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以悲悯的手撕开城市的疤痕(赵瑜)

——许台英《怜蛾不点灯》阅读小札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26日10:02 来源:中国作家网 赵 瑜

  城市是个特殊的场域,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城市必会有几段关不掉的音乐,而听众却住在不同的时代或地域。台湾女作家许台英在《怜蛾不点灯》里, 找了一个经历过生死磨难的乡村老妇甄嫂作为听众。这音乐,让她想起年轻时逃难时的枪声,她和一起逃难的万姐将衣服脱下来拧紧,塞进被子弹穿破的船仓洞,一 直用手堵着,仿佛一辈子的力气,都用在几个船洞里。

  那不仅是被子弹穿透的洞,也是甄嫂人生的漏洞。到台湾后不久,甄嫂的男人殉职,留下三个孩子。许台英这样写甄嫂的凄凉:“像甄嫂这样环境差点的母亲,就是个针包——反正儿女是债嘛,不任他们刺来戳去,又能如何?”

  《怜蛾不点灯》开篇便是死亡送别,甄嫂从乡下到台北为万姐送行。当初,逃到台湾的十几个人商量好要埋在一起,而万姐死后,儿子坚持将母亲葬在台北,说是方便扫墓。当初16人的“望乡会”,到了万姐这里出现断裂。

  在乡村语境下,16个共患难过的人成立“望乡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死后都进同一个庙,而城市文明轻易地让乡情解散。甄嫂也面临着被城市文明侵 略的境况,再婚后,她和甄警员生的女儿出嫁4年后,女婿出钱,甄警员补贴了些退休金,合买了新公寓。甄嫂却住不惯电梯房,每天都要回自己住的小村庄一趟。 在甄嫂的生活逻辑里,城市意味着隐私空间的狭窄。甄嫂的新居卧室与邻居家阳台相邻,每晚,那人家阳台上的灯光通亮,直把甄嫂的梦境取走。不仅如此,邻家姑 娘是个舞女,常带一些恩客回家,给甄嫂带来无穷噩梦。

  如果城市文明是陌生人之间的相处,那么乡村是相守而不变的熟人社会。在小说《怜蛾不点灯》里,乡村安宁多了,万姐去世后,乡村泥水匠趁万夫子还没回家,连夜修整好,怕万夫子回来再修吵着他,这种体贴充满人性的温暖。

  除了守望相助,让甄嫂留恋的,还有在旧乡村里她和前夫以及孩子共同生活的光阴,这几乎是一个女人的寂寞药方。然而,城市文明对甄嫂的侵蚀方式是,老公甄警员被风月酒店返聘,在门口把风,哪知,某天晚上流氓打架,甄警员上前去拉,被捅了几刀,死了。

  临死前,甄警员留下话,他用这些年挣下的钱在城里的墓地买了个鸳鸯墓。本来和“望乡会”的难兄难姐们有约定,甄嫂死后是要和前夫合葬在村庄的小庙里的,没想到,她却如在尘世里的飞蛾,找不到属于她的那盏灯火。

  许台英是天主教徒,在小说里,她的悲悯随处可见。小说集里所有作品都有城市生活的价值观侵略以及作者对乡村文明的怀念,而乡村文明的底子,多是人心向善和互助的精神光泽。

  小说集里的其他篇目也多关注底层人的生存痛感。比如《陶俑》,细描一个威权极重的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望,并最终导致孩子离婚的悲剧。虽然没有乡 村文明的反衬,却书写了城市底层人士对成功者的反抗。小说中,许台英以另外一种悲悯观照着主人公,最终让他忏悔,获得人性的升华。

  《怜蛾不点灯》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但在当下大陆的语境下读,也感同身受,许台英笔下台湾的底层断裂,和如今北京上海等城市蚁族的生活背景又有何差异呢?许台英带着悲悯揭开了城市的疤痕,让我们觉得疼痛的同时,还怀有被治愈的希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