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80年代”:历史叙述与文学想象(卢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08日10:14 来源:羊城晚报 卢盛

  随着相关出版物的大批涌现,“80年代”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史的热点话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表述,从文化意义上看,还是一个具有跟五四几乎同等重要的概念,现在的文化生态也仍然受着80年代的影响,就像我们一直受到五四的影响一样。“80年代”为何成为文学研究的热点?如何成为热点?为此,中山大学教授张均、魏朝勇、郭冰茹、罗成等学者在“南方文谈”论坛上展开讨论——

  “80年代”or“新时期”:

  为何成热点?

  罗成[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从2005年开始,“80年代”逐渐成为大众传媒与国内学术界研究关注的话题,有两方面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是大众传媒、出版行业,从2006年以来广泛地开始讨论80年代的话题,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八十年访谈录》、《追寻80年代》、《我与八十年代》。从2005年开始,在国内的学者中间,较早的是人民大学的程光炜开始关注到了“重返80年代”的问题,并将之作为他自己进行当代文学史探讨的一个主攻方向;其次还有北大的洪子诚、贺桂梅以及华东师大的罗岗等人,在近几年都从不同的方面来关注作为文学史研究的80年代的问题。

  首先,是谁在叙述“80年代”?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是媒体精英,二是学界学者,三是主流话语。大众媒体主要的还是以浪漫、想象的方式去回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而文学研究的学者们,更多地采取一种学术的、知识的态度,通过知识考古,或者说谱系勾勒的方式回到那个年代;主流话语方面,更多采用的还是主旋律宣传方式来进行叙述。

  为何在2005年之后会出现对80年代的大量的回忆访谈、学术研究?三种叙述主体的目的在我看来也是不大一样的。传媒更多的还是要弄出一个能吸引人们眼球的对象,来进行一系列的商业包装和知识产品的销售;学者们更多的是关注当代文学如何成为一门具有合法性的学科;主流叙述回顾80年代是要为当下进程确立其发展逻辑。

  其实,对于“80年代”或“新时期”文学的反思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代表是洪子诚老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该书中,洪老师对于“新时期”是有质疑的,他用“50-70年代文学”来叙述80年代之前的文学历史,后者用的是“80-90年代文学”,开始脱离了“新时期”这样的命名或概括。在这种说法替代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学术思路上的一种转变。

  有学者认为,“新时期”的说法隐含着一种文学上的进化论的思维模式,而洪先生用“80-90年代文学”,或者程光炜先生用“80年代文学”这样的命名,看上去是更客观了,这是九十年代以来实证主义的学术研究方式影响到了我们对80年代的认识。第二,“80年代”也影响到了我们对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文学的理解。比如说80年代在文学观念的方面,最重要的一些代表性的观念,像以刘再复为代表的文学主体论、性格组合论等观念的推出,以及以鲁枢元为代表的文艺学的向内转的方式,在更深的层面上是与之前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把握世界的方式形成了一种对立,它真正针对和颠覆的目标是在五六七十年代占据了中国文学最主要地位的一系列的文学观念,比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结合”、“三突出”,等等。我认为,“80年代”伴随着近百年中国文学的理解,今天不管是理解晚清文学、现代文学还是当代文学,都离不开“80年代”的独特眼光。

  魏朝勇[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时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陈平原用“20世纪文学”的概念来取代现当代文学的分期,说那是线性进步论,其实“20世纪文学”也是线性进步论的概念,并没有跳出来。现代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追求进步的,我们的文学史的表述也是离不开线性进步论的。“新时期”不仅是“80年代”,它从“文革”结束后就开始了。“新时期”首先是政治概念,标志着“文革”的结束,新时代的到来。那么新时期的下限在哪里?我个人认为新时期是从“文革”结束到1989年。那它是不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没错,它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在表述中国现当代史和文学史离不开这样的概念,这是中国现代性未竟的事业造成了这样一种表述的难题。表述需要这样,但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遮蔽。

  简单or复杂:

  命名的合理性

  郭冰茹[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在当代文学史叙述中是有一种用“80年代”的概念来代替“新时期”这样一种倾向的。但我觉得新时期这个概念,在文学史上存在了这么多年有它的合理性,因为新时期是用以参照“文革”的,“文革”结束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所以才称之为新时期。“80年代”这个概念并不能完全代替“新时期”,首先从时间上讲,新时期从“文革”结束后开始算起,从1976年到1978年,1978年再往后,如果单纯用“80年代”,那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还未进入80年代的那几年其实是非常难以叙述的。

  我觉得难以用一种线性的文学史来贯穿80年代的文学叙述。比如我们讲新时期文学,总是从伤痕文学开始讲起,伤痕、反思、改革、寻根,寻根讲完之后大家突然觉得没有办法再往下连了,于是开始讲新写实、新历史,又什么女性写作,然后加个王朔。而且问题是,在我们讨论80年代初期文学的时候,也不能单纯地用伤痕、反思、寻根这样来连,如果这样讲的话,你会发现王蒙、汪曾祺、高晓生等的一些创作没有办法被纳入到这个线性的叙述中来。我觉得应该使用杜赞奇的那种所谓复线的历史叙述方法来重新叙述80年代的文学或历史。也就是说,文学的多元化其实不是从80年代末或90年代才开始的,可能从“文革”开始就已经有文学的复线的发展。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当我们用一个大的概念去概括,比如说“80年代文学”,或者“50-70年代文学”的时候,其实我们忽略了其中的一些差异性。陈思和提出“潜在写作”这个概念,他其实是为了打破文学一元化,但他忽略了一点,就是当时进行潜在写作的一些作家,他们也有一些地上文学在发表,比如有两个郭路生、两个郭小川、两个顾准、两个刘心武,等等。

  用简单的时间划分来讨论文学作品或是作家创作,有其方便性,但也存在局限性。所以,单纯地以时间作为文学史分期的划分,我觉得是有欠科学性的。

  张均[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80年代”是一个过去的年代,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我们今天的眼光。我们怎样看待过去的文学作品、文学史和社会,实际上都受到“80年代”的塑造。主流和媒体要建构的是一个理想的、正确的80年代,而程光炜讲的是我们这样理解80年代有什么问题,长期以来的这种自然化的眼光本身是由什么权力导致的,多多少少是在拆解我们理解的80年代。这两个中间是有一定的矛盾的,有内在的一种张力。

  我想,大家谈的“80年代”应该是一个弹性比较大的概念,不是明确地限定在1980-1989年,可能更强调一种精神气质,或者说写作类型。“新时期”的语境里面,用一个很单一的叙述来讲述一个复线的历史,简化了很多东西。而“80年代”这个词,相对而言比较带有客观性。程光炜他们的80年代概念,是一个驳杂的文学史空间,这里面有很多东西要重新清理。在这个基础上提80年代,可能恰恰展开了一个比“新时期”这个概念之下更大的文学空间,还是很有意义的。

  (卢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