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终此一生 摆脱他人的期待(文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10日10:04 来源:深圳特区报 文心

  书名:无声告白 作者:(美)伍绮诗 译者:孙璐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 文心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悲剧,往往并没有明确的起点,它是日常小事的集结,是无数偶然的河流汇成的必然结局。在一个没有人犯错,人人都值得同情的故事里,人人又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读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用时6年写就的处女作《无声告白》,会令人有一种近乎窒息的疼痛。全书以一个女孩生命的终结开端,在时间的顺序与倒序间灵活切换,三代人的命运被切割成一个又一个的片断,却又沿着一条命运的隐秘河流,最终扣成了一个悲凄的生死结。全书并没有飞扬的文采,也没有铺排的大事记,作者洞微烛暗的笔触,有股穿透人心的力量。突如其来的死亡,撕裂了一家人苦苦维系的和谐外衣,露出了大家各自孤独、各自痛苦的残忍真相,倒逼着她们在寻溯莉迪亚死亡之因的同时,重新审视自己、彼此,以及过往的生活。

  该书女主角莉迪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正是这万千宠爱,令其不堪重负。在他们表面的琴瑟和鸣之下,其实隐藏着巨大的认知分歧。种族、婚姻、生命意义、人生道路、个体尊严,这些看似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东西,实则却每时每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形成了一把隐形的命运之锁。

  父母分裂的期望,种下了莉迪亚的悲剧之因,而生活中的阴差阳错,又一次次将她推至孤独绝望的谷底,结出了死亡之果。她不想每天强颜欢笑,不想假装喜欢物理、假装与同学关系融洽、假装自己很快乐……负累生活中,她已然忘记了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她爱父母,但这份爱太沉重,沉重到她已经负担不起,沉重到因爱生怨,因怨生恨。当哥哥即将奔赴大学之门,当她发现家庭越来越多的秘密,莉迪亚以与邻家男孩厮混作为放松自己、报复家人的手段,然而邻家男孩又另有秘密……这世间没有一种救赎可以止步于报复。当最后一根精神稻草,压倒了莉迪亚,潜伏多年的家庭危机,终于以排山倒海之势爆发。

  我理解母亲玛丽琳的痛楚,女人如花的生命止于结婚生子的那一刻,有了家庭的羁绊,女人所有的梦想、才华都要零落成泥,而一个长相酷似自己的女儿,无疑是母亲希望的延续。我亦理解父亲詹姆斯渴望的社会认同,他少时的经历,令其对“种族偏见”带来的痛楚记忆犹深,他不想孩子重蹈他的覆辙,再经历一遍他曾经受过的伤。然而,来自父母错位偏执的爱,却造成了对孩子永久的伤害。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伤痛,每个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全心付出,然而这一曲相互付出的合奏曲,奏出的却是一曲悲伤、沉痛的乐章。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充满了悲剧色彩,包括莉迪亚的妹妹小汉娜,她生活在姐姐莉迪亚的阴影之下,父母、哥哥、姐姐、长期的忽略,令她在情感上孤苦无依。小小年纪小心翼翼,她祈祷爱、渴望爱、呵护爱,而直到家庭发生悲剧之后,她才慢慢在父母心中拥有了一席之地。然而这样的爱能持久吗?她会否成为第二个莉迪亚?

  全书最终以温暖的笔触结尾,仿佛满天乌云在爱的力量下已然散尽,然而我却无论如何无法在释卷之时同时释然,因为悲剧的症结并未打开,那片刻的温存怕也是昙花一现。

  伍绮诗的这部处女作,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原因便在于她写出了很多人心中难以言说的隐痛。不能做自己,一生围绕着他人的需求而奔忙,是大多数人生活中的常态,当我们习惯了戴面具,习惯了在应该微笑的时候微笑、在应该欢喜的时刻欢喜、学会了接受别人强加给自己的命运,其实我们便已经迷失了自己。不管是少年时的伤痛,还是成年后的无奈,这些无形的伤痛,其实会伴随我们一生,甚至会“遗传”给后代。捧读该书,让我在黑夜中无法安眠,一遍一遍审视自己的过去、今天和明天。生命短暂,实在是来不及消磨,一麻木青春就过了、一认命一辈子就过了,要做真正的自己,才不枉人间走一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