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旅游的收获(王生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15日09:01 来源:甘肃日报 王生瑞

  这部《旅游记》,可谓旅游生活的产物。对于这部书,不是我要写,而是故事要我写。

  20世纪60年代以来,命运和机遇,让我走出机关,从农村到城市,从省内到省外,从国内到国外,游览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及亚洲、北美、西欧一些国家。从中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淳朴的乡风民俗,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异国他乡的山山水水、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开阔了胸襟,拓宽了视野。

  在这漫长的旅程中,与旅伴们一起,或骑毛驴骡马,或坐汽车火车,或乘轮船飞机,或徒步跋涉,时而若一个行者,走到哪里,住到哪里,吃到哪里;时而像一只候鸟,翱翔于高空,俯瞰一路的自然风光;时而又像一条航船,航行在汪洋大海中,经受大风大浪的颠簸摇晃,于旅途中目睹耳闻了沿路的景致和逸闻趣事,领略了个中哲理。这些旅程,间接和直接地影响着我的生活、立场、心灵及待人接物的态度。

  旅游让我见世面、长知识、开眼界,旅途里不知不觉,将天下大事装入心中、国家忧患记在心头,感人至深,获益匪浅,毫不夸张地说,周游神州及世界,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茅塞顿开。旅游既是现实的生活,又是精神的浪漫,既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人生历程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等于在人世上走了一趟,旅途便是人生,人生即是旅途,使我得以从文化意蕴的高度、广度、深度理解社会发展规律、人生命运。

  往事难忘即成书。壮丽的山河,一件件趣闻轶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新颖别致的民风民俗,风格独特的生活细节,割不断,放不下,绕不开,打下了一个个问号,促使自己寻找答案。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像梦境一样,若一团乱麻,必须从茫茫迷雾中形成主题,从浩如烟海中理出头绪,在众多人物中概括出小说角色,以及恰当地反映旅游生活的细节。于是,白天思考,睡在床上也思考,以致造成失眠,又在失眠中思考。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8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旅游记》,终于浮出了水面。

  这部小说的创作中充满曲折、坎坷与艰辛,可谓老牛负重、任重道远。一方面因为工作量大,要耗费较长时间,又是个细活,须精雕细琢,克服重重困难。另一方面,自己年逾古稀,一旦拖下去,就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快不得,又慢不得。为了完成写作任务,一方面见缝插针,与时间赛跑,另一方面又不能赶急图快,要克服矛盾心理。

  写人性,揭示灵魂深处的精神世界,离不开继承和创新。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历史条件构成紧密的文化关系;每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是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合力的结果。每个人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因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性格,人与人的交往中讲究仁爱、诚实、守信。丢了传统会乱序,照搬西方的一套也行不通。只有继承传统、反思传统、重构传统,才能反映角色的性格特征,民族的情怀。有鉴于此,我从旅伴中概括、典型化,塑造了赵济仁这个形象,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和谐团结、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

  相应的,还塑造了其他的形象,诸如参与旅游的导游、讲解员及其他旅伴。从他们的矛盾、纠葛、言论、行动中反映了旅游行程,旅游生活,讴歌了壮丽的山河,回顾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反映了纯真朴实的民风民俗。

  生活之树是长青的。我虽然年逾古稀,若在老树上发出了新枝,从新时代潮流中撷取了生活的浪花,形成了文学作品,把它奉献给社会,是我的心愿。

  (《旅游记》,王生瑞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