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也许,不仅仅是因为爱情(颜家文)

——张兆和与沈从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23日09:47 来源:文汇报 颜家文

  沈从文是1928年初从北京经海路到达上海的。在上海。光靠写作混不了饭吃,徐志摩说你去胡适那里教书吧。

  胡适在中国公学当校长,正想改革大学的文学教学,加强创作课程。这不,现成的一个短篇小说创作高手送上门来了。那时的沈从文一年可以发表七八十篇作品,好的年头可以出版四十多部小说。他理所当然地走上了中国公学的讲台。

  然而,他的第一堂课可能确实不太理想。从而演绎成了文坛上一件有趣的轶事。说他走进课堂十几分钟说不出话,最后只在黑板上留下一行“见了你们这么多人,我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漂亮板书,就出了教室。这事,不知可信度如何。

  也许是来听课的太多,一个发表了那么多小说的却只有26岁的年轻老师来上课,在学校里还不成为新闻?下面是黑压压一片。也许是台下有一双让年轻教师太着迷的眼睛,以致让这个小说家乱了方寸……

  其实,沈从文讲课究竟如何,最了解全面情况,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校长了,胡适后来在日记中写道:“从文在中公最受学生爱戴,久而不衰。”这十五个字的校方鉴定可不是能轻易得到的。

  一个健美、苗条、雅致,有着瓜子脸形和栗色皮肤的女孩吸引了沈从文。她就是张兆和。

  一封一封的信,狂轰滥炸,他内心里的那种湘西人独有的倔强与霸蛮劲儿上来了。这种近乎疯狂的追求,在学校里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大家都熟知的是,张兆和找到校长胡适告了沈从文一状。

  这个少女真是那么决绝的人吗?

  年轻的沈从文可以说是俊秀的。白净的国字脸,眉清目秀。直挺的鼻梁上架着的眼镜更增添了他的优雅。在北京,据说某美女作家见他头一句话是,别人说你漂亮,我是专门来看你的。同时作为二三十年代发表小说最多的他在彼一时的文坛上,算是立于群鸡之中的一只鹤了。

  凭这两点,就应该成为年轻女孩的偶像。

  张兆和自然也知道这些。更有那些诗一般的信,其实在她少女的心里还是搅起了波澜的。后来所公布的《兆和日记》里有这样的记载:“看了他的这信……我总像是自己做错了一件什么事因而陷他于不幸中的难过。我满想写一封信去安慰他,叫他不要因此忧伤,告诉他我虽不能爱他,但他这不顾一切的爱却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在我心灵有一天知觉的时候,我总会记着,记着这世上有一个人……我是永远为他祝福着的。”

  “他爱我爱得太深切了。……唉,这一场孽债……这女子知道他是好人,知道他爱的热诚,知道他失恋后将会怎样的苦闷,知道……她实在比什么人都知道得清楚,但是她不爱他,是谁个安排了这样不近情理的事,叫人人看了摇头?”

  “这样不近情理的事”真的是缘分未到?

  时间到了新一个世纪,前年,一位熟悉文坛旧事的苏州朋友黄恽在微博私信里给我发了一个刊载在1937年五月《苏州民报》上的一篇文章的扫描件。文章作者叫戴敦复。有关沈张恋情的一段抄录如下:

  沈从文的夫人是张兆和女士。他们结合也是很有趣的,那时沈从文在中国公学里教书,张女士却是他的学生;沈从文见她非常的美丽,便每天写一封信给她,追求她,不料张女士先有未婚夫了,正在国外留学。于是便把他的信公布出来,这使他是不得不辞职的了。

  但是沈从文仍是不辍地追求;仍是每天写信给她,这样过了不久,张女士的未婚夫忽然在国外又另结新好。于是张女士在愤激之下,便也投入了沈从文的怀抱。有志者事竟成,他们俩终于成了美满的姻缘。

  江浙在清以来就一直是外出留学的青年人很多的。张兆和作为苏州大家闺秀,又在学校里受教育,有几个男青年追求她很自然,若有个留学的未婚夫也不足怪。那样家教的女孩子,有了未婚夫,是不会再理会另一男子的。对沈从文,当然就只能强烈地拒绝了。

  张女士已经有未婚夫的这个说法,是头一次听说。以往的资料里从没涉及过。这事的真伪如何?

  这事是沈从文张兆和结婚以后见报的,有这一说和无这一说,对他们是不会有什么妨碍了。注定它不会起什么风波。但是,居然是在张兆和家乡的报纸上登载这样的东西,而张家在苏州是名门望族,人尽皆知。此事,也不能认为是完全捕风捉影。对这,也没见他们家里人有什么异议。

  作为姐妹的张允和、张充和的文章里从没透露过这方面的意思。作为下一代,当然更不了然。去年,在北京七九八黄永玉的一个展览上,我碰上沈先生二公子虎雏,专就这事问过他,他也是笑着说,从没听说过。

  倒是从张兆和本人的日记里,可以体味到某种的难言之隐。

  而沈先生那些诗一般的信,她都装在一个小箱子里,收藏得非常小心。可惜后来在日本飞机的一次轰炸中全被烧毁。张先生有次和我谈起这个,心里好似有十二分的疼痛。

  也因为追求张兆和弄得心情十分不畅,沈从文离开了中国公学。后来,他去了青岛大学教书。然而,中国公学校园里的那场爱情一直缭绕在他的心头。1932年,30岁的沈从文决心要对这场恋情做个明确的了断。当然他心头仍然留有无尽的幻想。暑假里他坐上了去苏州的火车。

  在他离开苏州后,不几天,张家第一个接待沈从文的张允和给在青岛的“乡下人”发了个电报:允。

  对这一个“允”字,过去的解释,认为一,这是说家里允许了;二,是二姐张允和的落款。姐妹们名字中都有“张”,都有“和”,惟有这“允”是区别。

  去年,我有过一趟周庄、同里、苏州三地游。在同里,我走进了一个婚俗博物馆,里面展示有这一带婚姻的习俗资料。原来同里旧式结婚完婚有八个程序:议婚、合婚、写婚、请期、迎娶、过三桥、拜堂、洞房。其中过三桥是同里独有的,因为同里有一处景点,即三桥,这里有三座石桥相聚,都在不到五十米的距离之内。同里人结婚娶亲的轿子必过这三桥。

  而同里与苏州相距不过一二十公里,现在的同里属苏州管辖。这种旧式婚俗除个别项外,我想苏州大致是和同里一样的。

  这个第一个阶段,议婚,又叫纳采。即男方发现有合适的对象,就请媒人带上礼物到女方家里去说媒,谈婚论嫁。要是女方家有意向,就要求双方互通八字。八字相合,男女两家各自给对方送上帖子。这个帖子叫“允字帖”。在同里的博物馆里有份允字帖原物,形状如同如今的证书,多面折页十六开大小,透过岁月的风尘,从发黄破损的纸上可以看到男女双方的姓名、八字。还有一大一小的两个毛笔的“允”字,分写在两页页面。大概是男女两家各自的允婚见证。

  好一个“允”字,作为有学识的张允和,她在回应沈二哥的电报里还完成了一次江南婚俗的重大程序哩!

  那么张允和的这个“允”字,除了前面两种意义外,就又有了新的,合乎当地民俗的含意了。

  沈从文的这次苏州之行出奇的顺利。与当年在中国公学的待遇有如云泥。张兆和好像没有多少犹豫,就很快慨允。这是为什么?

  第一,正如张兆和以前在日记里写的,沈从文不顾一切的爱感动了她;这二呢?是不是像前面《苏州民报》上说的,那个出国的未婚夫已另结了新好,“于是张女士在愤激之下,便也投入了沈从文的怀抱”?

  张兆和选择了沈从文,仅仅是因为爱情,抑或还有别的原因?无论是哪一种,也都是很正常和合情合理的。岁月之河流得太快,知情人都已不在,根据情理稍作猜测,也无非是一种缅怀而已。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