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求好运”:中国民间故事走向世界(刘锡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19日09:52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刘锡诚

  摆在我面前的这部《一个蕴含史诗魅力的中国民间故事》厚厚的书稿,是老友刘守华先生对一个题为“求好运”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 30年的追寻史。书稿中收入了他本人和好几位世界知名学者同行就这个故事(类型)所撰写的研究阐释文章以及在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口头流传的故事记录文本。作为对这一民间故事(类型)的采辑与研究,本书第一次以全文的形式,向世界广大读者、尤其是向对中国民间文学及其研究成果一向比较隔膜或忽视的西方世界展示了20世纪在中国多个民族亦即在汉语地区口头流传的73篇同一母题的民间故事,标志着中国民间故事走向世界迈出了重要的坚实的一步。

  这个来自社会底层民众近现代口头传诵的、被学界称为幻想故事或童话的民间故事,所以能使作者在如此漫长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探求中魂牵梦绕、难以忘怀,我想,不外乎有两个方面原因:其一,一个民间故事在我国许多省区和民族中口头流传了两千多年,经历过多次社会动荡和制度转型而迄今传习不息,其生命活力及其蕴含的文化密码,足以激发起那些以研究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学者终生不离不弃和孜孜以求的问学情怀。回想20世纪20年代前辈学人顾颉刚先生辑集和研究孟姜女故事,早期就曾积累了25个省区和地方的孟姜女故事的记录文本,穷几十年的精力而到老不辍,但最终他还是没有能够实现年轻时就立下的编纂一部完善的孟姜女故事文集的夙愿。而今,守华已经搜集和积累了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汉、满、藏、回、土、撒拉、维吾尔、朝鲜、苗、壮、傣、黎、彝、白、畲、傈僳、布依、毛南、土家、仡佬等)的“求好运”故事记录文本(异文) 210篇,为这个构成了“世界性故事圈”的故事和国际学界兴趣所在的这个研究焦点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二,中国版的“求好运”故事(类型) ,虽然也带有某些宗教(佛、道)的因素或印迹,但就其内容指向和基本格调而言,却显示着强烈的世俗性和入世性,显示出地位低微的故事主人公穷小子不向强势低头,与消极避世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世界观无缘,践行和张扬了中华民族的“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念,“表现了主人公积极进取,奋力向命运抗争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我们民族所以生生不息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源泉。

  编著者以全球学术的视野和宽容并存的治学风格选取了在这个故事(类型)研究上不同理念、不同方法的学者的研究成果,给读者提供了了解各位不同背景、不同理念和不同方法的学者是怎样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共同推进了这个故事(类型)的研究和破解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从日本青年学人桥本嘉那子的《 “问题之旅”相关先行研究和今后的课题——以阿尔奈“有钱人和他的女婿”为中心》这篇述评中多少看到了一些信息。作为中国学者的刘守华的“求好运”故事研究,从1979年起30年来先后发表的七篇论文,在方法上可能各有侧重,但细读起来,则可以看出,每走一步都有新意,而不是同义反复的。从总体上说,他既接受了、延续和发展了外国先行学者在“类型”研究上的某些理念和方法(譬如把中国的“求好运”故事细分为“问活佛型” 、“找聘礼型”和“幸运儿型”三个亚型) ,又显示了中国民间文艺学和作者个人的学术独特性——诗学评价和价值判断。他发现了并着重评价了“求好运”故事主人公的“西天问佛” (问三不问四)行为和最终结局(穷小子愿望的实现)的正义性、合理性和社会进步性。“中国近现代流行的‘求好运’故事的突出特征是表现了主人公积极进取,奋力向命运抗争的精神。故事的主人公均为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穷苦小伙子,他们屡代受穷……不论故事情节是问事还是以寻宝为中心线索,其终极意愿莫不是为了寻求幸福,改变自己贫困不幸的命运。这种强烈意愿,洋溢在故事叙说中。所以我在多年研究中认定,以‘求好运’作为它的类型名称最为恰切。 ”“存活于中国各族民众口头心间的‘求好运’故事,作为幻想故事或民间童话故事,在朴野单纯的叙说中,蕴含着富有象征性的丰厚文化意蕴,达到诗意与哲理的巧妙融合。将口述材料记录写定的那些单篇文本一篇一篇来读,所得印象也许平淡无奇,可是把它作为覆盖中国大地由各个兄弟民族众口传诵、有着几百篇异文和多种载体的叙事作品联结成为整体来看,再联系中国大地涌动的民工潮来体味它的深厚文化意蕴,它的史诗魅力与价值就更为彰显,值得我们作为中国民间文学难能可贵的精美之作来看待了。 ”他为这本著作选定了《一个蕴含史诗魅力的中国民间故事》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标题,不是体现了他心中的诗学情结吗?价值判断和诗学评价,在刘守华的民间文学、特别是民间故事研究中,是一个固有的学术个性和持久不变的特点,这一点我曾在为他的自选集《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写的序言中有所触及,而这一特色在“求好运”故事的论说中尤为突出(如上所引) ,这恰恰又是西方学者们的“类型”建构和剖析中所缺乏的。

  围绕着一个知名的民间故事或歌谣的研究与文本汇集而编纂的著作,在“五四”时代我国民间文艺学界曾经有过探索,如董作宾的《看见她》 、罗香林的《粤东之风》等, 《一个蕴含史诗魅力的中国民间故事》延续了当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开创的这个好的传统,但就其规模和深度而言,无疑已经大大超越了我们的先贤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