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人民性是文艺的生命线(周思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24日10:17 来源:河北日报 周思明

  中华文艺,源远流长,绚丽多彩,来自人民,也服务于人民。人民性,是文艺的基本特征和突出要求。文艺涵括文学艺术创作,旧时文艺的创作靠民间口头传授方式继承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艺创作者的风格流派不同,文艺创作不断与时俱进,化蛹为蝶,出现新的气象和崭新风貌。但无论文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人民,都不能缺失其宝贵的人民性。可以说,人民性是文艺的生命之根和生存之本,正如鱼之于水、鸟之于林,须臾不可分离。

  文艺的人民性,体现在它包蕴着丰富多样的攸关民众利益及其情感诉求的社会历史内容上。从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孟姜女变文》到反映时事的《张议潮变文》等,都不同程度地揭露了封建制度下丑恶的社会现象,歌颂了真挚的爱情和人民群众的爱国精神。宋、金时期的文艺文本以《碾玉观音》《错斩崔宁》《杨温拦路虎传》《杨思温燕山逢故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等在思想性、艺术性上成就最为突出。元、明时期的文学主要是讲史和神话题材作品。参照宋、元以来说话艺人的话本重新写定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愿望和爱憎情感。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根据宋元话本加以整理和文人拟话本的合集。清代与民初的主要文学成就是对久已流传的《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以及晚出的《精忠说岳》《隋唐》《西汉》等优秀书目进行不断丰富加工。文学名著《红楼梦》《聊斋志异》的出现,为中华文学的推进贡献了更为经典的样板性作品,其内容显然也蕴涵着鲜明的人民性,彰显了人民的情感诉求。

  文艺的人民性,还体现在文艺家在民间艺人丰富多彩的创作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上。如中篇说唱鼓词《二全镇》《对花枪》等,短篇鼓曲作品《红月娥做梦》《借》《偷石榴》《闹天宫》《打黄狼》等,都具有清新朴实的民间艺人风格,且传唱一时。现代文艺作品,以曲艺为例,如鼓词《大劝国民》《早婚害》,单弦《秋瑾就义》等,对当时的思想启蒙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艺术方面还显得比较稚嫩。1927年以后,进步文艺家继承“五四”革命文化传统,使文艺得到了发展。如早期革命家、作家瞿秋白不仅在文艺理论上有独到的建树,还亲自参与修改了鼓词《王大嫂》;女战士李素娇编唱的五句落板《白军士兵出路歌》和很多歌颂土地革命、歌颂红军的小唱,起到了很大的革命鼓舞作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作家赵树理、王亚平,战士毕革飞,民间艺人王尊三、韩起祥、沈冠英等人创作的文艺作品,如《晋察冀小姑娘》《刘巧团圆》《考神婆》《大生产》《王丕勤走南路》等,思想性与艺术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在国民党统治区,一些进步作家也积极创作适合演唱的文艺作品,如老舍的鼓词《王小赶驴》《张忠定计》《新女性》等。当代作家有意识地借鉴民间文艺如评书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出一批长篇小说,如刘流的《烈火金刚》、曲波的《林海雪原》等。凡此种种,都彰显了文艺来源于人民,反过来又服务于人民,带有强烈的人民性的特点。

  文艺的人民性,更体现在新世纪以来文艺家们自觉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不断为老百姓送去欢笑与温暖的行动上。比如,曲艺界“送欢笑到基层”活动,就是彰显文艺人民性的最强有力的实践。资料显示,推出此活动十年来,共有演员两万余人次演出203场,足迹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参加“送欢笑到基层”活动的艺术家们,用真心、真情投入到生产生活第一线,自觉融入火热生活,认真感受老百姓的冷暖甘苦,赢得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和赞誉。正如中国曲协主席姜昆所说:“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曲艺家跋山涉水将欢笑送到千家万户,用辛勤的付出和真情的演绎,在曲艺工作者和基层群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成为温暖的使者和快乐的使者。”

  文艺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决定了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当作家艺术家们真正走到基层,看到老百姓的一张张笑脸,听到他们发自心底的肺腑之言,甚至为了一个作品、一场演出与作家艺术家倾心交流,提供诸多方便和条件的时候,任何一个作家艺术家都一定会为之感动,进而倾心创作,力争拿出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我们的父老乡亲。有人民的需求,才有文艺家的奉献。文艺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文艺。文艺创作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真正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在这个意义上,文艺家渴求的双向互动新局面,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落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心任务,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它必将推动新世纪文艺创作的大繁荣和文艺事业的大发展。

  综上所述,人民性乃是文艺的生命线,表现了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文艺的人民性不是“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市民生存理念的盲目认同,也不是自然主义渲染“一地鸡毛”式现实世俗生活的犬儒逻辑。它是表现普通劳动者在新的生产关系中迸发出的积极性,是表现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方式从落后走向文明的进步性,是表现普通劳动者的道德性和当前社会风云变幻的当代性。当我们谈论文艺的人民性的时候,我们并非仅仅局限于概念、理论上的廓清和厘定,更是致力于以民为本宗旨的落实与实施。换言之,我们的文艺家一定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努力表现普通劳动者在改革的大潮中,建立新的道德观念、价值尺度和审美理想的情感历程,不断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以报答和回馈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