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光的诗学——王学芯诗集《间歇》读札(何言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01日09:44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何言宏

  王学芯居江南,写诗,性格豪爽、魁伟,诗却很细致,常于细致之中俯仰万物,体察日常。读他的诗集《间歇》,不仅感到诗的丰富,更是发现他的诗歌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与美学,一种生动、明确甚至是不无锐利的诗学,已经在其诗中呼之欲出。

  《间歇》中的诗作题旨丰富,江南的湖泊、河流和雨水,以及江南的树木、田野和村落,还有江南的日常生活与诸般场景,均有丰富的书写。同时,还有不少诗作写了海,写了江南之外的很多事物,在这些诗作中,海的涌浪与狂风(《涌浪》《海边狂风》)、日常生活与人生感悟(《日常的疲惫》《幸福时光》《日子》《午餐》)、个体生命的体味与咀嚼(《生命》《塔》《一双不穿的旧鞋》《梦语》),还有亲情(《最后的母亲》《重症病房》)、生态意识(《黄昏的溪马小村》《工业之后》《那湖滩三十米外》)……

  《间歇》中的很多诗作中都经常会出现“光”的意象。正如其中的《梦语》所写到的,我经常会遭遇“突然一道穿透的光/令人惊异”,这些“突然”的光,不仅会照彻我们的内心,更使诗境与诗意充满了光辉。“光”在王学芯这里具有了某种核心性的精神意义与诗学地位。王学芯的诗学,莫非就是“光的诗学”?

  我喜欢那些有“光”的诗篇。对王学芯来说,无论是在白天(《午后蜃景》),还是在夜晚(《夜晚的大雪》《夜路小记》《夜归》);无论是在黎明(《黎明过程》),还是在黄昏(《下午5点的城市》);无论是在山野泽畔(《行走山间》《伫立山坡》《夜宿深山农家》《油菜花开》《清晨的田野》),还是在现代都市(《古城落日》《坐在台北的街边》《暴雨中的街景》),他都能注目于“光”,捕捉到“光”,并以这些“光”来洞穿和辉耀整个诗篇。有时,王学芯的“光”来自“灯”(《夜归》),来自“雷电”(《暴雨中的街景》),有时则会来自叶的明亮(《葱绿涌来》)和花的灿烂(《油菜花开》)……

  在《间歇(一)》中他写道,“向着山林 或天空 或巨大的岩石/我抬脚 看见台阶边被吹动的/茎叶和花 这是石缝间一种开花的生命/它金黄的小花/把台阶照亮/而台阶和天空下的岩石连在一起/那些细小的花/有光芒的嗓音”。这些“细小的花”不仅有着“光芒的嗓音”,还有着非常强韧和伟大的力量,正是这些小花“剥开石缝把岩石提起/用自己的一点小光/改变了石块的硬度以及/整个庞大的山林”。王学芯很善于以他的“光”来洞穿黑暗,照耀那些灰暗的事物,以此来创造一个温暖、明亮、充满诗意的世界,使我们时或虚无、时或灰颓、时或陷于庸常的内心骤然生动,获得诗意的澄明与提升。这不仅是王学芯“光的诗学”精神的层面,也是他所经常使用的技艺与策略。

  王学芯作品中的“光”最为多见的,还是来自于太阳。日出日落,晨光夕照,阳光下的种种事物、种种细微和复杂的内心感受,是王学芯最多书写的内容。在《黄昏的溪马小村》中,王学芯以一轮“孤悬山岗”的“黄昏的太阳”营造了一个无比巨大与安全的世界,它使我们远离恐惧、远离死亡,远离造成我们生态灾难的“蓝藻”,从而将我们很好地“保护”。王学芯作品中的“光”,虽然不像其他一些诗人那样具有超验意味甚至宗教色彩,但仍然高于日常、超越于日常。王学芯的诗歌世界,是一个明亮的世界,超越性的世界。

  《间歇》前后都附有“首诗”与“尾诗”,他将《间歇》中的120首诗作比喻为120张叶子,这些“自信的树叶采集光明/完整地在宁静中闪烁”。同样是在这两首诗中,他很明确地指出,这些树叶和这些树叶所赖以获得生命的树,实际上是长出于“一座喷泉”,一座来自于王学芯生命间歇的喷泉。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也终于明白,王学芯的“光的诗学”和他的诗作中经常会出现的“突然一道穿透的光”、那些源源不断地照耀着我们、澄明和提升着我们的奇异、温暖和明亮的光,全都是来自于王学芯的生命,来自于王学芯的精神深处。我以为,这就是王学芯“光的诗学”的最基本的内涵,也是王学芯诗歌最为重要和最独特的价值。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