同和代际阻隔的问题。

  一

  近代以来,由于闭关自守、不思进取、政治腐败,中国沦为弱国,受尽列强欺凌。于是群英奋起,整个时代求新求变。其中文学的变局甚大,可谓刷新了一部文学史和阅读史。首先是弃文言而立白话,流淌了千百年的古典情韵荡然无存,这就是最大的断裂。但仰赖学养深厚、中西贯通的文学家们,他们在把日常的大白话逐渐加工成文学语言时,终于创造了新的诗意和韵味。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家如饥似渴地吸收了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学的新质——启蒙的现代性和审美的现代性、新的文学观和新的人生哲理、新的叙事方式和格外自由的抒情方式,终于创造了新文学的新经典。新旧文学判然有别,但成就新文学的,是在激进主义旗帜下后台运行的中西融合,而不是对优秀文学传统的全然摒弃。

  文革不仅造成一个时代的文学空白,而且造成文学教育的空白。但在50—6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中后来恰恰涌现了众多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和剧作家,他们不仅为新时期文学作出过杰出贡献,而且迄今仍是文坛的中流砥柱。这种看来有点悖谬常规的文学生态,其实个中自有原因。物极必反是首要的生物法则,那个文化沙漠的年代,迫使跋涉其中的驼队去寻找水源,而被列为禁书的中外文学,成了他们的清泉甘霖,成为他们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原始积累。二是艰难时世和残酷青春的经历,使他们由触摸伤痕到反思历史,积攒了丰富的创作资源,也具有了作家必备的思想维度;三是文坛的青黄不接,使后起之秀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到了九十年代,早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四是生逢近十年的思想解放时期,催生出过去三十多年以来少见的文学繁荣和开放的局面。

  上述简略的回顾说明,在历史上由于时代的原因,曾出现过文学代际阻隔乃至文学传统断裂的现象,终因中国文学文脉的深远,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的契合,使这种阻隔得以打通,甚至断裂可以被接续和修复。

  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了变数,文学的代际冲突和消长关系也是相当复杂的。我首先想到的是发生在1998年两位60年代出生的南京作家进行的一次“断裂”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多半是“70”后的作家。在回收的55份答卷中,有100%的作家认为那些活跃于50—80年代的作家没有人对于他的写作以根本的指引,当代文学评论家没有权利和足够的才智对作家的写作进行指导;有94.6%的作家认为,大专院校里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对他没有产生任何影响;有91%的作家认为鲁迅对当代文学无指导意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当这份“断裂”的问卷调查在当年的《北京文学》发表时,在文坛上引起了不小的冲击波。它证明在20世纪末,曾有一批年轻的作家向文坛和传统提出过毫无顾忌的挑战,并表现出代际“断裂”和反叛主流传统的决绝的姿态。有人质疑他们的过激和粗暴,质疑他们是为了争夺主流话语权,实现新和老的代际更替。对此我不想妄加推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是为了表明:“在现有的文学秩序之外,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写作”,“我们必须从现有的文学秩序之上断裂开”。对此我毫不怀疑,并感到应该受到尊重。但他们却毫无理由地认为“鲁迅对当代文学无指导意义”,这至少犯了逻辑悖谬的错误。法国杰出的理论家阿尔都塞却在一本鲁迅杂文选《论战和讽刺》的法译本封底介绍中指出:“他与那些既定秩序的‘意识形态官吏’们战斗,他们掌握并维护着再生产的规则、咒语和礼仪规矩。鲁迅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代表,独自一人或几乎独自一人投入了战斗。”

  二

  不无遗憾的是,当年参与问卷调查的不少作家,他们在前有50、60年代实力派作家,后有80后偶像派作家的夹缝中并未在新世纪成为崛起的一代。这也许是他们过于执着于“断裂”和自外于“秩序”的结果。他们也缺少同一代的评论家的评论,因为评论家的出道通常要比作家晚十年。凡此,确乎都与代际的阻隔乃至断裂相关。在70后一代中,“美女作家”的商业炒作也曾甚嚣尘上了多年,虽也博取了众多的眼球,却终归于浮云。70后没有及时完成代际交替的宿愿,其中教训多多,关键是要多在创作本身上下工夫。目前人到中年的70后作家中,仍有数以十计的作家并未沉寂,虽然在人数上远少于前后两代的知名作家,但其中应有可以问鼎文坛的实力派。我很赞同徐则臣对70后创作的反思,这位去年接连斩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和《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奖的70后作家指出:他们这一代作家“长期被忽视的主要原因除了批评家的代际差异,更重要的是其自身长期缺乏长篇小说文体意识”。不是说他们没有长篇,而是说他们的长篇写晚了,而且“大部分写的是流水账”。我认为徐则臣对他们这一代作家的检讨是真诚而实在的。现在他们都已过了不惑之年,他们的当务之急应该在60后和80后之间拓宽自己的文学领地,并努力打通与前后两代人的代际阻隔,建立一种承上启下的关系。这不仅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也是他们的文学使命。目前80后与60后作家多半是脱节的,而70后作家的趋向成熟,很可能为80后作家提供某种借镜。

  三

  80后作家是个基数最为庞大的群体,这在此前的中国文学史上可谓亘古未有。这不难理解,因为他们是与互联网共生的一代。除了小学时代的作文,他们的第一篇文学习作很可能是在1997年下半年才建立的“榕树下”文学网站上首发的。文学网站可以刊登海量的作品,因此门槛很低。仅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往往还不能得到承认,所以还得仰赖于传统的纸质媒体和其他途径。由于《萌芽》杂志自1998年以来成功举办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其中名列前茅者可以在十几所名牌大学中获得免试录取的机会,后来又改为列入自主招生范围,所以参加这个大赛的高中生人山人海。其中获奖者虽然因自择专业不一定从事文学,但80后作家中获此奖者居多。所以我们不妨把他们的成功道路用“互联网+新概念”来表示。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获奖为他们日后的创作、发表和出版铺平了道路,有些写手的长篇小说印数直追老资格的文学大家,甚至高居印数排行榜的榜首。这里唯一的原因不是艺术含量,而是因为他们在多方面的成功成为了广大青年读者的人气偶像。

  在80后写手的成长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作家身份认同和代际阻隔的问题。我在2004年曾注意到外界对80后写手能否称之为“作家”表示怀疑,这就涉及他们的身份认同问题,其理由之一是“低龄化”。其实当时多数80后写手已经是二十出头的成年人了,他们中有不少人与父母分开独立居住,靠自己养活自己,并且已经出版了作品集或长篇小说。当时我就写了《也谈80一代作家及其创作》,从评论者的角度予以身份认同,并对其中出生在上海的几位逐个作了点评。

  文章发表一年之后,好几位80后作家成为图书市场畅销书的标签。为此上海作协和《萌芽》杂志请来叶兆言、格非、余华等文坛大腕与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新秀对话。据《东方早报》报道,80后作家渴望进入由年长者构成的文坛,被他们接纳和认同。其中有一位言辞颇为激烈,表示年轻人渴望从上一代作家手中接过文学的接力棒,但上一代作家不仅不愿意传递棒子,反而用棒子敲他们的脑袋。这个说法有点令人忍俊不禁。事实上代际的交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是像一次性接力赛一样,棒子交掉,就立即靠边了。那不成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了吗?

  80后作家从写作起步到今天也有十多年了,原先渴望得到文坛接纳和认可的作家已经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和接纳,只是得到评论的机会还不是很多。对于80后作家来说,代际的人为阻隔始终是阻碍他们进步的症结所在,更多的原因应该归结为他们画地为牢、自设藩篱。他们往往把自己作品的目标群设定为同代人,有的定位为高中生和低年级大学生。这种策略可能在他们设定的目标群中赢得大量的粉丝,但往往以牺牲更高的艺术和人文追求为代价,也因此先去了跨代的读者群。比如他们不断重复书写比较乏味的青春小说,就很容易引起阅读疲劳。反倒是一些大胆直面自我人生和内心的作品更有冲击力,也更有亚文化的意义。

  如果他们没有去尝试多样的人生,那么他们的阅历肯定是肤浅的。在这种境况下,虚构和想象力,对社会众生的深入观察和艺术概括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现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不过是对私人生活的零散记录和碎片化叙事。对于大多出生于城市的80后作家来说,城市的意象、城市的万花筒般的生活,城市百年未有的惊心变化和对于芸芸众生的再塑造,城市人肉身和灵魂的悖谬,城市病和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等等,都是很好的写作内容。而凡此种种,倒是前辈许多作家的弱项,至少有80%的老作家依然沉湎于乡土叙事,他们有写不完的从前的村庄,从而为年轻作家们留下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空白。为什么不去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文学呢?

  四

  青年一代与年长者由于所处境遇、切身经历、文化接受史和目标选择的不同,相互之间存有代沟是不足为奇的,尤其在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年代,这是代际阻隔和代际之争的根源。如果沟通及时、处理得当,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发展的动力。与过分强调相互断裂的见解不同,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希尔斯提出“世代的链环”说:尽管代与代之间存在着无可置疑的区别,却没有哪一代人创造出他们自己的信仰、机构、行为范型和各种制度,即使生活在传统空前分崩离析的时代也不例外。无论一代人多么有才干,多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无论他们在相当的规模上表现得多么轻率冒失和反社会道德,他们也只是创造他们所使用的和构成这一代的很小的一部分东西。所以,“代与代之间不仅存在着连续性,而且还存在着许多重要的共同点。”(《论传统》)这段精当的言论,在解决代际问题时很有参考价值。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