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简说校注本“四大名著”(刘尚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16日09:52 来源:光明日报 刘尚荣
《四大名著》(校注本) 裴效维 冀 勤 吕薇芬 校注 中央编译出版社《四大名著》(校注本) 裴效维 冀 勤 吕薇芬 校注 中央编译出版社

  近日,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了一套极具特色的校注本“四大名著”,内容、品相俱佳,值得欢迎。说到校注,首先是底本的选择。如《水浒传》选用容与堂刊李卓吾评百回本《忠义水浒传》为底本,这是学界公认的最佳版本。相比于流传甚广的贯华堂金至叹评《水浒》七十回本,李评本保留了梁山好汉受招安及其后战辽国打方腊的故事,则其“忠义”的主旨得到更全面完整的体现。《红楼梦》选用程乙本为底本,弥补了脂评本只存八十回、令宝黛钗爱情故事有头无尾的遗憾,也比那些将脂评本与程乙本杂糅的处理方式,或为脂评本重新续写其后故事的狗尾续貂更为合理。

  再说校勘。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各种刊本的通病之一,是大量使用不规范的简体、异体、俗体、手写体乃至讹字,从而造成字形上的混乱,这个版本则在字体、字形规范化上作了必要而审慎的处理。如《水浒传》在“校注前言”中就列举了二十余个改字之例,这类校改有利于一般读者方便顺利地阅读原著。明显误刊字、避讳字随见随改,也很有必要。以上校改大都不出校记,这也符合古籍整理的行规。

  真正困难之处在于涉及故事情节或事理逻辑的误漏,凡有校改必出校记说明。这项工作真正考验着整理者的学术功力与胆识。如《红楼梦》之程甲本、程乙本关于贾元春生年、卒年及最终年龄的计数,就存在混乱与疏误,导致情理难通。1927年汪原放校点、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程乙本原已做了正确的校改,而近三十年新版《红楼梦》诸多版本,号称“精校”却恢复了原刊本的这项失误,即第86回明言元春生于甲申年正月初一,95回交代元春卒于甲寅十二月十九,其间相差30年,却说“存年四十三岁”。“校注本”改从汪原放本称其“存年三十一岁”,就合情合理。又如《水浒传》描写武松打虎的第23回,容与堂本、杨定见序刊本等都说武松在“三碗不过冈”小酒店豪饮了十五碗酒。但据前后所述其饮酒过程合计,他一共饮酒十八碗。“校注本”《水浒传》遂据贯华堂本改“五”为“八”,并出校记,于是事理皆通。总之,诸如此类的校勘、改正、核定,不违背原作者的初衷,又能为一般读者的阅读使用扫除了文字语句的误陋,于是文通字顺,合情合理,对专业研究人员深入考订也提供了一些帮助。

  应该说“校注本”四大名著的注释,也是面向一般读者注重于普及的。四部小说的注释风格与体例不尽相同,总的看来,《西游记》注释简明;《水浒传》注得最详;《红楼梦》兼顾典实与民俗的考证;《三国演义》兼顾史实的考订。这些都是中等文化水平读者所需要的。

  且看《红楼梦》第19回,既有对“明明德”“禄蠹”等经典名词短语的训释,也有对“家生子儿”“卖倒的死契”等清代家奴法制的考查;既有对“掷骰子”“行酒令”等民俗游戏的介绍,也有关于《丁郎认父》等戏文的简介;最后还用四百余字专门探讨了“腊八粥”的来历。注释内容全面丰富,切实可用,有助于普通读者深入理解原著,读懂原著。但与学界公认的《红楼梦》最佳注本——北京师范大学启功教授领衔校注的《红楼梦》版本相比较,可见“校注本”出注条目少而精,一般典故只撮述大意指明出处,而不引原文。二者注释风格与内容有同更有异,如《红楼梦》第四回,门子向贾雨村介绍的“护官符”有云:“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北师大注本据《太平广记》卷四一八引《梁四公记》及卷四一九引《异闻集》,备述东海龙宫珠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不可殚言”,再以龙王向金陵王家借白玉床事,极言王家的豪富。“校注本”则只引述《梁四公记》,且不引原文只述大意,未备举龙王有哪些具体的珠宝,只强调龙王没有白玉床而向金陵王家求借的事实,反衬王家富过龙王。注释的侧重点不一样,北师大注本适于专业读者的全面考证,“校注本”的注释只求辅助读者通读原文。

  《三国演义》关于历史人物,历史典故的注释及难懂的文言语辞的解说,皆为易事,难的是与历史事实的比照探求。如该书第29回述孙策不听劝阻而怒斩于吉,导致自己身亡的故事,整理者就考证“于吉可能是干吉之讹。”并据《后汉书·襄楷传》李贤注引《江表传》,比照孙策杀于吉的故事,二者情节雷同。整理者又指出“罗贯中虚构了于吉祈雨及死后显灵等神奇细节”,这就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孙策结局的前因后果,及相关故事的来历与演变历程。同一回有“太平青领道”一条注释,也据《后汉书·襄楷传》指明其为“太平青领书”之讹,并对该书有个简介。这不仅有利于通读原著,还可佐助专业人员的进一步钻研与考证,不但对普通读者有助,对专业人员也有利。

  《水浒传》对文言俗语的注释,对行话隐语的解说,对虚词活用的提示,对人名地名的介绍,均极其详尽,但不引典故原文,注释文字简明扼要,更适宜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大众阅读原著,甚至喜好梁山故事的娃娃们,初中学生也可读懂,不再有文字障碍。

  《西游记》出注条目的比例相对少些,但遇重要典故及难懂文言语汇,也不惜笔墨予以详注,如第48回有关于雪景、古画的几段骈文描绘,这在以神异故事为特征的《西游记》中并不多见。既用景物描写烘托神异故事,整理者便对写景文字中的典故、语辞给出十几条详注考证,其中涉及张元《雪诗》等古典诗文的化用,晋代孙康等历史人物的简历,陆凯江南寄梅的典故探原,“丰年祥瑞”的俗语解说,等等。可见整理者也是颇下了些功夫做出考查的。

  (作者为中华书局编审)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