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乡贤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守望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03日10:15 来源:解放日报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主持人曹可凡   三百多位现场观众悉心聆听。

  嘉宾小传

  既能对当下的最新科技信手拈来,又能就中国的传统文化侃侃而谈。他就是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一直思考着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用文学理论来审视社会的各种现象。

  2014年,他提出“用乡贤文化滋养主流价值观”,引起广泛共鸣和热议,让社会对乡贤文化的当下意义有了新的理解。

  曹可凡:刚刚赵丽宏先生用非常动人、诗意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情怀,特别讲述了他在崇明时,当地纯朴的民风给了他无数创作的灵感。的确,很多的文学家都是从故乡获得艺术灵感的。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家莫言,他的小说和小说里的主人公,都离不开自己的家乡山东高密。也正如著名的文学家福克纳所说,他的文学视角,永远在于那邮票般大小的故乡。

  远离家乡千里万里,但是每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故乡都有着深切的情怀。

  前不久刚刚谢世的102岁高龄的著名文化学者张充和,1948年离开中国远渡美国。但是在遥远的他乡,她始终牢记祖国的传统文化,以一己之力,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她的主要着力点是昆曲和书法。甚至在晚年,张充和依然以昆曲作为她怀念故乡的一种方式。弥留之际,她稍有清醒时,嘴里哼出来的就是“水磨腔”,是原汁原味的昆曲。

  当年,沈从文先生的表侄,著名画家、文学家黄永玉先生,在沈从文先生的墓碑上这样写道:“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而他本人也是这样。虽然黄老先生今年已经92岁高龄,但是作为画家,他每天没有把最多的时间花在宣纸上,而是花在他的小说上。因为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讲述他从小到大在湖南湘西的生活。一位92岁的老人,为什么愿意每天花上几个小时,写自己的童年和故乡的故事?我想故乡的情结在他心中一定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接下来为大家演讲的嘉宾,他很早就提出要用现代视角和现代眼光,来审视传统的乡贤文化。他认为,乡贤文化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欢迎张颐武教授!

  乡贤正是中华民族最基层的治理末梢,是社会不断变化中那根不变的“定海神针”

  传统的社会治理中,县以下不设衙门,没有政府机关。那么乡村怎么治理呢?靠的就是乡贤。

  刚刚赵丽宏先生的演讲,让我知道中国乡土文化是怎么样培养出一个乡贤的——老妈妈把一本历书传给他,让他走得越远,和家乡之间的联系却越近。这正是乡贤文化最重要的内涵。

  一般而言,人类社会扩大到一定的规模后,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社会组织。在中国的社会组织里,乡贤一直起着关键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乡贤首先是传统农业技术的掌握者。他们熟悉季节的变化、播种的节奏,指点大家播种收割、进行农事。因此对农耕文化来说,乡贤有着很高的指导地位。

  更进一步说,乡贤为社会的道德伦理价值提供了支撑。中华民族的治理方法历来非常独特。传统的社会治理中,县以下不设衙门,没有政府机关。那么乡村怎么治理呢?靠的就是乡贤。

  我们一直依赖血缘。宗族关系建构起儒家的基本伦理。在这种人际关系中,社会迫切需要有经验、有智慧、有道德的人,给予精神上的滋养,维护社会的秩序。乡贤正是中华民族最基层的治理末梢,是社会不断变化中那根不变的“定海神针”。有了这股稳定的支撑力量,社会才能更加井然有序地发展。

  到了近代,中国在100多年里,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这场令人震撼的变局,我们勇敢地走到了今天。21世纪,又有学者提出,近十年世界似乎又将面临一场变局。由西方文明主导的历史,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核心就是中国的崛起。

  今天,中国成为一个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工业化,给农村、也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变化。比如在河南郑州的富士康公司,来自河南农村的那些小伙子、小女孩,在那里每天生产苹果手机。所以,当我看到苹果公司CEO库克在发布会上拿起苹果手机时,心里不禁莞尔——这些都是河南人生产出来的。

  中国改变了世界。可是我们自己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今天,如何寻找自己,成了最大的挑战。也正是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中国乡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空心化”问题。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乡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与此同时,乡村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复杂的变化。

  而我认为,面对这些变化,乡贤与乡贤文化在今天又有了新的意义。

  今天,价值观的迷茫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对乡贤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的乡贤,不仅是过去饱读儒家诗书的文人,更是有着新的全球意识、了解西方文化又了解中国传统的人。

  100年来,现代政府机构已经延伸到乡村。对基层社会治理而言,传统乡贤需要承担的功能,今天似乎已无必要。但是今天,价值观的迷茫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对乡贤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贤在农村重建的过程中,在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中,起着尤为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把这些作用归纳为三个比喻。

  第一,乡贤是“黏合剂”。他们能把原本外出打工、离开家乡的人,和本乡的人重新黏合在一起,重新凝聚认同。

  对家乡的认同,历来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是从家族认同,到乡土认同,再到国家认同。刚才的演讲中,因为一位送历书的老奶奶,赵丽宏先生对家乡有了一份永远的记忆,此后他在任何地方,走得再远,仍然把崇明当成家乡,当成自己的根。这就是乡贤形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是一个温州人,但我生长在北京,听不懂父亲的温州方言。每次父亲和乡亲在家里聚会,我听不懂他们的乡音时,就觉得非常尴尬。我看到父亲充满感情地和他的老朋友紧紧握着手,用我不熟悉的方言,聊着关于家乡的故事。这时候,我会有一种冲动,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漂在都市里的人,愿意学习温州的文化,了解自己从哪里来。

  有了黏合剂,中国人走得再远,都会像风筝一样不断线。全球化的今天,几乎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我们的同胞。他们一直保持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因为有这些“黏合剂”,把他们黏在一起。

  第二,乡贤是“转换器”。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现代的法律制度以西方契约精神为核心。这套法律制度怎样与中国传统的乡土人情无缝融合,恰恰是中华文明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需要“转换器”。

  今天的乡贤,不仅是过去饱读儒家诗书的文人,更是有着新的全球意识、了解西方文化又了解中国传统的人。他们在经商、创业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当他们回乡时,愿意把这些经验传授给自己的乡亲,让乡亲们可以融合中西文化,适应剧烈变化的全球化进程。我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尤其需要这种内部的稳定性。

  第三,乡贤是“安全阀”。时至今日,中国农村的变化可谓剧烈,各种价值观、伦理观碰撞交织。比如说中国传统的孝道,现在正面临冲击。

  中国传统观念中,老人一定要有子女尽孝。因为年轻时,他们管子女管到底,等他们老了,子女也要管他们管到底,养老送终,这就是中国文化,提倡我管你、你管我的孝道。有了这样的理念,今天的老父老母一般都愿意帮子女带孙辈,这对年轻人的劳动力是很大的解放。

  然而在西方,很多学者的太太,本来都是优秀的学者,但她们一旦怀孕以后,只能回家带孩子,就是因为没有父母给他们支撑。因为西方社会中,我不管你,你不管我,也是一种伦理。年轻人到18岁以后,父母就不管了。等到父母老了,他们也不要求年轻人管。

  可是现在,中国的家庭伦理出现了一种价值的错位。中国年轻人希望父母管自己一辈子,因为中国父母历来是管到底的。但等到需要年轻人养老人时,他们又不愿意管父母了,会借口说,你看西方老人,年纪大了就自己住养老院,从来不需要子女操心。

  当中西价值观剧烈冲突时,哪一个对我们有利,我们就选哪一个。面临这种错位时,就需要有一个安全阀,一个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因而,乡贤的号召,乡贤的楷模作用,在此重新有了意义。

  乡贤文化是一种价值的传承、社会的支撑

  有了这些乡贤,当我们走出去时,会感到心安,感到这个社会是牢固的,自己的家乡是安定和谐的。无论走得多远,都有一些守望者,在凝视着我们的背影,在背后做我们精神的支柱。

  中国人最重故土。在印尼、缅甸,中国的同乡会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在北京,历来都有很多同乡会馆,比如绍兴会馆培养出了鲁迅。

  乡贤的核心正是对故乡的一份爱。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社会的伦理秩序不仅依靠血缘,乡里乡亲是超越血缘关系的一份认同。当中国社会经历了100多年的变局后,在乡里基层始终有一种不变的力量存在,这种力量就是以乡贤为中心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让中国人不管走到哪,只要听说是同乡,一般就会愿意帮助他。走得再远的人,在同乡人群中也总能找到一份慰藉。

  今天,中国文化又到了一个历史的变迁点上。面对历史契机,我们又开启了一次文化自觉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乡贤把传统的文化和精神教给年轻人,我们的下一代就难以有凝聚力,甚至会缺乏走向未来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乡贤文化是一种价值的传承、社会的支撑。

  我发现,中国的很多年轻人,看到辽宁号航母很激动,看到飞船登月很激动,看到一带一路的未来很激动。他们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这说明,100多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丧失自己文明复兴的愿望。而机会,从未像今天这么近过,所以年轻人相信,中国未来会走得更远。

  事实也确实如此。中国劳动者走向全球,但依然怀揣着“离土不离乡”的情感。中国年轻人留学回来,带回各种科学技术和新鲜的理念,寻求改变自己的同时,也在改变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他们身后总有一些默默无言、凝视着他们的背影、给他们支撑的中国人,那些就是乡贤。

  有了这些乡贤,当我们走出去时,会感到心安,感到这个社会是牢固的,自己的家乡是安定和谐的。无论走得多远,都有一些守望者,在凝视着我们的背影,在背后做我们的精神支柱。即使全球的秩序、价值、伦理正处在重整的过程中,但中国人走向未来的道路,却依然坚定,充满希望。这就是乡贤的力量,乡贤给了我们安定踏实的感觉。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化需要脊梁。有了脊梁,我们才能站得更直,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中华文明靠这股力量生生不息,五千年来没有衰败灭亡。今天,中国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中,依然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需要这股力量。它就在我们的乡村。乡贤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