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文字的质感(殷吉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03日07:03 来源:甘肃日报 殷吉瑞

  记得20岁参加工作时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张洁的小说集《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小说集第一部分便是中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记得走马观花地阅读的时候,总觉得就是些絮絮叨叨的生活琐事,无非也就是些母女情深而已。于是在篇首抄录了冰心几句小诗:“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用几句小诗作注解,那时候就觉得读懂了。匆匆翻过后又陆陆续续读完了《沉重的翅膀》等几个中篇。记忆深刻的是《沉重的翅膀》里的郑子云以及围绕着他的生活、情感与事业。不知道又过了多久,或许十年,无意间又从书架上抽出那本小说集,再读那些当时感觉絮叨的文字时竟有一种亲切感,反而觉得是在听一位身边的朋友静静地诉说。于是用红笔把文本里描写“我的母亲”身体症状的语句都划出来,读“我”的母亲生命最后几十天的日常生活,读母亲在“我”的无视中老去,直到顺从、依赖、忍让、体贴、埋怨、痛悔、磕碰、琐碎、缠绵在一夜之间都不复存在的时候,读到作者说:“一个人在五十四岁的时候成为孤儿,要比在四岁的时候成为孤儿苦多了!”那一刻,那些椎心泣血的文字,竟使人觉得胸闷,使人有说不出来的疼痛。此后,那本书一直在书架上固定的位置,却再也没有捧读——应该是不敢,也不愿,那感受一直沉甸甸地在心里。也正是那次阅读体会到了文字的质感,虽然无声、无形,可是心上总有痛觉,觉得字字敲在心上,泪就在心里了,以至后来面对类似的文字时心里都感觉怯怯的,不敢去读。

  一次“十一”长假的时候,因为有闲便又一次拿出《平凡的世界》认真地阅读。用四五天时间一口气读完的时候,感觉有许多话要说,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合起书本,在脑海里放电影似的慨叹作者笔下各色人物的现实生活,老与少的、新与旧的、城与乡的、现代与传统的、奋斗与挣扎的,不一而足,哪一种都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的,哪一种都是真实的,无法抗拒。年青一代人身上或多或少总有年老一代人的影子,无论怀揣怎样的梦想,无论走得多远,都在时间的无声里找到归宿,愿意也罢,不愿也好。于是在书的结尾用钢笔写下了老师教给的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静心阅读的时候只有人物和故事,似乎没有作者的存在。阅读结束时想想作者,时而让人想到冰,感觉到冷;时而让人想到铁,感觉到坚硬。想到作者心里的人物,让人想到一团火,感觉到周身的暖;想到一湾无波的湖水,静静地呈现。作者使文字变成了一座桥梁,沟通了生活、作者和读者。作者使真实丰富也琐碎的生活变得厚重、深刻、庄严,让读者产生出或多或少对生活的虔诚,以及对日复一日不停歇的时间的礼敬,而这些都是因为文字。

  这个秋天去拜访一位老教师,看他的案头有《诗经》和《史记》。翻开内页看到的都是些密密麻麻的批注。老师说一生只这两本书就够看了。这又让我想起关于对《诗经》的阅读。《诗经》展示的所谓“思无邪”自然、中正,懂得自我约束,真诚而又不渲染。由此推及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人生方面的态度,真的就是史上先贤们期许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社会愿景吧。季羡林先生谈到现代散文名篇《背影》时说,“我觉得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放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才能体会到这篇名文所蕴含的真精神”,说的也许正是这个意思吧。

  所有这些,都缘于文字,文字应该是有质感的,能够让人清醒,能够催生出力量,只是在每个年龄段都体会不同,有的多些,有的深些,有的重些,这文字的质感来源于读者对生活本身的认识和感受,根植于一个心灵对于历史、社会、人生的思考。

  《国家人文历史》推荐止庵的《惜别》时说:“……止庵在书中表达的生死观,也值得反复琢磨和思考,只有在失去最亲的人时,才会在生死问题上有全新的认识。”作者止庵在书中说:“母亲的死给我的感觉仍然是单独的‘死’,是‘这个人’的‘死’,我仍然在体会已经不存在了的她的感受、想法和心境,我还没有离开‘她的世界’。回过头来,我还看得见她。”“母亲去世后,我越来越清楚地感到,隔绝我们的是时间。隔着时间,真的就是不可企及的了。时间的间隔是虚无。”事非经过方知难。虽说任何人的认识和情感都是不可替代的,可细读这些没有修饰的文字,一字一句还是让人产生了深深的无奈和无助。这文字的质感又一次使人萌生出深深的敬畏——对生命的,对时间的,也是对文字本身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