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人类如何诗意地栖居(林颐)

——读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大灭绝时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10日10:08 来源:河北日报 林 颐

  1962年,在《寂静的春天》这部“现代环保先锋作品”之中,蕾切尔·卡森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小镇:“到底是什么使得镇子里的春天之声沉寂下来呢?”时隔半个世纪,美国科普作家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的《大灭绝时代》(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叶盛译)同样引发热议。伊丽莎白问道:“那些蛙发生什么事情了?我们再也听不到蛙叫了。”两位作家仿佛隔着时空对话:假如春天不再鸟鸣啁啾,夏夜失去蛙声虫吟,我们的生活里,还能有些什么?

  我们生活的地球曾经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地质变动、自然天灾,每一次,地球都会失去一些生物,比如恐龙;每一次,也总会有新的物种繁衍生息。地球上的生命在漫长的时间里相安无事、演化渐变。但是,“当世界改变的速率快于物种适应的速率时,这些物种大多会崩溃。”伊丽莎白如此说。她讲述了十三个物种大灭绝的故事,发生在第六次大灭绝时期,也可以称之为全新世大灭绝,或者更有冲击力的新名词:人类世——德国科学家保罗·克鲁芩演讲时脱口而出的这个说法,已经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认可。

  蕾切尔当年试图打破寂静,遭到了四面楚歌的围攻。到了今天,虽然人类依然不惜牺牲环境来换取利益,但我们终于渐渐学会了聆听自然的声音。在蕾切尔的时代,“生物圈”和“生物多样性”这样的词是罕见奇特的术语,到了伊丽莎白所代表的我们这个时代,则几乎人人都懂得“人类中心主义”的危害。《大灭绝时代》被《纽约时报》评为2014年度十大好书,并获得2015年普利策非虚构类作品奖,也显示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倡导,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其实这句话在当时,针对的是工业社会中越来越严重的工具控制下的人的“技术地栖居”。欧洲的技术——工业的统治区域覆盖整个地球,诗歌中所呈现的大地和天空已经消失过半,人类和自然的亲密关系也遭到忽略和摧毁。人类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并非都是幸福,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灾难、隐患和数不尽的生态噩梦。经典影片《广岛之恋》运用真实的黑白镜头,开头一幕呈现脑袋硕大的婴儿、满脸疮疤的妇女,浑身霉点的老人……如果说,这是人类战争所引发的恶果,那么,其他生物乃至整个自然界又何其无辜呢?伊丽莎白问道:“在我们亲手制造的灭绝事件中,我们自己会有怎样的结局?”悲观地说,最大的可能性是人类最终被我们“对于生态地貌的改变”所消灭。

  《大灭绝时代》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人类世的惊人特征之一就是它在地理分布原理下所造就的乱象。如果说高速公路、无树林地带以及大豆种植园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孤岛,那么全球贸易和世界旅行又带来了相反的后果:它们否定了最遥远岛屿的遥远性。”伊丽莎白以克制的激情描绘她所看见的:巴拿马金蛙、美洲乳齿象、地中海射线帽贝、苏门答腊犀……这些生物,有些已经消失,有些即将消失,那么我们人类又有何资格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环保运动并非反现代化、反工业化,它旨在提醒我们,“互惠利他”是所有生物共存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之前,蕾切尔大声疾呼“与其他生物共享我们的地球”。如今,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用更多鲜活的例子再次呼吁“人类也可以是有远见的、利他的”。人类必须克制欲望,学会与其他生物分享这个星球,只有这样,潘多拉的魔盒才会关闭,灾难才会远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