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走心”才是乡村文学的“复活”之道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12日10:10 来源:文汇报 钱好

  作品入选云南省高考语文试题后,刘震云再度亮相北大

  “走心”才是乡村文学的“复活”之道

  今年云南省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选用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的其中片断,引起读者的关注。“实在地说,我今天才知道这件事的具体情况。”昨天上午,被网友冠以“段子手”称号的作家刘震云再次亮相北京大学,以“刘震云与文学乡村的复活”为主题,谈论自己的文学观,并表示,创作要接近乡村生活,接近语言本身,“走心”才是乡村文学的“复活”之道。

  在讲座现场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介绍说,上世纪的乡村文学大多脱不开解放战争、土地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支架”,但当下若仍僵硬地套用,就只能“架”起与读者日益疏远的距离。

  当代“孔乙己”进高考试题

  云南省高考语文试卷摘录的是《一句顶一万句》中有关私塾教师老汪的一段长达1600字的描写。这一新闻成了提问环节最受关注的话题。刘震云不忘开玩笑“自吹”一番:“证明中国的高考卷子确实是在进步,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好的作品。”他介绍说,老汪是《一句顶一万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是个认真但缺乏表达能力的知识分子,学生和旁人都听不懂他的话。老汪讲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便流下泪来,说孔子是自叹身边无友,才会期待远方来客。

  云南的高考试题将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对比,称二者“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对此,刘震云承认,孔乙己是他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之一。而“当代孔乙己”老汪这份对交流、对沟通的渴望,其实也存在于《一句顶一万句》中的所有人物——在农村,每个人都想唠嗑,想找人说知心话。为了寻找“说得上话”的人,主人公离开了故乡;同样为了找“说得上话”的人,主人公的后代又回到了这片乡村。这个贯穿始终的独特主题,让小说超出了具体历史背景的限制,触及乡村的人性深处。

  让文学为身边人代言

  乡村文学一度是现当代最发达的文学类别,成就了《山乡巨变》《创业史》等众多的经典作品。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的转型,一方面,早年的历史背景与当代生活有了一定距离,另一方面,身在都市的作家远离真正的农村,使得乡村文学逐渐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陈晓明认为,从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的“农村题材”,到90年代的“乡土叙事”,再到如今提出“文学乡村”的概念,就是要将重心落到“乡村”上,希望这一文学样式能够从乡村生活、从乡村人的内心世界的角度,重新出发。

  “文学跟生活的关系有很多种。”在刘震云看来,战争等历史大事件是一小部分人经历过的生活。“文学不管为谁代言,都不如为自己代言,讲自己熟悉的事情。”从《一地鸡毛》到《手机》再到《一句顶一万句》,“接地气”是刘震云写作中一以贯之的内容主线。他在现场讲了一个有关自己父母的段子:年轻时的父母将赶集视为最大的节日,他们没有钱,买不了东西,但是喜欢瞧别人吃饭,瞧别人吃美味食物时的眼神、表情和嘴部动作。这样一个细节,足以说明很多。就是这些身边人鲜活的经历、情感,这些再普通不过的细微处所产生的真切感染力,足以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文学灌注新能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