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他的人生属于舞台——追念著名戏剧家赵大民先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31日10:0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兰万玲

  赵大民

  天津人艺话剧《芳草碧连天》

  在民间,人们说到一个人的去世,如果不用死而是用走,那一定是对逝者充满了尊敬和惋惜。七月八日,得知我的老师、著名戏剧家赵大民先生走了的消息,我连走这个字都不愿听到,尽管老人家以近九十岁高龄安详地离去。

  记 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自编自演的河北梆子现代戏《风起桃园》在天津市首届戏剧节演出,引起专家和业内同仁的关注。演出结束后,一位学者模样、个子瘦高、 面相慈祥的专家握着我的手说:“小兰,你有农村生活的经历,要继续努力,一定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我当时初出茅庐,得到专家如此的鼓励,真是受宠若惊,激 动不已。后来我知道,他就是天津市剧目工作室主任、著名剧作家赵大民。从那时起,我初识先生,了解到他的人生与创作经历。

  先 生于一九二六年出生在河北乐亭一个满族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小脚女人,她尽管没文化,却有讲不完的充满幻想的故事,她渴望自己的儿子能走出家 门,出人头地。在生活贫乏的乡下,母亲做出惊人之举,卖地供儿子上学。于是先生考进了昌黎汇文中学,在这所教会学校里,得遇著名教育家张汝贤,遍学新知与 旧学。从此先生结识并爱上了神圣的也是附丽于他毕生的诗一般的戏剧。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号角,凭着他的一腔爱国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一九四四年,他 毅然中断学子生涯,参加了革命,加入河北乐亭救国会七月剧社。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如:独幕剧《不争气的儿子》、《胜利进行曲》 等。一九四六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内战爆发,他创作了多幕剧《我们为了和平》。新中国成立后,他创作的歌曲《歌唱毛主席》唱遍祖国大江南北。在此 期间,他创作的小歌剧《送公粮》、《曹大嫂得枪》、《小两口拜年》、《夫妻进京》等数十件作品,用文艺的形式配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上 世纪五十年代,赵老师和师母李郁文调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赵老师先后担任天津人艺编剧、导演、副院长及天津剧本创作室主任等职。历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享受 国务院专家津贴。在七十多年的戏剧生涯中,创作成果丰硕,佳作不断。话剧《把一切献给党》、《飞雪迎春》、《觉悟》等,上演后引起轰动。他改编并导演的话 剧《钗头凤》,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与观众见面,长演不衰,至今成为天津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

  先生的一生饱经沧桑, 特别是“文革”中被造反派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农村。这对于一向喜欢洁净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种“磨难”。他每天都要洗澡,乡下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他硬 是坚持下来。在冬季,用凉水也要洗头,他说这样有利于健康。在先生的生活日程表上,除去写作,就是以散步的形式锻炼身体。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年近九 旬的先生,依然满头黑发、精神矍铄。平时,赵老师写作,师母给他翻找资料,并为他打印剧本,就连赵老师出版的那五本《赵大民戏剧诗文集》,都是师母没日没 夜地在电脑上亲手打印而成,连治腰病都耽误了。这真是名副其实的相濡以沫、夫唱妇随。师母甘做配角,无私地做着奉献,先生永远风雅而洒脱,这是我一直仰慕 二老的最可贵之处。不管是天津市举办的作者培训班,还是到老师家里,先生总是关心我的创作,一点一滴地进行指教。为了鼓励我,在《天津剧作》发表我的剧本 《九月菊》、《欲望》。师母待我更是热情有加,亲手为我下厨。她说:“小兰,别忘了天津有个家啊!”这句话不仅代表了二老对我的厚爱,更体现了他们平易近 人、爱才惜才的品格。

  记得那是一九八七年,我承包了武清工人俱乐部,搞起了经营。先生给我打电话,说要来乡下体 验生活,我放下手头的工作,陪老师在乡镇走访了一个星期,老师惊人的记忆力让人折服。他每到一个企业或农村,别人只介绍一遍当地领导或企业家的姓名,先生 便记在心里,而且几天当中,决不会叫错一个人的名字。先生到田间地头和乡亲们攀谈,从来不用笔记,他把每一个采访的重点及细节铭记在脑海中。临结束的那 天,我送先生上车,先生郑重地说:“搞经营是时代的潮流,但你有写作天赋,希望你不要放弃!”说完他登车远去。我伫立着,凝望先生清癯的脸上那期待的眼 神,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此番先生是单纯下乡采访吗?他为什么不去其他郊县而偏偏来我这里?先生是对我寄予厚望啊!于是我重又拿起笔,开始了创作。因我高中 毕业时,全国各大院校均停止招生,在此期间,我经过复习,考上并读完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 是八十年代末,我观看了先生创作的古装话剧《唐明皇与杨贵妃》。先生那时已年近花甲,但对艺术的执着令我敬佩。少年时的四书五经、青年的西洋新学,长年的 锲而不舍、学而不倦,先生可说博古通今。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他仍能寂寞地坚守着属于自己的纯净的精神家园,又一次深深地触动了我。《唐》剧一九九一年参加 首届华北地区话剧节,获编剧、导演、演员等十三项奖励。剧本由戏剧出版社出版,并被艺术院校作为教学剧目。

  记得 二○○○年,先生推荐我为天津评剧院写一出农村题材戏。我创作了大型现代轻喜剧《村民组长》。先生几番帮我调整剧本框架,逐字逐句推敲唱词,那慈父般的关 爱与诚意令我着实感动。从此,我心中产生了依赖思想,凡创作的每一件作品,必拿到他的面前请他把关,自己才能有信心。

  先 生不仅帮我提高创作能力,自己更是从未间断过写作,并且呈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二〇〇一年,先生已七十五岁高龄,他仍去重庆深入生活,与卫中编剧的京剧 《华子良》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获得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为推出和培养年轻 人,他曾几次向主管领导提出,把自己的名字署在卫中后面,这让所有的领导和业内同仁十分钦佩。他与师母共同创作的话剧《李叔同》、《茂陵封侯》,得到广泛 好评。此外,他还擅长用毛笔写作,撰写了上千首旧体诗词和大量文艺理论文章及散文、小说和杂文等,被誉为“学者编导”。先生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不论是在 岗期间,还是退休后,始终满怀热情,为培养青年人才做了大量工作。

  二○○六年,我应邀为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创 作大型现代戏《石门风萧萧》。先生依然像往常一样,帮我修改剧本。特别是二○○九年,我为廊坊创作的《吕端》,先生放下自己手头的创作,一遍遍帮我修改提 高。在我创作《女人九香》时,先生帮我分析人物,连唱词的每一句辙口都严格把关。他说:“现代戏稍不留神,就会写成样板戏的模式,新时期要在创作上大胆突 破。”当该剧荣获大奖时,先生比我还高兴。其实,此时先生正在改编曹禺话剧《雷雨》为评剧。并为纪念话剧百年,创作、导演话剧《李叔同》(又名《芳草碧连 天》)。我的事先生却从不推辞,他太累了!

  在不同的时代,先生都是满怀热忱地将他的创作理论贯穿在自己的创作 中。二○○八年,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联、天津市文化局及天津人艺、天津市艺研所联合召开“赵大民从事艺术工作六十五周年研讨活动”。会议期间 演出了先生和师母共同新创诗体话剧《茂陵封侯》。同时,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四卷集《赵大民戏剧诗文选》。为纪念法国著名剧作家缪塞诞辰两百周年,改编 《烛台》为中国京剧轻喜剧《烛影摇红》。为纪念孙犁诞辰一百周年,改编孙犁同名小说《铁木前传》。

  二○一一年, 是不寻常的一年,先生已八十六岁高龄,但思路清晰,创作观念超前。为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创作歌颂李大钊烈士的话剧《铁肩担道》;应天津京剧院之约,创作京 剧《大将秦琼》;为弘扬“精忠报国”精神,创作了京剧《岳飞》。一年写三个大戏,老人家身体严重透支,住进了医院,但出院后继续笔耕不辍。

  记 得我为山西创作上党梆子《山妹子》时,先生亲手写下修改意见。当我接到市委宣传部的任务,写地域题材剧目《双河情》时,先生为我设计情节梗概,谈“传说” 与“历史”的区别,谈文本故事创意。当《宋相吕端》进京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前,先生亲自到廊坊剧场观看彩排,他为我修改的唱词,简直是妙笔生花。先生在二 ○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的《中国文化报》上发表文章《糊涂宰相那些事》,赞曰:“作者写出了一部妙趣横生,时时令人忍俊不禁而又沉郁厚重充满哲理的轻喜剧 来……”这是老师的鼓励,其实我的每一部作品都倾注了老师的心血,我终生感激不尽。先生也因我而骄傲。同年十一月为祝贺《宋相吕端》进京演出,先生写过一 首词:

  水龙吟·赠兰万玲

  廊坊龙凤之乡,龙河凤水绕城汇。京畿门户,平川沃野,人文荟萃。北宋已还,仕家辈出,文攻武备。有糊涂宰相,祖籍安次,其人事,君知未?

  有女心兰质蕙,写吕端、曲尽三昧。胸中丘壑,玉壶春色,高山流水。燕赵风光,宫廷气象,掬芳揽萃。信京都一唱,龙翔凤翥,共山河醉。

  为 了支持我的创作,先生和师母从北京为我订购了《二十四史》。先生曾说过:“我有两个女儿,一个是赵玫写书,一个是小兰写戏。”“在我的学生中,小兰最像 我。”这些话饱含了先生对我的厚爱与期望,至今想起,泪水便忍不住又流出,我多想拜在先生膝下为义女,可老天已经不给我尽孝的机会了!

  先 生一生从不曾中止过学习,从来都手不释卷,一生钟情于戏剧,融诗于戏剧。就像赵玫所说:“父亲用诗笔写剧,用剧笔写诗,他的剧才能每每充满华辞丽藻,诗情 画意;他的诗亦每每跳动着鲜活浪漫的音符……”正因为如此,先生才有了大作源源不断,年近九旬,仍在伏案写作:二○一三年十二月整理出版《赵大民戏剧诗文 选》(续集);二○一四年三月中国文联部级课题项目《赵大民的戏剧艺术初探》,集中了天津市一批有成就的戏剧理论家,撰写了多篇文章,发表于报刊杂志。

  二 ○一三年至二○一五年七月一日前,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不曾放弃他一生的追求。完成《六可斋三馀吟草之六——甲午集》。至此己丑、庚寅、辛卯、壬 辰、癸巳(二○一○年至二○一五年)六集完成。先后创作发表了古典诗词:《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感赋》、《甲午海殇百二祭》、《乙未抒怀》、《蝶兰报春》等。 诗论:《载浮载沉沧桑历尽》略谈中华诗词的走向。戏剧创作谈:《雷雨为什么是不朽的》,《雷雨》改编手记,《戏剧艺术与现代审美思维》,导演《钗头凤》的 一点体会,《千雕万琢只为情》、《华子良》的创作体会等。

  这就是先生对信念的一种坚守,对历史的一份责任,对社 会的一种使命感,对艺术不懈的追求。先生一生与人为善,以儒家的思想处事。天津人艺每排他的一个戏,他深知剧院经费紧张,从来不要稿酬,还把领取的微薄补 助,再搭上自己的工资给剧组的演职员买工作餐,令剧院上下感动不已。先生对我那么多帮助,我求他署名,他从来不肯。这样高风亮节、不为名利的例子不胜枚 举!二○一五年七月八日,先生安详地走完了他那充满激情的壮美艺术人生,享年九十岁。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他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不朽精神将 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永远铭记先生在改编京剧《华子良》一文中的四句话的教诲:“无病莫呻吟(无戏则短),得理 不让人(有戏则长),情理都到位(情节必须合情合理),入木四五分(入木三分已见功力,然而在戏剧舞台上,必须再深钻一二扣才能打动观众,所谓置之死地而 后生)。”这是先生几十年的创作经验和体会,同时也是先生一生遵从的原则。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