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文学批评中的“寻美”历程——读李德南批评集《途中之镜》(廖令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26日09:56 来源:中国作家网 廖令鹏

  如果一个批评家立志于以批评为事业,那么他必须尽早开辟批评的疆域,在那里与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互联互通,用心经营。李德南新近出版的批评集《途中之镜》让人看到了这位“80后”批评家为文学评论的开埠所作出的付出和积累。

  李德南充满批评的热情,他主持《创作与评论》杂志“80后文学大展”(后更名为“新锐”)和“对话70后”两大栏目,陆续把有实力有代表性的“70后”、“80后”作家纳入批评实践当中,推出了一大批青年作家及作品。除了热情,他还有批评的激情,与王威廉、周明全、陈劲松等青年批评家和作家对话时,批评影响的焦虑被抛诸脑后,年轻飞扬的心灵交相辉映,纵横中外的妙论起伏澎湃,形成了《代际视野下的“80后”文学》《在现实面前,文学化的抒情是无能的》《在通往批评与写作的途中》等神采奕然的文章,展现了一个意气风发、激情四射的批评家风采。

  李德南有着广阔的历史视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的经验与可能性——以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为例》这篇文章当中,他比较系统地梳理了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几大脉络,分析了其中的理论源流,道出了其中的未尽之意。《从去历史化、非历史化到重新历史化——新世纪小说叙事的实践和想象》一文,李德南从新世纪小说的路线图中戳到了文学与历史两者之间的痛点,指出新世纪小说应将“地方性知识”放置在一个更大的思想场域中进行观照,并凭此构建起中国自身的现当代历史。在《在新的文学机制和时间境域中诞生——“分化时代”的“80后”小说》中,他试图从分化这个独特的视角厘清“80后”小说的生产机制。在《途中之镜》中,我们看到很多批评都试图以历史的眼光予以审视与追问,这是很难得的,也是“80后”批评家非常宝贵的“批评的自觉”。

  李德南建立了自己的批评尺度。较好的专业素养使他能够理性地对待文学批评,能够对作品进行合情合理的阐释。对于陈晓明、刘震云、格非、弋舟、马拉、王十月等不同代际的作家和批评家,他是“同情的理解”;对郑小驴、孙频、蔡东、冯娜等“80后”作家的批评,他是“理解的同情”;而对于史铁生这位当代重要的作家,他更多的是在理解和同情之上建立一种超越时空的共情,把史铁生的现实世界、精神世界和永恒世界融入到自己的世界中加以观照。这样的批评不仅是一种纯文学意义的活动,更是一种命运的托付与存在的方式,一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求索。这不仅是一位青年批评家的批评生活,也是批评的尺度。李德南懂得用自己的尺度来衡量批评对象,擅于在严谨的论述中悠游自在。

  李德南的批评意识非常敏锐。比如他对王威廉的批评。王威廉是“80后”作家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思想深邃,现代性很强,形式也比较先锋,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空间。李德南敏锐地抓住了“现代性的省思”和“叙事美学”这两个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批评,从单篇作品到系统论述,从学术交流到生活交往,从文学到哲学,甚至到人类学等。我很赞赏李德南这种顽固的敏锐,他显示出了一个批评家为了激发自己的敏锐而不断地保持各种形式的对话与交锋。

  此外,李德南有批评的情怀。何谓批评的情怀?在一次讨论中,他曾严肃问道,“‘酷评’会不会预设立场,而预设立场会不会损害那些我们仍然未知的东西,那还是不是真正的批评?”在《途中之镜》中他也提到,“在‘求疵的批评’和‘寻美的批评’两种批评模式之间,明显倾心于后者。”可见,李德南的文学批评实际上是寻美的历程,他的文学批评更多地体现为理解、包容、平等与开放。

  另外,李德南说很喜欢“隐秘的火焰”这个意象。火焰温暖、明亮、驿动,是一种情怀;而隐秘更易沉潜、专注、理性,是一种情理。融汇情理的情怀,才能恒久地保持下去。作为同时代的批评家,他对“80后”作家的问题直言不讳,“作为一个写作者,确实需要有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在时代给定的语境中进行更为极致的创造。”言下之意,“80后”作家不能吃老本,而要立新功,不要无谓地重复,而要有自己的创造。这种见解对于青年批评家亦是有益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